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blown: a blog about philosophy.

  • 李瑞鎮首提「分手金廷恩」逃亡香港:人生中最大危機!衝擊太大戀愛慾望消失

    李瑞鎮首提「分手金廷恩」逃亡香港:人生中最大危機!衝擊太大戀愛慾望消失

    李瑞鎮與羅暎錫PD多年來合作無間,推出《花樣爺爺》、《尹食堂》、《瑞鎮家》等人氣綜藝,近日《頻道十五夜》公開團隊聚餐聊天影片,李瑞鎮建議去香港拍攝新節目,並首度開腔提及「分手金廷恩」後,前往香港避風頭待了兩個月,坦言那段時間「這是人生中最大的危機」。 羅PD提議新節目,李瑞鎮和金光奎一起去愛寶樂園玩,李瑞鎮以微笑表示贊同,更建議去香港迪士尼樂園,地方不大很好逛。接著羅PD問「什麼時候去的」,李瑞鎮表示「逃亡的時候,還帶着侄女去了」。 緊接聊起李瑞鎮當年曾在香港長住 2 個月的過往,李瑞鎮表示,「自己沒有犯事,只是發生『那件事』後,想著在也不要回韓國,拿著朋友給的手機在香港待了 2 個月」。在那段時間,學了高爾夫球、健身,還常常到迪士尼樂園玩,在香港的健身房裡面可以邊看美劇 DVD 邊做有氧運動,每天爲了看美劇運動了 3 個小時,體重減到了 66 kg,不只瘦下來,也變健康許多。 李瑞鎮所說的「那件事」,雖然未有直接提及,但明顯是指與演員金廷恩分手後,受到韓國民眾唾棄,貼上「負心漢」標籤,獨自在香港蟄居並承受的時期。李瑞鎮坦言,「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危機」,在那次危機之後,隨時準備好移民。 李瑞鎮解釋至今仍未戀愛、結婚的理由,沒有一定結婚的想法,現在約會過程本身就很麻煩,再加上與金廷恩分手,讓他受到很大衝擊,戀愛慾望一下子消失了。 李瑞鎮與演員金廷恩 2006 年合作電視劇《戀人》後,假戲真做發展為戀人,兩人愛得相當高調,且一度論及婚嫁,然而最後卻疑似因為男方的媽媽反對這段婚事,李瑞鎮單方面悔婚分手,還為了躲避輿論,獨自跑到香港避風頭,留下金廷恩獨自面對,他也因此遭轟負心漢。 而金廷恩也重新出發,2016 年 3 月 28 日與穩定交往相戀3年多的圈外人老公結婚,婚後來往首爾及香港兩地生活。目前偶爾接拍電視劇,接下來的作品為 tvN 新劇《大力女子姜南順》。

  • 金宣虎為上《GYM鍾國》急忙健身,金鍾國讚嘆「真人很不一樣、身材很好」

    金宣虎為上《GYM鍾國》急忙健身,金鍾國讚嘆「真人很不一樣、身材很好」

    金宣虎因私生活風波,沉寂一年後,以電影處女作《貴公子》復出,近日作客《GYM鍾國》為電影宣傳,也是他風波後首個出演綜藝。兩人首次見面互相大讚,金鍾國讚嘆「真人很不一樣,肩膀很寬、身高很高,坐著有點可惜」,而金宣虎則謙虛回答「跟一般人比我身材還算不錯,但見到哥太高興了,有點不知所措」。 金宣虎聊到自己的運動風格,「我不是努力運動的類型,我採用低重量、反覆的方式」,並透露因為要上金鍾國的節目,所以連續運動兩天。金宣虎還親自帶來自己常去健身房的帽子,在空白期那段時間,「堅持運動了一整年,在低重量訓練中,我是第一名」。 金宣虎透露運動前自己會準備 3 大備戰食品,咖啡因飲品、支鏈胺基酸(BCAA)、碳水化合物奶昔,讓他迅速甩掉 10 kg。金宣虎表示「一週大概會運動 5 天,為了鍛練身心而運動,拍攝《貴公子》時就不運動」,但如果需要塑造身材的角色出現,就要努力去做。 金鍾國也稱讚他「你基本身型就很好,如果再認真練的話就不得了了,練成的話就可以進軍好萊塢,有很知名的外國導演說看過我的頻道」,對此,金宣虎開玩笑「那我要更努力練身材了」。

  • 比「李彩領品客」更震驚!LE SSERAFIM 兩個人吃不完一個泡麵!!!

