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迎來百歲生日,清華大學專門舉辦了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商務印書館特地出版了《晨曦集》增訂版,作為楊先生的生日賀禮。
在《晨曦集》增訂版中,還包括翁帆親自寫的一篇短文以及一篇後記。
她寫道:“今年,楊先生99歲了,我們不能再像從前一樣開車到處走,寫這篇後記,是記錄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
17年前,楊振寧82歲,翁帆28歲,相差了整整54歲的“老少戀”,一度引得輿論譁然。
各種頗具爭議的聲音將他們置於旋渦中,有人說他“貪圖美色”,有人說她“另有所圖”,也有人給他們扣上“有傷風化”“違背倫理”的帽子……
就像翁帆所說的:“我們自己沒有什麼壓力,倒是外面的聲音很大。”
然而,就是這段從不被人看好的婚姻,一晃間已走過了17個春秋。
這17年間,多少年輕人的婚姻支離破碎,走向分道揚鑣的終點。而翁帆還站在楊振寧身邊,兩人相扶相持,形影不離。
1
楊振寧一生,擁有過兩段婚姻。
1944年,22歲的楊振寧研究生畢業,並考取了公費留學。
在等待出國手續期間,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楊振寧在西南聯大附中當了一段時間的代課老師。
也是在這段時間裡,他結識了17歲的將門千金杜致禮。
不過彼時的他們,還是簡單的師生關係,來不及生出情愫,就各奔東西。
1945年,楊振寧赴美留學,直到1949年再次偶遇杜致禮。
“我並不知道杜致禮到了美國,我是無意中走進了那家飯店。我早到或者遲到,都將錯過與杜致禮相見的機會。我們見不上面,也就談不上一輩子的婚姻。可命運之神安排我們在那一天那個地點相聚,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
他鄉遇故知,簡直是人生一大幸事。這次偶遇,讓兩個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很快,兩個人情投意合,一同走進了婚姻殿堂。
自此之後,兩人一起攜手走過53年歲月。
杜致禮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子,既有傳統女性的賢良,又有現代女性的果敢。婚後的她打理家庭,生兒育女,支援丈夫的事業和研究,給了楊振寧很大的幫助。楊振寧也不負所望,成功斬獲諾獎。
那一年的那一天,杜致禮隨他一起去瑞典領獎,身穿無袖旗袍的她跟瑞典國王侃侃而談,風姿卓然,真正展現了一個大國名媛的風範。
1995年,汕頭大學舉辦首屆華人物理學大會,楊振寧和杜致禮受邀參加。
一個正讀大一的19歲女孩接待了他們夫婦,這個女孩就是翁帆。大會期間,翁帆的溫婉聰慧給楊振寧夫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個人還一道合影。那時的他們,誰都沒想到,後面還有更深的緣分。
2
其實就算沒有遇上楊振寧,翁帆的人生也會過得風生水起。
她出生於廣東潮州,家境在小康之上,長相甜美可人,一直以來被家人呵護著長大。
1994年,翁帆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考入汕頭大學外語系,還屢屢被評為優秀學生代表,這不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嗎?
她如果自身不夠優秀,也不會有機會認識楊振寧夫婦了。
畢業後的翁帆也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對方是香港人,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司職員。不過因為感情不和,這段婚姻僅持續了兩年就宣告結束。
婚姻的破碎讓翁帆重新思考起今後的人生,她選擇了重回校園。2002年,翁帆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錄取,成了碩士班的一名學生。
就在次年,陪伴楊振寧50多年的杜致禮因病去世,妻子的過世給楊振寧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他過了一段極為孤單的日子,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翻看舊相簿,再也看不到妻子的身影,世界一下子變得空落落了……
這個在物理界功勳卓著的人,差點兒在孤獨面前敗下陣來。
而這時,翁帆偶然間寄過來的一封書信,讓他沉寂的心間泛起了漣漪。經年以後,再次重逢,兩個人一個離異不久,一個痛失摯愛,然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相似經歷,兩個人才能拾起話題,彼此慰藉。
有人說,翁帆和杜致禮年輕時候長得有幾分相似,難怪楊振寧會被她吸引?這話是真是假,大概楊振寧本人也無法說清吧!感情本就看不清摸不透,誰能說清緣何心動呢?
