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國貨女包大賣,成了打工人的“愛馬仕平替”?

曾經活在義烏批發市場的國貨女包,正在撕掉“廉價”標籤,悄悄开進城市C位。

曾經,都市白領們對職場時尚有一種信仰:背上蔻馳,才算步入了職場第一步;升職加薪後,得买一個LV的neverfull當作獎勵。

如今,千元左右的“國產COACH”,撐起了她們對消費的最後一絲念想。

國產COACH,指的就是迪桑娜、裘真、個樂、山下有松、Shokusodo…這些均價千元左右的國產包,其中以山下有松格外著名。它們不僅價格和COACH類似,如今還大有接替它成爲中產通勤標配的勢頭。

你可能沒聽過它們的名字,但一定在地鐵上見過它們的logo。“個樂的標志是一個向上的箭頭,都市白領們用它裝着電腦,出沒於北上廣的街頭;

山下有松的多巴胺色菜籃子,被白領們當成了愛馬仕平替,不用配貨的同時,價格還只有愛馬仕的十分之一

迪桑娜的老花包則有着LV的既視感,你以爲它是仿造的雜牌子,殊不知它已經成爲了體制內的標配。透明

在國外,山下有松火到在巴黎一包難求,韓女們甚至愿意專程打飛的來上海,只爲在淮海路的山下有松門店裏進貨。

數據顯示,2025年2月,天貓千元以上女包品牌銷售額TOP15中,有7個國貨品牌上榜,和YSL、Gucci等奢侈品大牌搶生意。

尤其是國貨品牌山下有松、裘真,一起擠進了銷售額TOP 3,僅排在COACH後面。

從售價來看,這些國貨女包的平均價格普遍在1000-2000元區間,和Coach、Michael Kors等輕奢品牌正面交鋒,而個樂和山下有松,更是突破了2000元門檻。

在天貓旗艦店,個樂價格最貴的一款包,是4988元的藍染牛仔皮流浪包,累計成交超1000單;山下有松的植鞣牛皮斜挎公文包標價4580元,天貓銷量突破2000單。

三千塊的價錢,你能在奧萊裏买到蔻馳和Burberry,但中產們寧可花上同樣的價錢,买一個看不出牌子的國產包,到底是怎么想的?透明

原因1:好看+實用,成爲撬動消費的直接動力

女包品牌要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好看”是第一步。

數據顯示,在小紅書“山下有松”相關筆記的評論區,高頻關鍵詞TOP3分別是“文淇”“喜歡”“好看”,在“裘真”相關筆記評論區,高頻詞分別是“喜歡”“好看”“裘真”。

有不少人提到是因爲文淇才種草了山下有松的流浪包,“好看又隨性”。一位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寫道:“裘真上身更好看,那種秋冬的慵懶感完全出來了。”

而好看的同時,還特別提到了“能裝”的屬性:“竟然裝得下我的16寸Macbookpro,自重也還好,肩膀不會覺得累。”

原因2:注重質價比,不爲“LOGO稅”买單

如果“好看”和“實用”可以吸引消費者多看兩眼,那么在價格與品質之間找到平衡,則決定了消費者是否會加入購物車並下單購买。

消費者追捧千元國貨女包,正是出於對“質價比”的追求。這些女包的生產用上了常被用於奢侈品的手工皮具制作,將中國傳統非遺手藝運用到皮具中,更符合現在消費者對國貨品牌支持的心理特性。

當消費者發現,幾萬元可能只夠买一枚入門級別的奢侈品包,還容易撞款、貶值,而千元價位就能擁有一個獨特的耐用品,國貨包自然就成了更具質價比的選擇。

原因3:通過包包,表達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品位

國貨女包不僅是一個好看實用的產品,也是一個新的身份標籤。

就像貴婦用愛馬仕劃定圈子,中產通過始祖鳥展現生活方式,當國貨女包講出動人的品牌故事,一批消費者也會因此被打動,通過國貨女包品牌強化自己的風格認同感。

特別是現在奢侈品山寨橫行,乍一看真假LV都分不出來,而有些人上班不方便用顯眼大牌,國貨女包低調而不失體面,可以幫自己撐氣場,开會出差都能拎上。


總的來說,這些人就跟用華爲最高配手機、买小米SU7的人差不多,是一群小富同時又清醒的人。消費理念可以歸結爲可以买貴的,但不能买貴了。”

就像某個朋友說的:我只是想买個質量上乘的买菜包,而不是咬牙斥巨資,买一個永遠不敢帶去买菜的包。

买確實常用也經用的東西,才是真正的長期主義。


標題:千元國貨女包大賣,成了打工人的“愛馬仕平替”?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