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有攸歸,魂安泉下 | 成吉思汗紀元碑背後的溫情

死有攸歸,魂安泉下 | 成吉思汗紀元碑背後的溫情 -

呼和浩特市區南面有座萬部華嚴經塔,屬於遼金元豐州故城遺址的一部分。塔四周圍起來建了遺址博物館,院子里環境很不錯,靠着牆陳列着一些碑。其中有件碑的內容和語句都比較接近現代,落款時間寫的是“成吉思汗紀元七三六年四月一日”。當時抓緊拍碑,沒有時間現場查。

死有攸歸,魂安泉下 | 成吉思汗紀元碑背後的溫情 -

萬部華嚴經塔

原來,成吉思汗紀元,就是成吉思汗紀年,是以1206年鐵木真稱成吉思汗之年為元年的紀年方式,簡稱成紀。

1937年10月,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副盟長、蘇尼特右旗扎薩克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德王)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偽蒙古聯盟自治政府,啟用成吉思汗紀年為年號。1939年9月,該政權與偽察南自治政府、偽晉北自治政府合併,成立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以德王為主席,繼續使用該紀年。

日本投降後,該政府解散,但此紀年因德王繼續尋求建立蒙古自治政府而沿用至1949年,即成紀744年。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是侵華日軍在中國蒙古地區扶持的偽政府,該政權一直處於日本的嚴密控制和操縱之下,政府和軍隊各部,均有日本顧問,或者由日本人擔任重要職務。

這個德穆楚克棟魯普親王,是成吉思汗第三十世孫,抗日戰爭勝利後,被國民政府逮捕。1949年逃往蒙古國,後被押解回國,1957年獲釋,1963年被聘為內蒙古自治區文史研究館館員,1966年去世。

死有攸歸,魂安泉下 | 成吉思汗紀元碑背後的溫情 -

這個政權被稱為偽蒙疆政權,是不被中國主流歷史所承認的。但這件碑上記錄的事情,還是值得一說的。

這件碑上部寫着“萬古流芳”,正文開始的標題是:車業聯合組合義地。車業應該是當時車行業的行會組織。

碑文大意是,當地車業的很多車夫是異鄉人,還有些是當地蒙疆的窮苦人,他們死後沒地方埋葬,屍骨暴露在外。於是車業就購置了這塊地,讓這些死者不分姓氏地域,都可以埋葬在這裡,以讓他們“死有攸歸,魂安泉下”。

這是件很溫情的事情。當然這裡提到當地人,稱為蒙疆人氏,即當時偽蒙疆政權統治下的人們。

落款單位是“厚和人力車乘用荷馬車聯合組合長路”,後面是主要負責人和發起人的名字。這裡的“荷”,當通“和”,這個組織應該是人力車和馬車的聯合會。時間“成吉思汗紀元七三六年四月一日”,則是1941年4月1日。

死有攸歸,魂安泉下 | 成吉思汗紀元碑背後的溫情 -

豐州故城遺址

政權的定性是長線時間下的大敘事,但大敘事下,各機構組織的工作,每個人和家庭的生活,是具體而細微的,是一天天要過的。普通人無法左右大敘事,只能照顧小生活,做好自己。通過這件碑,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當地行業機構的義舉。它和其他地區的同類組織並無二致,都同樣履行着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政權是偽的,但人的具體生活是真的。

(完)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