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科技

首艘登月民間太空飛行器 奧德修斯號壽終正寢

[ad_1] 美國月球登陸器「奧德修斯號」創下史上第一艘民間太空飛行器登月紀錄。(圖取自twitter.com/Int_Machines)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建造月球登陸器「奧德修斯號」(Odysseus)的美國直覺機器公司今天表示,創下史上第一艘民間太空飛行器登月紀錄的「奧德修斯號」一睡不醒,走到了生命盡頭。 總部位於休士頓的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昨晚表示,原本預期「奧德修斯號」的太陽能電池板本週將接收到足夠陽光來打開收音機,但一直沒接到他打給總部的電話。 2月22日,「奧德修斯號」以不穩定的角度著陸,但仍完成多項測試並發回照片。一週後,它的任務被判定結束,因為它進入了長達數週的月夜。 直覺機器公司先前希望,「奧德修斯號」再次接受陽光照射後就能「甦醒」,就像日本無人月球探測器SLIM上個月那樣。 但直覺機器公司昨天在社群媒體X上表示,經過數天等待,已確認綽號為「奧弟」(Odie)的「奧德修斯號」電力系統「無法完成另一次回電」。 聲明寫道:「這證實奧弟以身為第1個登陸月球的商業登月器名留青史後,已經永久消失了。」(譯者:鄭詩韻/核稿:陳昱婷)1130325 標題:首艘登月民間太空飛行器 奧德修斯號壽終正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中國腦死患者植入基因編輯豬肝 領銜醫稱手術效果超乎預期

[ad_1] 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中央社台北16日電)中國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14日宣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竇科峰和肝膽外科主任陶開山領銜,西京醫院成功把多基因編輯豬的全肝,以輔助方式移植至腦死患者體內。 綜合中國媒體極目新聞等15日與香港明報今天報導,西京醫院是在10日完成這項移植手術,堪稱在異種肝移植臨牀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經查中國內外未見同類報導,屬世界首例。 竇科峰說,這是醫學界首次把基因編輯豬肝植入人體,也是人類異種肝移植向臨牀邁進的關鍵一步,為日後臨牀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數據支持。 他表示,異種肝移植不受供肝數量限制,可使更多末期肝病患者獲益,未來可能完全取代同種肝移植。 竇科峰說,相對於腎臟和心臟,肝臟涉及合成、分解、凝血、解毒和免疫等,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更為複雜,因此,基因編輯豬的肝臟還不能完全取代人類肝臟,不過異種肝臟移植技術難度和科學意義更大。 陶開山表示,以移植的基因編輯豬肝臟從膽汁、血液供應和病理結果而論,情況良好,手術效果超乎團隊預期。 報導指出,手術歷經約9小時,因肝臟移植是根治肝衰竭的唯一有效方式,據醫療團隊術後96小時的觀察,移植的基因編輯豬肝臟在人體內能夠發揮生理功能,顯示未來有可能取代人類肝臟。 報導說,中國醫療團隊完成全球首例異種器官移植前,臨牀多採用生理結構和人類相近的狒狒、獼猴等動物作為移植受體。 報導指出,而採用腦死患者作臨牀試驗,更能反映移植器官的功能,檢測豬的基因編輯策略是否合適,改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方案。(編輯:曹宇帆/吳柏緯)1130316 標題:中國腦死患者植入基因編輯豬肝 領銜醫稱手術效果超乎預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英國建燃氣電廠 先敲定碳捕捉設施合約

