歐美流行台灣卻NG?全覆式自行車爭議 凸顯台灣法規缺口


有網友貼出照片,畫面只見一名男子騎乘要價不斐、造型獨特,類似潛水艇及太空艙的全覆式自行車,不少網友都表示曾在西濱看過這台車。圖/取自臉書「竹北人有事嗎」

有網友在西濱快速道路新竹段目擊一輛外型特殊、封閉式車殼的「全覆式自行車」(Velomobile)行駛在腳踏車專用道上,引起網友熱議。但警方提醒,由於此類車體低矮、容易落入車輛駕駛視線死角,且該車也不適用自行車標準,不得任意於道路行駛。

有網友在臉書「竹北人有事嗎」貼出照片,畫面只見一名男子騎乘要價不斐、造型獨特,類似潛水艇及太空艙的全覆式自行車,不少網友都表示曾在西濱看過這台車,有人形容車輛外型「像潛水艇」、「像流動廁所」,也有人提出安全疑慮:「能上路嗎?」、「我覺得開這個很危險」、「遇到大卡車要小心,一不小心就爆漿了」。

針對此類車輛的合法性問題,新竹市警察局表示,近期有民眾以特殊外型、封閉式車殼的「全覆式自行車」(Velomobile)於道路上行駛,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標準規定,該車不適用自行車標準,不得任意於道路行駛。

新竹市警察局指出,該類車輛如未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69條第2項規定向地方政府辦理登記,領取證照即行駛道路者,可處所有人300元罰鍰,並禁止其通行。

此外,由於此類車體低矮、外觀特殊,容易落入其他車輛駕駛視線死角,且缺乏標準防護結構,遇有緊急狀況時反應及避險空間有限,增加交通事故發生及傷害風險。呼籲車友應注意務必選擇合法的自行車,並行駛自行車專用道,避免意外風險。

據了解,Velomobile在歐洲地區較為常見,主要作為通勤或休閒用途。但在台灣由於相關法規尚未明確定義此類車輛的使用範疇,導致其上路合法性存疑。不少網友也建議,未來應針對新型態交通工具,像是電動自行車、滑板車等修訂法規,以因應多元交通發展需求。

警方提醒,由於全覆式自行車車體低矮、容易落入車輛駕駛視線死角,且該車也不適用自行車標準,不得任意於道路行駛。圖/取自臉書「竹北人有事嗎」
警方提醒,由於全覆式自行車車體低矮、容易落入車輛駕駛視線死角,且該車也不適用自行車標準,不得任意於道路行駛。圖/取自臉書「竹北人有事嗎」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