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來勢洶洶 分析:對中國影響遠超2018貿易戰

(中央社台北3日電)全球矚目的美國「對等關稅」於美東時間2日出爐,其中擬對中國加徵34%的對等關稅。多家市場機構認為,這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超過2018至2019年貿易戰加徵的關稅。

白宮官員回答媒體時表示,34%的對等關稅將與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就任後加徵的20%關稅壘加,因此本輪對中國徵收的關稅稅率將達54%。

陸媒財新網今天引述摩根士丹利、野村等國際機構測算指出,加上此前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美國對中國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將大幅上升至65%至66%,已經與川普單方面宣布的中國對美國67%關稅持平。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2018年之前,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關稅稅率在3%左右,川普第一任期額外加徵平均關稅稅率為8%,加上此前宣布的20%關稅和這次宣布的34%對等關稅,到本月9日對等關稅生效之日,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總關稅稅率將達65%。

此外,川普還簽署行政令,5月2日起不再對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商品提供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免稅政策。野村此前研究顯示,跨境小包佔中國對美國出口的11%左右,據此估算,相當於將對中國出口再加徵約1%的平均關稅,屆時總關稅稅率將上升至66%。

陸挺表示,截至目前,川普第二任期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和其他措施的規模與速度已超出市場預期,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大大超出了市場預期。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也估計,對等關稅落地後,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將達65%,是最高的關稅稅率之一,「這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最終拖累將超過2018年—2019年的那波貿易戰」。

邢自強提到,與一些美國盟友不同,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是出於保護敏感行業和激勵美國國內投資和生產的戰略目標,這意味著中國與美國談判和關稅降級的門檻要高得多。

野村估算,2023年中國除了對美國直接出口5002.9億美元,還透過墨西哥和東協轉口,對美國出口約240億和820億美元;其中透過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新加坡轉口尤為明顯。美國這次將對這些國家徵收24%、37%、46%和10%的對等關稅,後續影響也會直接作用於中國的轉口貿易。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指出,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許多廠商出於規避關稅的考量外遷至越南等地設廠,帶動越南經濟發展,但美國對越南的對等關稅稅率之高將極大衝擊越南的出口,中國企業赴越南投資設廠的步伐不得不放緩。

美國這次宣布的對等關稅雖不包括墨西哥,但陸挺擔心未來美國可能徵收二級關稅(secondary tariff),迫使墨西哥對中國實行與美國相同的關稅稅率,以此作為達成兩國貿易結算協議或延長美加墨談判的前提條件,而這勢必對中國出口帶來更大挑戰。

陸挺認為,由於難以評估經濟損失,中國可能保持觀望並制定應急計畫。為了實現穩定成長,中國政府將採取各種措施來刺激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以抵消對出口的任何潛在損害。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在第二季開始新一輪貨幣寬鬆政策,官方還可能加大推動房地產止跌回升的力度。

邢自強則分析,中國可能會加快實施此前宣布的財政刺激計畫。若經濟增長(尤其是社會穩定)出現迅速惡化,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提出新政策,例如加大生育支持、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計畫等,但這些政策可能只能部分抵消關稅衝擊。(編輯:周慧盈)1140403


標題:對等關稅來勢洶洶 分析:對中國影響遠超2018貿易戰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