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已陸續釋出,作為過去一年多裡最受人關注的概念之一,新冠檢測板塊上市公司卻是有喜有憂。
總體來看,隨著疫情逐漸進入常態化階段,新冠檢測市場也日趨歸於平穩,但仍然彈性很大,時刻受著國內疫情態勢、集採導致的價格下降、海外出口需求量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並未一直保持新冠疫情爆發之初的高位增長。
並且新冠檢測的競爭已成紅海,各企業的前三季度財報都透露著這場競賽的階段性戰果。
業績表現依舊亮眼有熱景生物、東方生物等等。財報資料顯示,熱景生物前三季度主營收入為37.96億元,同比上升2508.41%;歸母淨利潤14.76億元,同比上升28999.01%;東方生物同一時間主營收入74.01億元,同比上升572.38%;歸母淨利潤39.19億元,同比上升489.85%;扣非淨利潤39.17億元,同比上升500.12%。
此外,體外診斷龍頭企業安圖生物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6.95億元,同比增長31.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17億元,同比增長39.33%。老牌體外診斷企業達安基因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25.25億元,同比上升64.23%;同一時段,碩世生物歸母淨利潤9.96億元,同比上升71.22%;迪安診斷主營收入93.38億元,同比上升24.97%;歸母淨利潤12.33億元,同比上升37.07%。
但也有部分新冠檢測概念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下滑。
如在去年業績大漲的萬孚生物、聖湘生物都陷入了業績下滑的局面。
其中,萬孚生物的淨利潤前三季度同比下降38.80%;聖湘生物前三季度報告則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67億元,同比減少9.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57億元,同比減少12.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6.85億元,同比減少15.41%。
但事實上,雖然營收下降,聖湘生物的核酸檢測試劑發貨量依然大幅度上漲。其公告透露到,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發貨量達8884.82萬人份,較上年同期增長142.64%;提取試劑發貨量達5245.13萬人份,較上年同期增長53.84%。
聖湘生物對此解釋到,國內同類廠家新冠相關產品市場供給充足,價格普遍下調,使得營收同比略微下降。
產品價格下降則主要是受新冠檢測類產品帶量採購影響,如今年4月26日,湖北新冠檢測試劑集採中,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的價格的降幅高達81%(對比於2020年3月底全省平均採購價);抗體(IgM/IgG)檢測試劑盒價格降幅達72%。
隔日,明德生物釋出關於擬中選湖北省新冠檢測試劑集中採購的公告,稱有望提高公司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的市場佔有率,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積極影響。但明德生物當天股價依舊跌停,同日,達安基因股價也跌近8%。
9月4日,廣東省將新冠病毒核酸混合檢測價格由原來的20元/樣本下調至12元/樣本,混合檢測價格再次降至全國最低。隨後的廣東省帶量採購中,新冠核酸檢測試劑和配套耗材帶量採購,平均降幅達到78%。
10月25日,北京市也將公立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樣本價格由80元/次降低至58元/次,5樣本、10樣本混合檢測價格同步由每樣本30元、20元降低至18元、13元。
雖然多數省市的政策都將核酸檢測試劑的利潤較大幅度的降低,但安信證券研報顯示,檢測試劑每份平均生產成本很低,集採仍然能夠使廠商保證一定利潤率水平。
結合萬孚生物、東方生物和碩世生物幾家主流檢測試劑盒廠商的財報,可以測算出目前膠體金試劑盒每份平均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後同)約在1-2元左右,核酸試劑盒每份平均生產成本約在3-5元左右。所以即便按照新價格水平,相關廠商仍然能夠維持較高的利潤水平。
另一方面,新冠檢測股中,各大公司的海外佈局佔比都頗高。今年一月,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釋出會上透露到,截止到2020年底,全國出口新冠檢測試劑10.8億人份。
據多家公司的公告,聖湘生物的新冠檢測業務已擴充套件至法國、俄羅斯、土耳其、菲律賓、阿聯酋、泰國、新加坡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聖湘生物的海外收入的佔比達53.49%;東方生物2021年上半年新冠檢測試劑實現出口收入61.88億元,約佔全國出口總收入13.78%。
另據東方生物介紹,公司產品目前主要出口,銷往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主,客戶遍佈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萬泰生物也在投資者平臺公開表示,公司的新冠檢測試劑主要出口給歐盟、東南亞等國家。
熱景生物在解釋財報資料亮眼的原因時也表示,公司的兩款檢測試劑產品均於2021年3月獲得德國聯邦藥品和醫療器械研究所(BfArM)用於居家自由檢測的認證,可以在德國的商超、藥店、網際網路商店等銷售,這讓公司的外貿訂單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