    比「李彩領品客」更震驚!LE SSERAFIM 兩個人吃不完一個泡麵!!!

    此前 ITZY 李彩領出演《雖然沒準備什麼菜》提到最自豪的食量,是獨自吃完一罐品客洋芋片,反問李泳知「你有試過嗎」,再加碼說能一次吃 3 包零食,讓李泳知超傻眼生氣說「你現在是在開玩笑嗎?為什麼不能」。沒想到,LE SSERAFIM 在網綜提到兩個人吃不完一個泡麵,比起李彩領更過份XD,千萬別讓李泳知看到啊,怕是會被氣瘋! 由 LE SSERAFIM 忙內洪恩採主持的《恩採的明星日記》,找來姊姊們宮脇咲良、金采源一起回答粉絲的提問,其中一位粉絲要求解釋「宮脇咲良、恩採兩人分着吃一個泡麵還剩下」的傳聞,宮脇咲良表示沒辦法解釋,「這是事實,你怎麼解釋呢?」 宮脇咲良接著說,泡麵不是有分大小嗎,那碗很大啊,試圖進行解釋。但製作組打槍,「那不是大的,而是正常的(容量)」。 宮脇咲良委屈說,「即使前面有真正想吃的、喜歡吃的,吃飽了也就吃不下了…很羨慕能吃很多東西的人。 希望大家能理解這樣的立場」。 洪恩彩也說,「我只要稍微飽就吃不下,是需要一點一點繼續吃的類型」,之後對金采源說「姐姐不是也不吃那麼多嗎?」 金采源表示「自己也吃得不多,但比起她們還是正常,1 人份一定會吃完」。宮脇咲良卻說,「點外賣的時候能吃完 1 人份嗎?能吃完米飯嗎?」她回答「吃不完米飯,只吃主菜 . . .」。  

  • 「演技之神」反轉魅力!申河均生日 COSPLAY「公主裝」,網友:可愛到想罵人

    「演技之神」反轉魅力!申河均生日 COSPLAY「公主裝」,網友:可愛到想罵人

    有「演技之神」稱號的申河均,在剛過去的 5 月 30 日度過 49 歲生日,經紀公司曬出生日派對照片,申河均以「公主」爲主題 COSPLAY,換上玩具王冠、斗篷、魔術棒、手套等「公主套裝」,尤其是從洞中露出燦爛笑容的照片,特別引人注目。 網友、粉絲看到照片感到驚訝,很難相信申河均會換上「公主裝」,留言表示,「可愛到想罵人」、「到底對申河均做了什麼」、「真的要暈倒了」、「恭喜您成為正式的公主…」、「你太可愛了」。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호두앤유엔터테인먼트 (@hoduent) 申河均去年從粉絲們那裏聽說過「公主」一詞。 聽到這句話時,申河均問道「我爲什麼是公主」,很好奇自己被稱爲公主的原因。 因此,粉絲們之間有說法稱,申河均被「公主」心理操縱,最終在生日當日變身為公主,帶給粉絲們歡笑。 申河均正在拍攝下月首播的 ENA《惡人傳記》。 雖然劇情尚未公開,但很有可能是犯罪動作片,從電視劇《壞傢伙們》的金正民PD執導作品中也可以推測出。 據悉,該作品講述平凡的男人成爲惡人的過程。 영상 출처는 여기 https://t.co/0aPZ8Pl9Dx — 식물 (@arbyslight) June 1, 2023

  • 宋智雅公開長期維持 41 kg 秘訣:一天吃兩餐&從不嘴饞!

    宋智雅公開長期維持 41 kg 秘訣:一天吃兩餐&從不嘴饞!