[ad_1] (中央社倫敦15日綜合外電報導)隨著價值40億英鎊(約新台幣1610億元)的各項工程合約簽訂,英國興建具碳捕捉技術的燃氣電廠計畫今天邁出關鍵一步。 法新社報導,這項由英國石油公司(BP)、法國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和挪威國營油、氣公司Equinor共同主導的合資案,是英國政府在2050年底前實現淨零碳經濟的一環。 將於英格蘭北部興建的相關設施,會由淨零提賽德能源(Net Zero Teesside Power, NZT)和北方長期電力夥伴聯盟(Northern Endurance Partnership, NEP)開發,具體時程尚待公布。 雙方今天表示,他們已「選定總價約40億英鎊的工程、採購和施工契約承包商」。 這項計畫每年將捕捉高達200萬噸二氧化碳,然後將其運輸至北海並安全地儲存在海底。 取得合約的企業包括能源巨擘殼牌集團(Shell)、基礎建設專家保富集團(Balfour Beatty)和石油工程服務公司德希尼布FMC(TechnipFMC)。 NZT總經理韓特(Ian Hunter)說:「選擇承包商是NZT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內閣本週承諾蓋新的燃氣發電廠,以提高能源安全。 與此同時,英國正用核能、太陽能和風力等低碳能源作為策略,應對國內高昂的天然氣、電費。天然氣費用在主要生產國俄羅斯2022年初全面入侵烏克蘭後飆升。(譯者:王嘉語/核稿:陳亦偉)1130316 標題:英國建燃氣電廠 先敲定碳捕捉設施合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研華與衛福部合作 智慧給藥系統首度國際亮相

[ad_1]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3日電)國際醫療大展HIMSS24從11日至15日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奧蘭多舉辦,工業電腦廠研華參與衛生福利部數位醫療館聯合展區,展示一系列智慧醫療應用,包括智慧用藥、智慧護理站和智慧病房解決方案,其中智慧給藥系統首度於國際舞台亮相。 研華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隨著衛福部催生次世代數位醫療平台,研華也加入數位轉型行列。此次研華透過自家智慧給藥系統、iWard智慧病房解決方案等實境展示,加速醫院數位化轉型並接軌國際標準。 研華表示,智慧給藥系統首次以全系列形式登上國際舞台,結合RFID(無線射頻辨識)科技的智慧藥盒、藥櫃和藥車,為醫院提供更完善的藥品管制系統。相關方案不僅在台灣落地,也已擴展至泰國、歐洲等地。 此外,研華iWard智慧病房解決方案透過病患關懷與護理照護的整合平台,可加速處理工作,目前全台灣70%以上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已部署研華iWard智慧病房,同時也在越南、馬來西亞和日本等地推廣。(編輯:郭無患)1130313 標題:研華與衛福部合作 智慧給藥系統首度國際亮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 台茶18號紅茶渣變身美妝原料

[ad_1] 大葉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柳源德(左)與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合作,萃取台茶18號紅茶茶渣,證實台茶18號紅茶泡完的茶渣,具有保濕、抑制酪胺酸酶、抗氧化效果,將來可作為美妝原料。(大葉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彰化傳真 113年3月13日 (中央社記者鄭維真彰化13日電)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與大葉大學合作,萃取台茶18號紅茶茶渣,證實具有美妝應用潛力,不只農業廢棄物能循環再利用,更為美妝市場提供新原料的可能性。 大葉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台灣茶聞名世界,茶飲市場蓬勃發展,每年都產生大量茶渣,估計達30萬公噸,農業部茶改場希望能以紅茶茶渣為研究對象,開發農業廢棄物新價值,因此與大葉大學合作。 大葉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柳源德表示,實驗團隊將茶渣發酵後萃取,探討其美妝運用潛力,歷時2年,一方面找到最適合萃取技術與製程,另一方面經由功能驗證實驗,證實台茶18號紅茶泡完的茶渣,具有保濕、抑制酪胺酸酶、抗氧化效果,且效果跟同樣濃度的綠茶萃取物相比毫不遜色,將來可作為美妝原料,有興趣廠商可向茶改場洽詢技轉。(編輯:陳仁華)1130313 標題: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 台茶18號紅茶渣變身美妝原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日本民間小型火箭發射失敗 升空數秒後爆炸[影]

