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藝術豐富生活、用美學滋養人生,玉山文教基金會6月28日於第二總部大樓舉辦「站在玉山 擁抱藝術」藝文講座,邀請藝文領域專家以多元主題視角,分享從歷史到現代的美學、建築、甚至是音樂的發展。
這場講座並由前國立臺灣館長廖仁義擔任講座引言人,讓參與的民眾透過不同角度來認識台灣,看見台灣的藝術活力。
講座以「根源於土地的未來」為主題,邀請文化部授予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尤瑪.達陸老師擔綱主講,講座內容帶領我們深入了解以「薴麻」材質展現生態循環經濟系統,從過去到未來的連結,為部落文化復興與藝術創作注入新的活力。
講師以傳統織布工藝為核心,闡述文化復興與藝術創作。透過織布工藝材料「薴麻」,為部落的文化經濟加入前瞻性的力量。在傳統染織技藝的研究與實踐,將傳統泰雅族織布工藝結合時尚及藝術創作,讓視覺化與藝術化展現於生活中。創作根源於土地生長出的文化養分,並延續成為未來的基礎,為原住民染織工藝與藝術種下深遠的希望。
而玉山銀行也典藏其代表作品「島嶼四季」與「山的呼喚」,分別展示於台中中區私銀中心與日本福岡分行供各界欣賞。
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美麗表示,許多愛好藝術的朋友共同響應,藝術無所不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無論是一幅畫或藝術創作都能激發我們的想像力、生活意識與深度,這也是玉山希望帶給大家的。更希望透過藝文講座的舉辦,提供多元美學的入門管道,讓追求美學成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的領域,讓藝術走入生活。
在講座開場前,特別邀請玉山培育傑出人才獎學金人文類得主─施憶濃帶來精彩的聲樂演奏,曲目:安東寧.德佛札克《母親教我的歌》、李奧.德利布《鐘之歌》,獲得現場熱烈回響。
第三場講座將於8月23日下午舉行,由導演黃信堯擔任主講人,主題為「島嶼散記─黃信堯的散文影像寫作」,以其特有的敘事方式講述島嶼一隅的故事,表顯鯤島之生活。將於7月18日開放線上報名,名額有限,歡迎民眾報名參加。
標題:玉山藝文講座 秀出台灣活力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