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估今年GDP最遭滑落至2.54%。(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文/中央社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今天發布最新經濟預測,由於上半年拉貨效應大爆發,出口及投資撐起經濟動能,讓全年在對等關稅衝擊之下,經濟成長得以「保底」,僅微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93%,關稅風險漸漸下降,但下半年須審時度勢,提升企業韌性以因應不確定性。
中研院經濟所預測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93%,較去年12月的預測值3.10%,僅略為下修0.17個百分點。
中研院補充,國際經濟情勢的不確定性牽動台灣經濟表現,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區間介於2.54%到3.17%。
經濟成長率2.93%的基本情境是對等關稅15至20%,美國232條款維持現行狀況,匯率設定在29元左右;最差情境則假設,對等關稅落在20%,232條款關稅也達20%,且新台幣續升值,落在28元價位,經濟成長將降至2.54%。
進一步觀察今年台灣經濟走勢,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合聘研究員林常青說明,受惠於人工智慧科技應用蓬勃發展,以及關稅前的拉貨效應大爆發,上半年出口寫下亮麗成績,不過全球需求可能因關稅效應而減弱,對等關稅豁免期將至,台灣與競爭對手國的關稅差距,以及不確定性也將衝擊消費信心,下半年內外需成長力道明顯趨緩。
中研院經濟所認為,即便上半年有拉貨效應,電子及資通產品前5個月以新台幣計價的出口年增率高達37.22%,但傳產依舊疲弱,到了下半年,拉貨效應淡化,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高,又有新台幣升值的因素夾擊,下半年出口動能走疲。
投資方面,林常青表示,儘管半導體產業及相關供應鏈積極擴大產能,全球政經前景不明朗,廠商下半年在台投資步調放緩,估今年實質民間投資年增率為5.46%。
至於民間消費,中研院經濟所指出,全球政經局勢動盪,導致股匯債波動加劇,房市景氣也放緩,打擊民眾消費信心,估全年實質民間消費成長率為1.53%。
儘管美國關稅措施還不明朗,中研院副院長彭信坤認為,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超高稅率帶給全世界Shock(驚嚇),但隨著事態發展,大家開始認為川普原先設定的對等關稅稅率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各預測機構預測結果從最悲觀開始慢慢往上調整。
林常青也說,原先預估台灣對等關稅稅率落在15至20%,如今越南的談判結果出來,外界認為關稅風險可控,尤其台灣產業與美國高度互補,如果台灣與美國談得不錯,美國還可發揮宣傳效果,目前正面看待談判結果,對等關稅稅率或許有機會談到10至15%。
美國依據232條款,對半導體、藥品、關鍵礦物、銅、水產及能源展開國安調查。林常青提醒,相較於對等關稅,美國232條款攸關半導體、電子產品,對台灣經濟影響更大,必須審慎關注。
物價方面,新台幣升值降低進口成本,且美國關稅削弱全球終端需求,預測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1.85%,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不過中研院提醒,關稅政策若推升供應鏈成本,終端售價可能因此調漲;另外,政府水電補貼政策恐難以長期維持,仍須密切關注通膨風險。
標題:中研院估今年經濟最糟情境!匯率28字頭、關稅20% GDP僅2.54%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