    《單身即地獄》人氣參加者、美妝網紅宋智雅(Freezia)經歷假貨事件後,近期與 SUBLIME 專屬簽訂合約,重新開設 YouTube 頻道活動,積極地與粉絲互動。近日上傳的新影片中,宋智雅回應身材管理、食譜管理、皮膚管理等粉絲好奇的問題,把自己的秘訣一一公開。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𝑓𝑟𝑒𝑒𝑧𝑖𝑎 .🌼 (@dear.zia) 宋智雅分享夏天管理身材秘訣,表示自己一天只吃兩餐,討厭零食,配合間歇性斷食法,「第一餐飯在下午 4、5 點吃,然後中午 12 點到 1 點吃第二餐就結束」,她在吃完飯後便不會再吃,如果感到嘴饞,只喝冰美式咖啡,因此長期以來體重維持在 41 kg。 對於皮膚管理方面,宋智雅透露大學時買了「美容儀」,在家非常努力地保養。 25 歲以後就一直去皮膚科,在家就做面膜、洗臉這些基礎管理。因爲皮膚薄又敏感,所以不常打雷射,經常接受臉部按摩,她也不諱言說,「每年都會注射一次肉毒桿菌」。

  • “遊戲出海”形勢下的文化輸出

    “遊戲出海”形勢下的文化輸出

    今年1月,統計機構Sensor Tower發布了2022年中國手游出海盤點報告。數據顯示,儘管市場表現在經歷疫情期間的爆發式增長後有所下滑,但2022年,中國手游出海收入排在前30名的手游產品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平台的總收入為92億美元(2020和2021年的數字分別是92.4億美元和115億美元),美國、日本、韓國是中國手游熱門出海市場前3名。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繼2017年左右成為全球第一大遊戲市場之後,中國遊戲對出海愈發重視起來,而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2022年出海表現較好的中國手游和發行商(圖片來源:Sensor Tower) 在一部分語境裡,遊戲出海與文化輸出經常關聯在一起。談及“文化輸出”,較為傳統的定義是指“一個國家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主動而有意識地將其傳統的價值觀傳播或強加給其他國家的過程”。過去,我們感受到方方面面來自外部的“文化輸出”,如今看來,在談論我們自己的“文化輸出”時,這個定義已經相當過時,人們也在不斷思考類似的表達是否合適。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中國遊戲海外收入和市場份額大幅提升之後,什麼樣的遊戲是中國遊戲、中國遊戲體現了怎樣的中國文化,仍然是值得長期關注的話題。 那麼,當遊戲出海成為趨勢,如今我們再談起“文化輸出”時,還可以談些什麼? ■ 易被忽略的文化輸出形式:“中國製造”與“中國品牌” 與一些想要通過加入文化符號來證明自己有用、有價值、有意義的後輩們相比,早期出海遊戲與廠商的目標其實頗為單純:追求更多的收入,或是搶占先機開拓新市場,與“文化”沒有太大關係。 2010年前後,頁遊是出海的主力軍,其中不乏與社交網絡合作以獲得市場,玩法上卻只是簡單換皮的產品——在當時,頁遊在各國遊戲市場的“鄙視鏈”中都處於底層,但靠著社交網絡上的病毒式傳播,照搬、簡化經典玩法的頁遊們仍能憑藉信息不對稱籠絡住大批輕度、休閒玩家。有了玩家,收入自然隨之而來,只不過這個時期的收入提升還沒能轉變成遊戲口碑的提升。再直白一點說,遊戲廠商們賺到了錢,卻沒在玩家心中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也沒積累起好名聲。 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普及後,出海的主力軍自然而然地變成了手游。而在當時那個尚屬藍海的市場裡,面對一個陌生但潛力巨大的平台,各國遊戲廠商幾乎被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憑藉對F2P運營模式的熟悉和對SLG等熱門遊戲類型的把握,中國廠商開發的手游在海外市場表現相當不錯,早期有《列王的紛爭》這樣的招牌式產品,後來MOBA、“吃雞”、卡牌興起,《萬國覺醒》《荒野行動》《Puzzles & Survival》等遊戲也長期位列海外市場前30名。 《Puzzles & Survival》,一款末世打殭屍背景,結合了三消、經營等玩法的“大雜燴”式遊戲,近幾年經常登上國產手游出海榜單 與頁遊前輩們相似,一步一個腳印摸索著出海的國產手游,並未將反映什麼樣的文化視為優先考量的要素。考慮到經濟原因,以及早期出海過程中的困難,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手游出海沒能與文化成功掛鉤,一個較為明顯的表現是國內市場與海外市場的割裂。