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諧音梗走紅的火車站,被網友調侃名字太好笑,當地人:為它驕傲



都說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國的語言也是世界公認的,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關於這一點,也許常遊歷我國大江南北的人會深有體會,因為走的地方多了,就會發現同是中國人取名字,有的地方的名字起得優雅又動聽,有的地方的名字那感覺就是純屬來搞笑的。

有些地名,那感覺就好像是起名時沒過腦子,所以當外地人前往當地旅遊時,可能連目的地都不太好意思報出來。


除了地名外,我國的火車站、地鐵站等站名也是“藏龍臥虎”,像廣州的“嘉禾望崗”就顯得十分文藝,甚至帶動了那條地鐵線的收益。

但同時也有的火車站站名容易給人造成誤解,鬧出笑話,比如“夏邑站”。

“夏邑站”到底是哪一站?

在大熱的綜藝《吐槽大會》中,參賽選手王建國曾說過,“諧音梗”用多了是要扣錢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諧音梗不僅在網際網路上大行其道,甚至在現實生活中也很有存在感。

畢竟我們都知道,現實生活是沒有字幕的,再加上咱們漢語有“同音語素多”的特點,所以生活中無形的諧音梗到處都是。書面上還可以檢查一下錯別字,但純口語交流的時候就很容易鬧笑話。譬如“剪紙”與“減脂”,二者都是進行某項活動,前者的運動量與後者可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再譬如上文中提到的“夏邑站”,在口語中與“下一站”發音完全相同,它是夏邑縣的客運火車站,當火車到站的時候,廣播裡報出的就是“夏(下)邑(一)站到了”,這就導致一些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旅客可能會產生疑問:是下車呢?還是不下車呢?

而夏邑站也因為諧音梗而在網路上走紅,被網友調侃在這一站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因為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會坐過站,但也有很多網友看熱鬧不嫌事大,覺得這火車站名字太好笑了,表示自己有機會一定要坐一次。

延伸閱讀  全國美麗休閒鄉村!安康幾地擬入選

不過據說,後來因為這個站名導致太多乘客下錯車,所以當地相關部門將站名改為了“夏邑縣站”,雖然失去了原本諧音的幽默感,但因為火車站本身就是要服務於大眾的,如果火車站的名字給很多人帶來了麻煩,那麼被更改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其實夏邑站並不是僅僅是一個諧音網紅車站那樣簡單,相比於人畜無害的諧音梗,它在我國近代歷史上的戰爭中起到的作用要更大。

夏邑站的歷史戰事

夏邑站位於夏邑縣,而夏邑縣則位於河南省的商丘市,素來以“孔祖之地”著稱。

在近代歷史上,夏邑縣雖然只是個小縣城,卻意外地有存在感,這一方面有其自身地理位置的原因,也有夏邑站存在的緣故。

夏邑縣火車站原名為“劉堤圈火車站”,它的存在可以說是見證了我國的鐵路史。它始建於1904年,1915年開通運營,距離現在上百年。從進入民國時期開始,圍繞著夏邑站的大小戰爭就沒停過,譬如蔣馮戰爭、劉堤圈伏擊戰、魏樓遭遇戰等,都是圍繞著夏邑站(劉堤圈站)及周邊地區展開的戰事。

同時,夏邑站也見證過一片土地上曾遭遇的至暗時刻,碭山縣城淪陷後緊接著就是令人髮指的皮樓大掃蕩,雖然此後也有激戰火神閣這樣打擊日劇勢力的高光時刻,但這之後便是李莊慘案。

好在1945年,日本投降,新四軍在火神閣接受了日本的投降,不過這短暫的歡慶之後,解放戰爭打響了。

圍繞著夏邑站附近的戰爭並沒有減少,畢竟火車作為當時國內最重要的運輸交通工具,掌握了鐵道就相當於掌握了一片區域的命脈。尤其是它還處於隴海鐵路沿線,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延伸閱讀  萬千寵愛!電視臺播出全紅嬋遊玩記,人氣爆炸,走哪都是焦點

可以說夏邑站目睹了我國半個世紀左右的風風雨雨,其本身的價值其實比起“網紅車站”這個帶著娛樂性的稱呼要更多。

在抗戰時期,新四軍帶著夏邑縣的人民,破壞日軍通訊與鐵路路線,在夏邑站(劉堤圈站)附近痛擊日軍,打擊了對方的囂張氣焰,但同時也有很多人為此付出了生命。

對於夏邑縣本地的居民來說,夏邑縣火車站早就成為了當地的一個標誌,他們為它的存在而驕傲,並且有著深深的火車情結。

結語

這種情結可能外地人並不能理解,夏邑縣火車站在網際網路時代走進大眾視野也不過是因為一個諧音的玩笑,而那些曾經的過往,可能已經隨著火車而逐漸遠去了。

因諧音梗走紅的火車站,被網友調侃名字太好笑,當地人:為它驕傲

我國這座火車站,到站了還沒人下車,當地人:為它驕傲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