[ad_1] (中央社東京1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太空新創公司SPACE ONE的小型火箭KAIROS一號機今天上午11時(台灣時間10時)過後於和歌山縣串本町「紀伊發射場」(Space Port紀伊)升空數秒後爆炸,發射宣告失敗。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SPACE ONE目前仍在釐清詳細原因。 KAIROS一號機在空中爆炸後,許多碎片飛散到發射場附近,看似為機體殘骸的東西也從空中掉落,並冒出大量白煙與火焰。 殘骸掉落地點周圍也出現火勢與濃煙,一些樹木被燒到焦黑。截至上午11時10分,相關單位仍在滅火。 KAIROS火箭全長約18公尺、重量約23公噸。一號機上搭載具有替代內閣官房情報蒐集衛星功能、重量約百公斤的衛星,原定投入距離地表約500公裏的繞地球軌道。 KAIROS一號機原本欲挑戰兩項「日本第一」,分別是第一個從民間發射場發射的火箭,及第一個成功將衛星送入運行軌道的民間火箭。(譯者:楊惟敬/編輯:曾依璇)1130313 標題:日本民間小型火箭發射失敗 升空數秒後爆炸[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歐盟AI法案料將過關 排除生效前最後障礙

[ad_1] (中央社法國史特拉斯堡13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議會議員預料今天將通過廣泛規範來管理諸如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等的人工智慧(AI)系統,這是法規正式生效之前的最後一個主要障礙。 法新社報導,歐洲聯盟高階官員表示,這套最初於2021年提出的規範在保障公民免遭可能風險波及之餘,也將促進歐洲的創新。 OpenAI獲微軟(Microsoft)力挺的ChatGPT於2022年底問世後,掀起全球新一波AI競賽,歐盟當局自此便加快腳步,力拚通過新法。 法案文本起草人之一的歐洲議會議員圖多拉切(Dragos Tudorache)說:「歐盟說到做到,不拿如果和但是當藉口,也不會拖拖拉拉。」 歐洲議會今天對文本進行表決後,歐盟27國接著預料於4月給予正式批准,法規最後將於5或6月發布在歐洲聯盟公報之上。 這套規範將於法案正式成為法規之後12個月生效,而企業必須於兩年內遵守大部分規範。 歐盟的這套規範被稱為「AI法案」(AI Act),並以風險高低為依歸:風險愈高的AI系統,受到的規範就愈嚴格。 例如,提供高風險AI的廠商,必須先執行風險評估並確保產品符合法規才能讓產品上市。 未遵守法規的廠商恐遭處750萬至3500萬歐元(約新台幣2.6億至12億元)不等的罰款,端看違規類型和企業規模。 當局並將禁止:一,運用AI進行預測性警察活動(predictive policing);二,使用能以生物辨識資訊推斷個人種族、宗教或性取向的系統。 相關規範同時禁止在公共空間進行即時臉部辨識,但執法單位享有部分例外,不過警方仍須取得司法授權之後才可進行任何的AI部署行動。(譯者:蔡佳敏/核稿:嚴思祺)1130313 標題:歐盟AI法案料將過關 排除生效前最後障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日本民間火箭發射失敗爆炸 因偵測到異常中斷飛行