長期以來,很大一部分在海外市場表現良好的國產手游,國內市場上反而默默無聞,除了每年的產業報告之外,玩家,乃至一部分從業者,都很難將它們納入視野,給予足夠的重視。 這其中有一部分客觀原因——在國內,遊戲的出版與審核受限頗多,一款迎合市場需求的遊戲難以保證國內、海外內容的一致性。但另一方面,為了在地區市場獲得更多收益,許多遊戲的“海外本地化”相當徹底,將常見的SLG、宮鬥玩法換皮包裝,東南亞市場讓玩家扮演皇帝、中東市場扮演蘇丹的做法一度十分普遍。導致的結果則是,除非認真查資料,否則玩家很難意識到某款遊戲是中國廠商開發的。玩家腦海中並不存在“中國遊戲”這個概念,也就很難對中國廠商積累起多少忠誠度。 遊戲《蘇丹的複仇》(Revenge of Sultans)官網提供英語、阿拉伯語兩個版本,其開發商龍騰簡合在中東市場的表現相當不錯 這恰巧是人們討論“文化輸出”時很容易忽略的一點,即,在做出好遊戲、能賺錢的遊戲的同時,還要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些遊戲來自中國廠商。出海遊戲的本地化或選擇世界性題材其實無可厚非,並不是中國廠商就一定要製作中國題材的遊戲,這個道理放之世界而皆準,下面我們還會談到更多,關鍵是在今天這個時間節點上,中國廠商和中國遊戲對海外用戶而言還是新生事物,人們對日本和歐美大廠仰慕已久,而提到有名的中國廠商和中國遊戲,大概還需要一些時間和空間去積澱。這就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要賦予遊戲出海更多文化意義,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是建立起概念——中國廠商能夠做出好遊戲。 比起碎片式的符號和詰屈聱牙的傳統,這更像是推廣一個,或者一些“品牌”。成功的品牌(廠商)帶來的是時間上的持久度和空間上的傳播度,而它們又是文化展示的重要基礎,缺乏這些,即使有精彩的內容,往往只是曇花一現。 某種意義上,品牌也可以成為新的符號,也相當於文化輸出的一種方式。就像Supercell之於芬蘭,或者Mojang之於瑞典,人們在《皇室戰爭》中找不到“芬蘭傳統文化”,《我的世界》裡也沒有瑞典特色元素,但即使Supercell被收購,它仍是許多人對芬蘭的第一印象,Mojang更是早已與宜家一起,成為當代瑞典的關鍵詞之一。它們都成功地證明了品牌的重要性,做出了文化輸出。也就是說,假以時日,中國遊戲廠商也可以憑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踏出文化輸出的正確一步。 提到瑞典,普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宜家,遊戲玩家則大概率是Mojang ■ 在“優秀內容”的基礎上 如果嫌“文化輸出”中隱含的態度過於強硬,“文化展示”的說法也許更加合適一些。但不論是哪種說法,也不論人們是否主動提起,只要有作品存在,這種展示就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客觀說來,除非是被徹底收購、僅製作外包的開發團隊,否則,創作者生活在一個他們熟悉的,同時也深深影響了他們的文化環境中,其作品就會難以避免地展示出背後的文化內涵——《荒野大鏢客:救贖2》中的牛仔,日本動畫中的社團、學園祭、米飯配味噌湯,它們固然是直白明確的展示,但創作者的心思也不難揣摩:這些都是他們熟悉的內容,展示起來既熟練,又方便。 遊戲中展示出的文化符號往往是創作者身邊熟悉的事物 至於這些內容是否能夠成功“輸出”,還要取決於另一些因素,比如:作品中展示了什麼、受眾(玩家)想要看到什麼,以及作品的表現形式是否足夠優秀,能夠打動大多數人。在此基礎上,成熟的商業運作可以錦上添花。 對大多數高度市場化的遊戲產品,“自身展示什麼”和“玩家想看什麼”是一個相輔相成又相互矛盾的共同體,開發者需要從中找到平衡。玩家對新鮮內容的追求永無止境,但另一方面,新鮮內容也需要適應當下環境和氛圍的表達方式,以及擁有人們熟悉的內核。如果想在出海的同時兼顧文化,開發者就應該從中找到一個公約數,否則,一方是固步自封、自以為曲高和寡的文化符號,另一方是打著創新旗號的陳詞濫調,碰撞在一起很容易令人反感。 表現形式是否優秀,或者更直白地說,有沒有好作品,是決定文化展示是否成功的另一項重要因素。道理也很簡單:精緻的畫面、吸引人的玩法、感人至深的故事、優美的音樂……這些細節都是玩家在入手游戲後直接接觸到的,也是評判遊戲的標準。在內容層面獲得滿足之後,玩家才會進一步了解其中展示的文化內核——甚至並不一定會立刻接受。 