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喬 治
運營 / 小餅乾
內容創作者的懶惰,是顯而易見的。
開播前有多期待,播出之後就有多失望。
說的就是戶外真人秀——《現在就出發》。
官方宣傳主打“充電旅行”,以走入自然美景沉浸式玩樂為主題,嘉賓們進入雲南、內蒙古、貴州和新疆,邊玩遊戲邊欣賞自然風光。
聽起來不錯。
市場反饋也還不錯。根據相關報導,8月13日節目首播,到了月底就已經強勢登頂燈塔專業版正片播放市佔月榜,正片播放市佔率高達12.01%,之後三期節目就收穫了超過2000個熱搜話題和累計6億的短視頻播放量。
市场反馈不错的原因也很直观——魏大勋大火借了势,天选综艺人范丞丞+沈腾,他们只需要在节目里坐着说话就能好笑,以及就这个嘉宾阵容确实没什么综艺竞争对手。
但節目口碑向的評價與市場熱度截然相反:
“路透詐騙“~
“請最有看頭的嘉賓做最無聊的節目”~
“無聊,節目組實在不行抄幾個韓綜吧”~
“現在的綜藝真是裝都不裝了,躺平掙錢“~
“導演能不能好好設計一下,三期下來玩遊戲不像玩遊戲,宣傳環保愛護森林啥的也沒好好宣傳,進森林一分鐘就出來了,然後就吃飯吃飯吃飯,一群人打嘴炮傻樂,那你當初定位就直接飯綜好了。”
“怕不是騰訊拿來洗錢的節目哦“~
一、無主題、流水線,拼接戶外遊戲?
這檔節目,最火熱的階段是開播前。
彼時魏大勳靠“孟宴臣”火爆整個暑假,人紅物料多,迅速進入“頂流”必備流程,各種綜藝cut、影視劇cut被翻閱,被傳播、被調侃,於是帶動著內娛四大顯眼包——王鶴棣、白敬亭、魏大勳、範丞丞,一併進入搞笑合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现在就出发》官宣了节目阵容——沈腾(著名中年顯眼包)、白敬亭、魏大勳、範丞丞、劉昊然。
內娛「魏大勳事變」熱潮之下,節目未播先火:“根本不敢想這個綜藝有多好笑”。
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當一檔綜藝開始用熱搜話題詞湊內容,結果可想而知。
節目的主題有關大自然,用節目自己的話說,“叫上三五好友,去和大自然深度接觸,去感受大自然裡不同的生活方式,去創造屬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就當前的社會環境與市場氛圍來說,主題不錯,契合情緒。
誰曾想,首期節目上線,整個前十五分鐘全是廣告,沒有任何核心軸線,藝人們上個吊床玩了40分鐘。整個節目時長80分鐘,剩下的時間,嘉賓們被安排去採菌子。彼時,正值雲南吃菌子的季節,大眾話題加地點,怎麼想也應該很有趣。
結果呢?
不知道是不是節目組太實誠,採菌子,只關注了“採”這個動作。沒有科普環節設計,沒有菌子品種介紹,按重量衡量成敗。
全程無聊到令人覺得匪夷所思的程度。
節目組沒嚐過這些菌子的美味嗎?不好奇嗎?能讓人中毒的是什麼樣的?能吃的和不能吃的都長什麼樣子?就連周也都知道「採菌子」的重點是「菌子」不是「採」:“我特別想看看彩色的毒蘑菇長什麼樣,不是說很漂亮嗎?”
滿屏彈幕都在吐槽:
實在不行,你們換個後期公司吧。
節目後期是大千影業,他們的代表作有:《嚮往的生活》《桃花塢》《五哈》等等,此前大熱的0713《快樂再出發》也是他們公司的自製節目。
這鍋給後期全背,也是挺冤的。
當菌子變成了純道具,採菌子這個環節也就失去了它的在地性意義和本土飲食文化的符號性傳播、科普。
不是kk挑剔,看他們採菌子,還不如刷雲南菌子相關的評論區。社交媒體裡那些寫吃菌子中毒的段子比這節目內容可要精彩上100倍不止。
整個節目透著一股敷衍——只要我把這群明星聚在一起就能交差,反正他們幹什麼,都會有人喜歡,有人追捧,有品牌買單。
這種敷衍,甚至與嘉賓本身的發揮無關。
客觀來說,這一批嘉賓已經是內娛藝人當中,最能發揮出綜藝遊戲設計效果的一群人了。玩得起,放得開,能接話,會整活,又都是碎嘴子。
問題出在“沒有設計”。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一期節目上線,熱度有了,口碑也一邊倒,網友吐槽節目是大型“詐騙”。
在輿論的重壓之下,《現在就出發》不得不立刻抬上了白敬亭、魏大勳、範丞丞合體的那一期草原行。
俊男靚女穿著西裝,在草原燒烤,整體效果比起第一期好了不止一星半點。嘉賓們彼此熟悉,調侃起來也沒有包袱,自帶buff,的確製造了不少名場面。
但,依舊無法掩蓋策劃的敷衍。 “遊戲設計的也過於簡單了”、“這不等於白給?”、“就這?”,質疑聲依然不斷。
目前,《現在就出發》更新了4期,8集節目。綜合來看,最精彩的是第二期,所有的看點都是嘉賓撐起來的。內容創作者的懶惰,是顯而易見的。
你問策劃?
