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過體檢報告單上的“血尿酸”嗎?如果這一欄寫着500+微摩爾/升(正常上限420微摩爾/升),而你吃嘛嘛香、關節靈活、毫無痛感,是不是會不在意?
警惕!沒癥狀≠沒傷害,當體檢顯示尿酸值超標,你的身體里可能正上演着一場“無聲的災難”。那些超標的尿酸,就像無數微小的、尖銳的“玻璃渣”,正悄悄地在你的腎臟里搞破壞。長期下去,磨損、結晶、炎症甚至結石都可能找上門。
△示意圖
尿酸500+,身體里會發生什麼?
■ “過飽和”與“結晶”
血液像一杯水,尿酸就像溶解在裡面的鹽。濃度(500+)太高,水(血液)溶解不了這麼多鹽(尿酸),鹽就會析出結晶——“玻璃渣”(尿酸結晶)就形成了。
△示意圖
■ 腎臟“負重前行”
尿酸主要通過腎臟排泄。超量的尿酸讓腎臟超負荷運轉,那些微小的尿酸結晶還可能直接沉積在腎組織里,像砂紙一樣慢慢磨損腎臟,引發慢性尿酸性腎病。
■ “不定時炸彈”
這些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尤其是腳趾、腳踝、膝蓋、手指,就是一顆顆“不定時炸彈”。哪天一頓海鮮火鍋配啤酒,或者身體脫水、受涼、勞累,就可能瞬間“引爆”——這就是痛不欲生的痛風性關節炎,關節紅腫熱痛,碰一下都像被電擊。
預防腎臟被“玻璃渣”禍害 做好這些關鍵措施
做好生活方式管理是狙擊高尿酸、保護腎臟、預防痛風的關鍵。記住以下“保腎防痛”黃金法則:
■ “紅綠燈”飲食管理,別只會戒海鮮
紅燈食物(嚴格限量或避免)
動物內臟(肝、腎、腦、胸腺)、濃肉湯、大多數海鮮(沙丁魚、貝類、鳳尾魚、鱈魚)、酒精(尤其是啤酒、白酒)。
黃燈食物(適量吃)
紅肉(豬牛羊)、部分魚類(有些常見魚類如鱸魚屬較低嘌呤食物,可以適量吃)、豆類(干豆如黃豆,但豆製品如豆腐可以適量)。別再冤枉所有豆製品啦!
綠燈食物(放心吃)
大部分蔬菜(菌菇、菠菜等富含嘌呤的也可正常吃,影響很小,不會增加痛風風險)、水果(低糖的更佳)、雞蛋、牛奶(尤其是脫脂奶)、充足的白水。
重點:果糖飲料是“隱形殺手”!可樂、果汁等含糖飲料里的果糖,能顯著升高尿酸,戒掉它們比少吃點肉可能更管用。
■ “邁開腿”但要科學
劇烈運動、出大汗反而可能誘發痛風,選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快走、游泳、騎車)更安全,每周至少150分鐘。運動前後務必充分飲水。
■ “喝夠水”是硬道理
每天保證充足飲水。充足的水分是稀釋尿酸、幫助腎臟排泄的“最強輔助”,別等渴了再喝。
■ “遵醫囑”別任性
如果尿酸持續很高(尤其>540微摩爾/升),且已經有痛風發作、腎結石、腎功能異常,或者合併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建議及時就醫,千萬別以為平時沒癥狀就萬事大吉。
醫生會根據情況建議使用降尿酸藥物(如非布司他、苯溴馬隆、別所城)。很多患者認為藥物傷肝傷腎,能不吃藥就盡量不吃藥,殊不知對於部分高尿酸人群而言,規律用藥才是保護肝腎、預防痛風複發的關鍵,切勿擅自停葯。
■ “控體重”循序漸進
肥胖是尿酸高的好朋友。但減肥要平穩,過快減肥(如過度節食、瘋狂運動)會導致體內組織分解,產生大量嘌呤,反而升高尿酸,甚至誘發痛風。定量的話,每月減1至2公斤為宜。
■ “定期查”很重要
即使無癥狀,尿酸500+的人也要定期複查(遵醫囑,一般3至6個月查血尿酸、肝腎功能、尿常規等)。監控“玻璃渣”的動態和藥物副作用,才能及時調整策略。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