同樣是“荒野大鏢客:救贖”的例子:即使在美國擁有世界文化霸權的前提下,僅憑“19世紀、20世紀之交美國西部背景下的牛仔文化”這個題材,也很難得到非美國玩家的青睞。但在遊戲中,玩家面對的是壯闊的風景、連馬鬃都纖毫畢現的畫面、開放世界玩法,以及兩代主角約翰與亞瑟的人生故事。有了這些加持,玩家們即使對“牛仔文化”並無太大興趣,腦海中也能勾勒出一個戴寬檐帽、騎馬、快意恩仇的形象——正是“牛仔”最為人熟知的幾個符號。 用“遊戲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來稱呼《荒野大鏢客:救贖2》這樣的遊戲,並不為過 從前不少人在討論文化輸出時,往往重符號而輕內容,對於他們來說,“源遠流長”的文化和相對獨特的符號一經傳播,就能自然順暢地獲得受眾的青睞。一旦不成功,就歸結於受眾水平不高。前些年妖怪、幻想題材流行時,《山海經》一度成為許多遊戲的靈感來源,它們在美術設計和宣發過程中十分強調《山海經》的文化內涵,但在國內、海外市場都反響寥寥。 究其原因,符號與內容的關係其實剛好相反:是優秀的內容讓人們接受了陌生的文化符號,此後還要經過長期積累和大量好作品的鞏固,才能走出從接受到認同的一步。 極端一點說,在創作過程中,符號其實是應該被弱化的環節。一個不小心,低質的內容反而會讓文化符號本身貶值——不論目標是不是“輸出”,都是如此。二三十年前,武俠、仙俠題材上出現了不少好作品,相關元素一度成為國產遊戲代表性的符號,但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廠商們或是想要跟風,或是為了保險,甚至是為了撈一把就跑,做出了大量粗製濫造的遊戲,讓不少玩家看到武俠、仙俠新作就下意識地心生抵觸。而抵觸一旦產生,再想逆轉就不那麼容易。 ■ 輸出的是什麼“文化” 儘管一直面臨“電子海洛因”的污名化和“未成年人保護”的壓力,但在事實層面,遊戲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輸出(展示)最主要的載體。曾有機構統計,中國遊戲的海外銷售額長期超過中國圖書、音樂、動漫、影視劇的海外銷售額之和。根據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的原則,不論主動還是被動,國產遊戲必然要“輸出”一些“文化”。 關鍵在於,輸出的到底是什麼。 “中國文化”“中國精神”這類詞太大,尤其是現當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精神。問100個人“什麼是中國精神”,很有可能得到101種回答。 《2022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中國產遊戲的出海數據,在收入提升的基礎上,文化輸出是否也有相應的提升? 但具體到當下的“文化輸出”,答案仍然是好作品,如果要加上一個定義,那麼也許是“符合所處時代審美”的好作品。 傳統文化可以成為靈感來源,但文化輸出並不意味著必須與傳統文化掛鉤。或者說,開發者們需要把自己想展示的傳統文化要素“改造”得讓當代大多數玩家接受,不論他們在國內還是海外。這裡同樣有一個度的問題:增刪一字則虛無主義顯然過於自負且刻薄,但粗糙地給遊戲角色套上國風皮膚,隨便找些典故寫在背景介紹裡,也很難獲得什麼好效果。 與此同時,遊戲本身就是流行文化中的一環。即使只看它自身,以玩法展示新技術、以虛擬世界推廣新審美、以互動塑造新潮流,各個方向都可以成為“輸出”的窗口。相關例子也有很多:芯片、AI、VR、虛擬偶像、元宇宙……它們不一定非得代表某種明確的價值觀,但在文化層面上,至少能讓大量玩家對一家廠商、一個IP,乃至一個群體的形象產生興趣。而這種興趣其實已經是“輸出”了——一種文化要想讓別人了解,總要給對方一個關注的契機。 文化、精神內核這類詞語聽上去總有些虛無縹緲,相應地,創作內容、開發產品就是把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落到實處。對遊戲來說,就是劇情、美術、玩法、運營、宣發等等玩家能夠體驗到的一切。在這個基礎上,具體的文化符號本身已經不再重要,只要質量過硬,為了適應某一範圍市場而進行本地化“挪用”也無不可。 “刺客信條”的故事背景遍布多個國家和地區,日本公司任天堂當家作品“塞爾達”和“馬力歐”,前者是西方背景的奇幻故事,後者主角是個意大利裔美國人。更近一點的例子來自FromSoftware和Sucker Punch——FromSoftware先是以西式幻想的“魂”系列走紅,在《血源詛咒》中頗為直白地致敬驚悚幻想小說大師洛夫克拉夫特,後來用《隻狼》“教會了世界各國玩家寫’死’字”,《艾爾登法環》則直接與喬治·R·R·馬丁合作;Sucker Punch身為美國廠商,卻把日本武士題材、黑澤明電影風格美術做得似模似樣,讓日本遊戲媒體《Fami通》激動地給出了40分滿分。 互相點贊 […]

