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禁止船隻在其管轄範圍內使用脫硫器。(圖/取自洛杉磯港官網)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根據保護東北大西洋海洋環境公約(OSPAR)成員國的一項決定,到2027年,東北大西洋的領海與港區將禁止開環式船舶洗滌器排放污染物,到2029年,對閉環式也做出限制。國際驗船機構台灣公司高階,目前全球已有40多國港口採取禁令,但因公海上仍可使用,估計脫硫器最終使用期限可能會到2035前後,也就是約10年後可能全面禁用。
2020年1月國際海事組織(IMO)限硫令生效後,商船必須使用低硫油,或是透過加裝脫硫器降低硫排放,初期每家船公司策略不同,有些公司決定直接使用更符合環保人士要求的低硫油。
但在船舶營運成本高漲,高低硫油價差大等因素下,目前多數船公司除了老舊船舶,多數船隻都安排加裝脫硫器,原本堅持使用低硫油的萬海航運,因公司大型船日益增多,用油量大幅增加,今年開始安排公司35艘船舶進塢加裝脫硫器。
去年11月下旬據經紀商BRS的報告指出,2020年在海岬型船舶上安裝洗滌器的成本約為130萬美元,安裝時間為四到六周,目前安裝成本已降至80萬美元左右。
業界估算,船隻安裝脫硫器回收時間根據高、低硫油價差,在1.5年到2.5年之間,新造船加裝脫硫器,因為不需要改造船隻,裝設成本低,估計一年就可以回本。上周五(4日)新加坡低硫油每噸售價528.50美元,高硫油421.00美元,價差為107.50美元,以一天用油上百噸的萬箱級貨櫃船來說,有裝脫硫器的可以省下超過10,750美元油料支出。
根據Clarksons Research的數據,就總噸位( GT)計算,現有船隊中29.1%的船舶配備了脫硫器,25.7%的造船訂單將配備脫硫器。但多國繼續對這些設備採取行動,大量科學論文質疑這些套件向世界海洋中注入了什麼。
瑞典將從明年7月1日起禁止在其水域中排放開環洗滌器洗滌水,並從2029年初開始禁止閉環洗滌器運行,丹麥也效仿瑞典,做出了類似的決定和時程表要求在其水域實施禁令。
在一項全面的新研究中,由德國明斯特大學 Christine Achten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與德國聯邦海事和水道測量局合作,檢查了洗滌器系統的廢水是否受到多環芳烴(PAH)及其污染物的污染、毒性作用。
研究小組分析了2020年至2023年間四艘船的廢水樣本中的多環芳烴污染情況,閉環系統廢水中的多環芳烴濃度高於開環系統廢水,特別是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劇毒高分子多環芳烴。
OSPAR公約的15個簽署國在西班牙維戈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和荷蘭等主要海洋國家,決議在2027年7月之前禁止開環脫硫器排放。閉環脫硫器排放則將在2029年1月全面禁止。目前包括美國加州、紐約與歐洲部分國家及中國大陸與印度部分港口都已採取禁令
標題:OSPAR領海與港區內將禁止脫硫器排放 業界估約10年後全面禁用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