[ad_1] 日本太空新創公司SPACE ONE的小型火箭KAIROS一號機13日上午發射失敗。(共同社) (中央社東京1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太空新創公司SPACE ONE的小型火箭KAIROS一號機今天上午於和歌山縣的發射場升空數秒後爆炸,發射宣告失敗。SPACE ONE今天說明,火箭因偵測到異常,中斷飛行而爆炸。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KAIROS一號機今天上午11時1分從和歌山縣串本町的「紀伊發射場」(Space Port紀伊)升空,並於數秒後爆炸。 當時KAIROS一號機的碎片飛散到發射場附近,看似為火箭殘骸的東西也從空中掉落,並冒出大量白煙與火焰,起火的殘骸一度導致發射場周邊的山林發生火災。 當地消防單位表示,發射台附近當時沒有人員,目前未獲報有人受傷。 KAIROS一號機13日上午11時1分從紀伊發射場升空。(共同社) KAIROS一號機升空數秒後爆炸,起火的殘骸一度導致發射場周邊山林火災。(共同社) 富士新聞網報導,SPACE ONE社長豐田正和今天下午說明「發射過後約5秒後就採取飛行中斷措施」,表示「將正向看待這次結果,並放眼下次挑戰」,也透露重啟發射的決心。 豐田也說,KAIROS一號機當時已經達成第一階段發射,不過判斷難以完成第二階段的「第一節引擎分離、第二節引擎點火」,所以火箭中斷飛行。 SPACE ONE表示,KAIROS一號機搭載「獨立飛行安定系統」,系統發射期間偵測到異常,並採取「飛行中斷措施」因而爆炸,對策本部目前仍在調查異常原因。 「產經新聞」報導,根據原定的發射計畫,發射後約2分10秒完成第一節引擎分離,再經過約40秒火箭最上方、用來包覆人造衛星的整流罩分離之後,第二節與第三節引擎依序分離,並在發射後約52分鐘將人造衛星送入軌道。 KAIROS一號機搭載著具有替代內閣官房情報蒐集衛星功能、重量約百公斤的衛星,原定投入距離地表約500公裏的繞地球軌道。 此外,KAIROS火箭全長約18公尺,重量約23公噸,透過使用固體燃料縮短了發射準備時間,衛星交付後4天內即可發射,且備有自動化控制系統,讓火箭在出現異常的情況時可自行判斷並下達自毀指令,以節省人力並提高效率。 SPACE ONE看準航太市場擴大,瞄準各界把小型衛星送進太空的「太空宅配」需求日增,計劃2020年代每年發射20次,2030年代每年發射30次。 而SPACE ONE於2022年在日本和歌山縣串本町,打造位於本州最南端的首座民間火箭發射場「紀伊發射場」。 全球航太開發市場持續擴大,2023年全球發射了212次火箭,是10年前的3倍,其中96次為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所發射。 而日本2023年發射了2次,但均不是民間企業進行的發射。(譯者:楊惟敬/核稿:楊昭彥)1130313 標題:日本民間火箭發射失敗爆炸 因偵測到異常中斷飛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Google在台拚AI聚焦3方向 新辦公室第2季啟用

[ad_1] 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13日出席媒體交流會表示,Google將聚焦3大面向協助台灣發展人工智慧(AI),包括培育各領域人才、強化開發者社群、運用AI協助各產業推動創新。中央社記者吳家豪攝 113年3月13日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3日電)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今天出席媒體交流會表示,Google將聚焦3大面向,協助台灣發展人工智慧(AI),包括培育各領域人才、強化開發者社群、運用AI協助各產業推動創新。 她強調,台灣已經不只是Google在亞洲市場的一個辦公室,而是一個全球重要據點。Google位於板橋遠東通訊園區的新辦公室預計今年第2季正式開幕,且Google投資興建的第3條海纜Apricot海底電纜也即將完工啟用。 「台灣不是只有一座山,其實有護台群山。台灣有很多很棒的優勢,Google希望幫助台灣打造護台群山」,林雅芳說,Google將聚焦3大面向,全力協助台灣發展 AI。 首先,Google將協助培育各領域人才,今年將在台灣推出Gemini學院,推廣AI素養,首先開放1000個名額給國中小學校教師,Google也將透過YouTube學習課程,和外部夥伴合作推出AI素養課程。 其次,林雅芳指出,Google將強化開發者社群,提供開發者用來設計生成式AI產品的工具,例如Google AI Studio、Vertex AI及開放模型Gemma,在台灣已能使用,期盼幫助台灣軟體開發者跟上AI浪潮。今年也將舉辦為期2週的Google Cloud培訓計畫,預計邀請超過5000名開發者參加。 第三,Google將運用AI協助各產業推動創新。林雅芳說,在台灣已經有旅遊、製造、零售、醫療、旅遊、娛樂產業等客戶完成測試或開始使用Google Cloud的生成式AI服務與技術,例如PChome預計今年採用Google的AI和機器學習技術,為消費者精準推薦商品或不同的消費組合,進而提高消費者互動率與購買轉換率。(編輯:林淑媛)1130313 標題:Google在台拚AI聚焦3方向 新辦公室第2季啟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中國預計2025試射可重複使用火箭 稱突破關鍵技術