  • T.O.P 切割 BIGBANG,報導截圖「抹除團名」,正式宣告退團!

    T.O.P 切割 BIGBANG,報導截圖「抹除團名」,正式宣告退團!

    T.O.P 近日預告即將帶著音樂作品 SOLO 回歸,引來韓媒大肆報導,標題都寫「BIGBANG T.O.P 回歸預告」,他在上(5)月 31 日限動上傳新聞截圖,把標題中的 BIGBANG 抹除,對過去切割得一乾二淨,強調自己早已退團,不再是 BIGBANG。 另外,對於粉絲留言提問「離開 BIGBANG 了嗎」,T.O.P 回應:「我已經退出了,我已經和大家說過我要離開(BIGBANG),從去年開始我人生的新篇章。」 T.O.P 去年 4 月與 G-Dragon、太陽、大聲發行 BIGBANG 的新單曲《Still Life》音源,在新曲準備期間,他與 YG Entertainment 解除專屬合約,但當時未有宣布退出,YG 表示,「如果有條件,他隨時都可以加入 BIGBANG 的活動」,之後 T.O.P 一直集中個人專輯製作、個人事業,為太空旅行做準備。 他去年接受雜誌《Prestige》香港版訪問時提到,《Still Life》是最後一次在 BIGBANG 活動,「真的說實話,我不想認爲這次是最後一次。 但是更坦率地說,回到 BIGBANG 之前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如今正式宣告退團,對於等待 BIGBANG 團體回歸的粉絲們來說,這無異於遲來的「確認射殺」。

