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以海為生 傳承菊島家的故事

01

澎湖,一座與海共生的島。在這片風大浪急的群島上,人們不只是討海過活,更發展出一套與潮汐、咾咕石對話的生活智慧。我們循著石滬的弧線,走進古老魚灶的遺跡,也靠近一道道咾咕石牆與仍在傳香的聚落。透過島民的故事,我們看見澎湖如何用時間,守住一個島的記憶與根。

以海為生|食——石滬之間的默契
「小時候在魚灶打零工,曬魚、搬魚、裝魚。」——坤師傅
「我覺得看到他們的笑容,在這個領域能展現自信,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離島出走創辦人。

攝於永振發魚社。
攝於永振發魚社。

那是一座荒廢了40多年的魚灶,被野草吞沒,幾乎要從記憶中消失。直到有人走進這片廢墟,看見它仍堅固的石牆,還有深埋其中的集體記憶。

紅羅村滬仔頭石滬。(離島出走 提供)
紅羅村滬仔頭石滬。(離島出走 提供)

這些年,一群熱愛潮間帶文化的年輕人,決定一起修復魚灶與石滬。他們用杉木重塑牆面,用可調式的魚鱗層板適應四季風向,讓傳統空間重獲生命。同時也以普查與教學的方式,記錄並傳承石滬的修築工法。

02

以海為生—住|咾咕石牆下,一家人的風中生活
「咾咕石牆有縫隙會通風,種菜才種得活啊。」——趙師傅
「我就開始做古厝的整修,讓我們的子孫能了解到文化,老一輩的人能夠回憶。」——趙前村長。

78號古厝,是南寮村整修計畫的起點。從清理雜草與垃圾開始,一群村民自發參與,修屋頂、補石牆,盡可能保留每一吋原貌。趙前村長說,古厝整修,不只是建築技術的傳承,更是讓子孫理解文化的方式。他們用石灰、澎湖本地紅土,補回一面面曾經斑駁的牆;保留「貓道」,也保住生活的細節。

攝於南寮村78號古厝。
攝於南寮村78號古厝。
03

以海為生|傳——在語言與手工裡,織起文化的網
「你的時候到了,你的原鄉會招喚你回來。」——陳怡碩 理事長。

04攝於二崁聚落。
攝於二崁聚落。
05

來自金門、落腳澎湖的陳家家族。用天人菊、艾草與山芙蓉,搓製出有鎮煞避邪作用的「二崁傳香」。那不只是一種香氣,更是一份在地植物與文化的融合。現任陳理事長認為,聚落文化的保存不能只是靜態保留,而要如一間間小型博物館般,讓每一間古厝都能說故事、能被理解。

以海為生|建——用島嶼語彙說進現代建築
「我要我的房子把澎湖的天氣考慮進去」——屋主劉姐。

060708

這是一場建築的對話,也是一次島嶼語彙的重塑。當澎湖的老屋無法再新建,建築師轉而用清水模的邏輯,設計出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子」。不是重現,而是轉譯。用現代的技術,回應海風、烈日與在地人的生活邏輯。

電視部團隊透過魚灶、石滬、咾咕石屋與一縷手搓的傳香,將帶領觀眾走進風與石的交界,聽見島民與海共生的回聲。我們不只是回望,而是前行,讓這些文化、技藝與情感,從一代傳到下一代,成為澎湖安靜而堅定的力量。

小編最愛

從生活的軌跡看見建築與家的型態,原來他們住的不只是房子,而是一代代在海風裡留下的生活智慧。

※本案將於《就是愛住設計家》電視節目中播出
《就是愛住設計家》播出時間

【非凡新聞台 CH 58 】

首播2025 / 5 / 31 (六) 晚上23:00
次播2025 / 6 / 1 (日) 上午10:00

【非凡商業台 CH 89 】

次播2025 / 6 / 8 (日) 晚上19:00

【台視 CH 8 】

首播2025 / 6 / 7 (六) 上午09︰00
次播2025 / 6 / 8 (日) 上午06︰30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