[ad_1] (中央社台北13日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宣布,為適應商業航太市場需求,正抓緊研製4米級(最大直徑4公尺)、5米級可重複使用火箭,計畫分別於2025和2026年發射。並稱相關關鍵技術正在逐一克服,整體研製進展順利。 新華社12日除作上述報導外,並指美國目前在可重複使用火箭研發居於領先,中國正在後面追趕。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表示,可重複使用火箭是未來太空探索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技術難度大和更加環保等特點。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克服許多技術難題,還需要探索攻關新的材料、結構和控制方法等。 據央視新聞,中國目前已完成可重複使用火箭垂直起降懸停試驗,突破了可複用火箭的關鍵技術,4米級、5米級可重複使用火箭正在加速研製。 報導稱,相比傳統的一次性火箭,可重複使用火箭增加了4大類關鍵技術:一是火箭返回時要落得準;二是火箭著陸回收時要接得穩;三是為了滿足重複使用要求,怎麼讓火箭用不壞;四是當火箭需要局部維修保養時,怎樣才能修得快。 中國航天集團2023年4月發文指出,近8年來,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憑藉著超高的運載效率和可重複使用技術,在世界運載領域獨樹一幟。截止到目前,獵鷹9號已完成180多次發射,重複使用火箭發射也已超過10次。 文章也提到,美國新創公司相對論太空(Relativity Space)正在研發「人族1號」(Terran 1)可重複使用火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指出,可重複火箭返回時發動機多次啟動需克服失重、超重、高動壓等複雜飛行環境帶來的各種內、外部幹擾,發動機多次起動及推力精確調節技術研究是實現火箭回收的基礎。運載能力由發動機最大推力保證,為確保火箭平穩返回及著陸,需降低發動機推力。解決措施是採用發動機多機並聯技術,起飛時全部發動機額定工況工作,返回時關閉部分發動機。 文章指出,可重複使用火箭在有限的箭體空間內進行多機並聯,涉及箭體、結構、機構運動、熱防護等多個專業協同設計,還需全面考慮著陸衝擊、防火、返回後維護、檢修等全壽命週期涉及的技術問題。多機並聯總體布局優化可提高發動機推質比(推力與質量比),有利於重複使用運載能力提高,降低維護、檢修時間和費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稱,目前世界上只有SpaceX的商業可回收火箭實現了成功入軌,並引領著運載前沿技術的發展。至於中國商業運載應直接面對與美國的差距,充分辨識可重複使用火箭的關鍵技術,不斷深入學習,推動新的技術創新和嘗試,全面突破可重複使用技術,向「航太強國」不斷邁進。(編輯:楊昇儒/邱國強)1130313 標題:中國預計2025試射可重複使用火箭 稱突破關鍵技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傳蘋果Vision Pro擴大開賣 擬進軍中日韓等9國

[ad_1]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14日電)蘋果公司首款空間運算設備Apple Vision Pro目前僅在美國上市,預計今年在更多國家開賣,但蘋果未公布細節。外媒消息指出,Vision Pro作業系統visionOS的程式碼顯示,Vision Pro接下來可能在中國、日本及韓國等9國開賣。 國外科技新聞網站MacRumors報導,Vision Pro虛擬鍵盤目前僅支援美國地區的英文輸入,在更多國家開賣之前,蘋果必須先新增支援其他語言。 MacRumors發現,根據visionOS的程式碼,蘋果將為Vision Pro虛擬鍵盤新增12種語言輸入,包括廣東話、簡體中文、德文、日文、韓文和2個地區的法文(加拿大、法國),以及另外5個地區的英文(澳洲、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英國)。 MacRumors依程式碼推測,Vision Pro接下來可能在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洲、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等9個市場開賣。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1月在寫作平台Medium發表文章分析,蘋果可能在今年6月舉辦的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之前,於美國以外市場發售Vision Pro,進一步推廣visionOS的開發者生態圈。 郭明錤認為,目前不在美國以外市場發售Vision Pro的原因,包括初期Vision Pro供應有限、先在美國市場驗證銷售流程能順利運作,以及需要時間調整演算法來符合其他國家法規。(編輯:郭無患)1130314 標題:傳蘋果Vision Pro擴大開賣 擬進軍中日韓等9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