在多番相處中,楊振寧和翁帆兩個人越走越近。2004年10月,楊振寧通過電話,向翁帆求婚。
翁帆雖然小小吐槽了一下這樣的求婚方式,但還是一口答應了。2004年12月24日,楊振寧和翁帆前往民政局登記結婚。
3
這段婚姻,在楊振寧和翁帆看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他們也不是年少輕狂的小夥子小姑娘了。
但是在外界看來,就不那麼美好了。
為老不尊!色令智昏!
貪圖名利!別有居心!
各種浪潮拍打著他們。對於這段頗有爭議的“爺孫婚”,楊振寧也沒有遮遮掩掩,坦白地表達了對婚姻的需求。
“在太太去世後,19世紀英國著名數學家哈密頓過了相當漫長的孤獨日子,甚至在書頁上都有飲食的汙漬,我不要過這樣的日子。
呵呵,我這個人是很老實的。我有自知之明,一個老年人的孤獨,我很怕的。
所以人家一問我,我就很老實的回答,如果我沒遇到翁帆,還是會再婚的。”
在2004年11月,楊振寧給幾位至交親友發郵件,告知他訂婚的訊息,郵件中寫道:
“我發現現在已是一個成熟女人的翁帆,依然保有9年前致禮和我特別欣賞的率真。 我最近寫的一首關於她的詩,其中有下面的幾句:沒有心機而又體貼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輕盈靈巧,生氣勃勃而又可愛俏皮,是的,永恆的青春! 我也知道,雖然在歲數上已經年老,在精神上我還是保持年輕。我知道這也是為什麼翁帆覺得我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楊瀾在採訪他們夫婦時也曾問過翁帆:如何確定自己是愛,而不是崇拜?翁帆回道:“你要知道,當一個你崇拜的男人對你表達了喜歡或者愛的時候,你很容易就愛上他了。”
大概最好的解釋就是,這份感情始於崇拜,卻勝於崇拜。
一年……
兩年……
三年……
幾乎所有人都在等翁帆後悔。
但是翁帆從不覺得自己走錯了。
“我只是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這個選擇讓我的人生如此不同。”
對於這樣的婚姻生活,翁帆覺得很好。
“就像是在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我喜歡這種狀態,他給了我一個很純潔的世界。”
任是外界蜚短流長,楊振寧和翁帆依舊坦然無畏地過起了自己的日子。
翁帆本來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喜歡喝咖啡,經常熬夜,但是婚後為了配合楊振寧的起居習慣,她也養成了早睡早起的作息。
不出門的日子裡,他們會在家裡共進三餐,晚飯後一同出門散步。
又或者,她彈鋼琴,他在一旁看書。
他本不相信什麼延年益壽的方子,但是當翁帆精心煲好一碗湯端來時,他還是會一口氣喝下去。
楊振寧雖然年紀大,但是也會寵著翁帆。
他給她寫詩,給她講故事,甚至會為了避免吵到她,躲到衛生間去看書。
楊振寧百歲生日之際,翁帆也用自己的文字描述了一個大家沒怎麼見過的楊振寧。
翁帆剛剛拿到駕照,在山頂上錯踩油門,車子前衝,差點衝下懸崖,她嚇得心驚肉跳,楊振寧卻不當一回事,還嘲笑她膽小如鼠。
兩人也常到香港海邊玩,有一次翁帆劃到一個小島,沒有手機訊號,與楊振寧斷了聯絡,急得他差點報警。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一句話:“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我想用在這裡最為合適。
翁帆選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其中的苦與樂,得與失,只有她自己清楚,無需旁人置喙。
17年了,她還陪著楊振寧一同看人間煙火,看潮起潮落。我想在他們的世界裡,定然有外人看不到的自在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