策劃幾乎沒有。
——不對,廣告策劃很用心。
整個節目形式集合了《哈哈哈哈哈》《恰好是少年》《奔跑吧兄弟》《你好星期六》,再加上一些旅行元素的戶外遊戲,堪稱綜藝裁縫群英薈萃。
一些宣傳拔高價值的稿子裡,他們稱之為“混綜”(对,之前沈腾随口一说的词)。好傢伙,現在拼貼都有這麼高級的詞可以包裝了嗎?
二、靠人、蹭熱度的綜藝,能支撐多久?
《現在就出發》的項目獎金(如果他們有的話),起碼得拿出一半分給范丞丞。
孟宴臣靠他cue、节目热梗他全包,调侃前辈,“调戏”同辈,还敢上手捏沈腾屁股,“哥,我以为是我自己的”,丝毫没有艺人包袱,玩个无聊的石头剪刀布都能血洗B站。为自己已经长到可以独立成篇的显眼包行为持续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为节目组贡献了笑点。
但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在《現在就出發》裡才有的,範丞丞這個社牛梗王,也不是一家獨享的。把他放在任何一個相似調性的節目裡,他都能給出同款表現。
但觀眾要想看範丞丞合集,抖音有海量。花字音效更可愛,笑點更集中。
難怪節目第二期一播出,網友就給出了“節目組高低得給范丞丞磕一個”的評價。
國綜過分依賴明星這件事並不新鮮,但類似《現在就出發》這樣偷懶至此,還是少見的。
以同樣靠嘉賓製造了不少話題的《五十公里桃花塢》來對比。
首季,節目核心是陌生人社交試驗。 《桃花塢》首季的錄製時間21天,合計產出有效內容十期,每期分上下兩集,每集三小時左右。在多組關係構建的基礎之上,要的就是不熟的人被放置在同一場域內,必須攜手合作一件事時,可能會發生的衝突與尷尬,當然,也可能不發生。
無論發生或不發生,都是節目想要的答案,都是看點。
“窒息”、“尷尬”、“發瘋”、“抓馬”這些都是最初《五十公里桃花塢》給觀眾最直觀的感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節目一開始就成功了。
但請注意,這是一個需要通過節目策劃、環節設計來引導出來的結果。就像王傳君在《桃花塢》三季,展現出了一個與大眾印象裡截然不同的另一面一樣。
那個至今說起來都很經典的橋段——在《桃花塢》的荒島放逐環節安排裡,王傳君主動提出第一個去放逐島。
到了島上,他磨咖啡想到了宋丹丹和董璇想喝咖啡,明天磨好了帶回去;撿垃圾換取好吃的,換了一個最貴的螺螄粉要給朋友們當早飯,後又想到早上吃螺螄粉是不是味道太重。
李雪琴和其他嘉賓一起,決定在凌晨5點去找王傳君看日出,結果聊得過於盡興忘記了反而忘記了日出這件事。有了那段當時刷爆熱搜的“深夜找張懷民”發言。
我們不假設沒有放逐環節,本就浪漫至極的李雪琴和嘉賓們會不會一樣約好去看日出,一樣給出觸動人心的友情展現。
但得認可,放逐島的設計,的確加大了表面冷漠但內心細膩敏感的王傳君展現自我另一面的可能性。更何況,在第一次放逐人之後還有第二次,王鶴棣獨自上島,又給出另一種性格的人,面對同樣的環境時完全不同的反應。
節目組依靠嘉賓,但又不依賴嘉賓,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他們真正用心挖掘了嘉賓的個性,再通過內容策劃,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原本陌生的彼此,至少有那麼一兩個片刻,放下了心防。主題明確,環節設計清晰,目標明確,但結果與內容得看最終呈現,這就是節目策劃或者說是綜藝編劇的用處了。
就連更了幾期就不見了的《恰好是少年》,都還起碼能給出自駕游路線參考、川西高原反應注意事項等等信息呢。
真人秀綜藝,無論何種形態,何種模式,看點都在人,但又不只是人。跟某些國產劇學著套熱搜詞做節目,遲早會反噬。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