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愛因斯坦錯了?時間不是幻覺,而是人類的心理投射!

別再感嘆時光飛逝了——剛剛,科學家指出,你所感受到的時間流逝可能根本不存在,它只是你大腦的一種“設定”!

這個顛覆性的觀點,是不是改變了你對現實世界的理解?該研究由美國維克森林大學哲學教授阿德里安·巴登(Adrian Bardon)領導,並於2025年11月12日發表在知名學術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上。這項研究試圖解開一個千古之謎:如果物理學定律說時間只是一個維度,為什麼我們會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它在“流動”?

1. 那個“流動”的幽靈

我們總說“時間在流逝”、“光陰似箭”。我們活在“現在”,“未來”正向我們走來,而“現在”又不斷變成“過去”。

這聽起來天經地義,但你有沒有試著較真兒一點?

如果時間在“流動”,那麼它“流”的是什麼?河流流動,是因為水在運動。但時間“流動”時,是什麼在運動?

更詭異的是,“未來”和“過去”在哪裡?如果它們有物理位置,那它們在哪兒?如果它們沒有物理位置,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是如何變成“現在”的?

早在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就懵了:如果“未來”還“不”存在,“過去”已經“不”存在,那任何“現在”的發生,豈不都是“無中生有”?

2. 牛頓的時鐘,被愛因斯坦砸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活在牛頓的“絕對時間”裡。牛頓認為,宇宙中有一個看不見的、均勻滴答作響的“超級時鐘”。無論你在哪,無論你在幹嘛,這個時鐘都在絕對公平地流動。

直到一個叫愛因斯坦的男人出現。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徹底撕碎了這個“超級時鐘”。他用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告訴我們:宇宙中,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現在”(Now)

現在你想像一下:你站在火車站台上,看到兩道閃電同時擊中你左右兩邊等距離的軌道。

但對於一個正坐在高速火車上、沖向右邊閃電的乘客來說呢?因為他正在高速接近右邊的光,他會先看到右邊的閃電。在他看來,這兩個事件並“不”是同時發生的。

最要命的是,愛因斯坦說:你們倆都是對的。

3. 可怕的“永恆主義”:你的一生早已拍完

這個結論,導向了一個讓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毛骨悚然的理論——“永恆主義”(Eternalism)

既然“同時”是相對的,A眼中的“現在”,可能是B眼中的“未來”,也可能是C眼中的“過去”。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在物理上是同樣真實的。宇宙更像是一個已經拍完的“電影膠片”(物理學上稱為“時空塊”),你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都早已“定格”在這卷膠片上了。

你以為你在經歷人生?不,你只是在“翻閱”你人生的不同幀而已。

如果“永恆主義”是對的,那麼“時間流逝”就是假的。

可問題又來了:如果我的一生早已“定格”,為什麼我偏偏會感覺到時間在“流逝”,感覺自己正在從“現在”走向“未來”?

4. 時間不是“幻覺”,是“投射”

過去,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一些人,把這種“流逝感”稱為“幻覺”(Illusion)。

但巴登教授認為,這個詞用錯了。

“幻覺”,比如光學幻覺,意味著你的“感知”(Perception)出了錯。

但巴登認為,時間的問題不是“感知”錯了,而是“概念”(Conception)錯了。

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時間流逝感,是一種“心理投射”(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為了理解這個,他舉了一個絕妙的例子:顏色

請問:一朵玫瑰花,它本身是“紅色”的嗎?

物理學會告訴你:

玫瑰花本身只是反射了特定波長的光。它本身沒有“顏色”。

那“紅色”是什麼? “紅色”是你我的視覺系統和大腦在處理這種特定波長的光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體驗”

我們把這種“紅色的體驗”,“投射”到了那朵花上,然後誤以為“紅色”是那朵花本身的屬性。

時間的流逝感,一模一樣!

在“永恆主義”的宇宙(那卷電影膠片)裡,物理現實中只有“不同時刻”的宇宙狀態(就像不同波長的光)。

而“流逝感”,是你的大腦——特別是你的記憶系統——在處理這些“時刻”信息時(比如你發現“現在”的你比“上一秒”的你多了一點記憶),所產生的一種“主觀體驗”

你誤把這種“體驗”,投射到了宇宙身上,以為宇宙本身真的在“流動”。

5. 你就是你自己的“時間投影儀”

所以,“時間流逝”不是真的,但也不是“幻覺”。

它就像“紅色”一樣,是人類體驗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你無法擺脫它,就像你無法停止“看”到紅色一樣。

我們犯的唯一錯誤是:我們把自己的“視角”,誤當成了“現實本身”。

所以,別再抱怨時間過得快了。畢竟,它只是你大腦為你“播放”的一部超級大片。你既是觀眾,也是那台投影儀。

參考文獻

  • 巴登、阿德里安. (2025 年,11 月12 日)。什麼是時間?一位哲學家認為時間不是“流動”的東西,而是一種心理投射。談話。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