  • 打造女版 ENHYPEN!HYBE 與 JTBC 攜手推出女團選秀《R U Next?》六月底首播

    打造女版 ENHYPEN!HYBE 與 JTBC 攜手推出女團選秀《R U Next?》六月底首播

    HYBE 與 CJ ENM 合作男團選秀《I-LAND》誕生 ENHYPEN 後,ENHYPEN 所屬社、HYBE 廠牌 BELIFT LAB 宣布攜手 JTBC 推出女團選秀《R U Next?》,發掘新成員打造女版 ENHYPEN!目前拍攝中,將於 6 月 30 日晚首播,共播出 10 集。 在《R U Next?》中,夢想出道的練習生們接受系統課程訓練,逐一通過生存關卡,證明自己的潛力和明星特質。想要在 HYBE 出道就必須要有實力,而且必須具備成為全球明星所需的品德。 製作組表示,一共會進行 7 輪較量,包括可能性、表現力、概念消化力、專業性、差異化、創意力、明星特質。雖然激烈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會集中於練習生們的故事和關係,傳達健康的形象,希望大家關注 HYBE 的次世代女團是如何誕生的。 BELIFT LAB 強調,《R U Next?》和《I-LAND》是完全不同的企劃。根據 HYBE 多廠牌戰略,BELIFT LAB 的原創性和自主性將進一步凸顯,作為女團練習生的最終入口。再加上延續 HYBE 女團氣勢,次世代女團的誕生備受期待,預計將會引起極大關注。  

  • Stray Kids 正規三輯預售突破 500 萬張,刷新 K-POP 史上最高預售紀錄!

    Stray Kids 正規三輯預售突破 500 萬張,刷新 K-POP 史上最高預售紀錄!

    Stray Kids 將於今(2)日發行第三張正規專輯《★★★★★(5-STAR)》,在昨(1)日的專輯預售量突破 500 萬張,以 513 萬張刷新 K-POP 史上最高預售紀錄,也是第一組進入 500 萬區間的團體! 此前,最高預售紀錄為 SEVENTEEN 在 4 月發行的第十張迷你專輯《FML》,預售量達到 464 萬張。目前預售量超過 400 萬張的團體,只有防彈少年團、SEVENTEEN、Stray Kids,超過 500 萬張就是只有 Stray Kids 一組! 消息通過 Twitter 傳開後,「預售 513 萬」的關鍵詞還出現在韓國趨勢榜中,粉絲們紛紛留言:「預售 513 萬…… 真是太棒了」、「真的太厲害了。 人氣真不是鬧着玩的… 好自豪啊」、「回歸之前心都要爆炸了」等。 Stray Kids(스트레이 키즈), 정규3집 선주문 513만 장 돌파..K팝 새 역사https://t.co/xZmVel1wz1#StrayKids #스트레이키즈#5_STAR#특 #S_Class#StrayKidsComeback#YouMakeStrayKidsStay — Stray Kids (@Stray_Kids) June 1, 2023 […]

  • 又是巧合?宋再臨、金昭誾再傳緋聞!限動同一天上傳玫瑰花,公司認「關係親密」

    又是巧合?宋再臨、金昭誾再傳緋聞!限動同一天上傳玫瑰花,公司認「關係親密」

    「精靈夫婦」宋再臨、金昭誾(金素恩)今年 3 月被拍下同遊日本,並透過 IG 放閃,引發戀愛傳聞,金昭誾所屬社表示「行程偶然重疊才見面」。時隔兩個月,緋聞再度傳出,宋再臨、金昭誾都在 5 月 21 日於個人 IG 限時動態分享「紅色玫瑰花」,儘管兩人相隔一段上傳,但一眼就能看出兩張照片很相似。 那麼究竟他們是否真的戀愛呢?這次雙方所屬社承認宋再臨、金昭誾「關係非常親密」,但否認相關內容是 Love Stargram,兩人並不是戀人關係。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잶있게 (@jaelim_song) 宋再臨所屬社表示,「聽說在日本旅行後沒有見過面,(玫瑰花照片)是在演員老家拍攝的照片,兩人只是好朋友關係」,而金昭誾所屬社則回應,「兩人確實很親密,聽說平時也經常聯繫,上傳相同(玫瑰花)照片是只是偶然的巧合。據說拍攝玫瑰照片時,她和經紀人在一起」。 ↪ 《我們結婚了》宋再臨、金昭誾傳緋聞,被目撃同遊日本 IG 放閃!所屬社回應戀情了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kimsoeun 김소은 (@socun89)  

Got any book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