歐美需求趨緩 車商電動車轉型漸降溫

[ad_1] (中央社紐約13日綜合外電報導)公路交通約佔全球碳排15%,各國為實現氣候目標朝潔淨能源車輛轉型。然而價格居高不下、充電便利性不足讓電動車成長需求放緩,勢必進入一段與混動、燃油車並存的時代。 綜合CNBC等美國財經新聞網報導,過去幾年電動車成為「顯學」,各國政府透過補貼鼓勵轉型,一時間大有準備向燃油車紀元告別的氛圍。 鋒頭正盛時,旗下含寶獅Peugeot、飛雅特的斯特蘭蒂斯集團(Stellantis)宣布2027年底前車系全改為純電車,捷豹(Jaguar)、富豪Volvo)、Land Rover跟進,時限為2030年。通用汽車(GM)宣布到2035年只賣純電動私家車;本田汽車(Honda)設定2040年在北美只銷售電動車;蓮花(Lotus)和賓利(Bentley)等也都宣布獨尊電動車的計畫。 如今從福特(Ford)、通用汽車再到賓士、福斯(Volkswagen)、捷豹、Land Rover等,這些車商談及目標時的口吻已不若先前,甚至開始縮減、展延目標與時程,氛圍變化明顯。 ● 車商收回雄心 改走純電、混動、燃油並行 電動車在全球的銷售雖仍在成長,但幅度已放緩。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資料顯示,純電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和車在2021年的銷售呈現翻倍、2022年成長62%,但到去年成長只剩31%,預測今年將再掉到21%。 福特正加大混合動力車型的產量和推銷,原本只全力發展純電車的通用汽車,現準備讓插電式油電混和車、純電車與燃油車併行;現代汽車、起亞汽車、豐田汽車以及福斯汽車等車商,也都計劃主打混動車。 ● 價格、充電便利性 消費者轉對純電車觀望 美國過去兩年利率飆升,加上原物料上漲,導致電動車價格相較傳統燃油車更貴,歐洲和美國對電動車的需求「退燒」成為轉型潔淨能源車輛的一大阻力。此前車商能靠消費者追求嘗鮮、政府購車補貼來增加銷量,但消費者在熱頭過後開始思考價格和技術迭代等因素。 電動車在歐、美分別比傳統燃油車貴上30%與27%,歐洲的補貼和免稅等促銷利多消褪,美國更設有需在地生產等特定條件,讓選擇受限。 各國央行為控制通膨升息,借貸成本攀升讓購車消費者卻步;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不夠普遍、電動車電池迭代太快以致想再多觀望,都成為消費者收手的理由。 ● 不利氣候目標 CNBC認為,儘管消費者對電動車退燒,但預計未來幾年電動車銷量仍將成長。汽車市場研究機構考克斯汽車(Cox Automotive)統計,去年美國電動車銷量仍達新高的120萬輛,在全美新車銷售佔比為7.6%;業內分析預測,到2029年底時佔比將增至30%至39%。 有分析指出,這意味汽車市場在可見的未來,將是燃油車和電動車長期共存,車商需找到兼顧兩者平衡發展的策略來應對市場挑戰。 歐美放緩電動車步伐,衝擊到的是各國應對暖化的氣候目標。美國在2021年設定到2030年時銷售新車一半以上為電動車,同年歐盟也宣布2035年起禁售燃油新車,如今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時程可能都會推遲。 歐盟最大的跨國中間偏右政黨歐洲人民黨(EPP)甚至已呼籲要廢除歐盟這項2035禁售燃油新車的政策(譯者:陳亦偉)1130314 標題:歐美需求趨緩 車商電動車轉型漸降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ad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