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盈+PAY與臺企銀首創「SIM卡交換詐欺聯防」跨域聯手打詐

全盈+PAY聯手臺灣企銀、中華電信、精誠資訊,共同推出全台首創的「SIM卡交換詐欺聯防機制」。全盈+PAY/提供

全盈+PAY宣布為首家電子支付業者聯手臺企銀(2834)、中華電(2412)、精誠(6214),共同推出全台首創的「SIM卡交換聯防機制」,採取主動防禦,於第一線建立防護網,透過多段身份驗證即時辨識異常,有效遏阻詐騙行為發生。全盈+PAY總經理劉美玲表示,打詐是當今社會要正視的重要課題,特別在電子支付領域,需要運用科技提升偵測識別能力、審視用戶身份,目的在於KYC(Know Your Customer),因此,為防阻金融詐騙和資安問題,身份確認為首要之務,透過身份審查機制,打造安心數位支付金融服務環境。

數位金融服務發展快速成長,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詐騙案件更是層出不窮,用戶的資產安全暴露在高風險中SIM卡交換詐欺更是日益猖獗的數位犯罪手法之一,透過非法手段取得被害人身份資訊後,冒名向電信業者申請補發SIM卡。一旦新卡啟用,被害人手機號碼即遭掌控,導致銀行OTP驗證碼等通訊被攔截,詐騙者可趁機進行未經授權的數位金融交易,且SIM卡交換詐欺的滲透路徑不易辨識、交易風險時間差極短,若無任何預警措施,將嚴重威脅民眾財產安全,成為社會隱憂。

全盈+PAY跨域攜手銀行、電信、與科技三大領域夥伴,合作推出的「SIM卡交換詐欺聯防機制」,正是為因應此新型威脅而設計,為民眾資產安全築起一道打詐防線。為積極打擊SIM卡交換詐欺威脅,「SIM卡交換詐欺聯防機制」採取「事前主動保護用戶」模式,跳脫被動「事後追查」模式,其關鍵核心在於跨域身分驗證技術,當系統偵測到用戶觸及SIM卡高風險行為時,將立即啟動多段驗證流程,於交易前即時辨識異常情境;此聯防機制未來將進一步擴展多元應用場景,包括金融轉帳、電子支付及會員登入等服務,全方位發揮識詐、阻詐效能。

根據2024年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公布報告顯示,僅2023年美國的SIM卡交換詐欺投訴案件統計,損失金額就超過4,800萬美元(約新台幣14億元),顯見SIM卡交換手法為數位詐欺犯罪趨勢。全盈+PAY表示,「SIM卡交換詐欺聯防機制」展現跨域夥伴積極落實打詐的成果,透過多方合作增強主動預防、即時阻詐的動能,避免民眾成為下一個詐騙受害者,充分體現全盈+PAY對防詐工作的積極承擔。期待更多的跨域夥伴加入,強化數位金融防詐體系,為社會建立一個更加安全、可信任的數位支付金融環境。


標題:全盈+PAY與臺企銀首創「SIM卡交換詐欺聯防」跨域聯手打詐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