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與日本的關稅協議內容曝光後,立即引起美國汽車製造商強烈反彈,指責協議從日本進口汽車徵收15%的關稅,將使美國車廠處於競爭劣勢,因為它們要面對比日本對手付出更高的鋼鐵、鋁及零件進口關稅。
美聯社指出,代表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General Motors)、福特(Ford)及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的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主席布朗特(Matt Blunt)直言,協議中的進口汽車部分對美國產業及汽車工人來說完全是個壞消息,更處於不利地位,因為日本車幾乎沒有美國製造成分,卻享有更低關稅,反觀北美汽車的美國製造含量極高,卻被課重稅實在不合理。
他所指的是50%鋼鋁關稅和25%汽車零件和汽車成品關稅,美墨加協議(USMCA)下的產品例外。
總統川普在美日達成關稅協議後強調美國不會再吃虧,將用關稅保護國內產業,然而這樣的結果是美國車廠遭到反噬。
儘管白宮聲稱,根據協議日本會取消止阻止美國汽車在日本銷售的限制,美國製汽車可直接銷往日本。但布朗特指出,包括美國、歐洲及南韓等國在內的外國汽車,合共在日本市場占有率僅為6%,美國汽車能否擴大占比實在存疑,因此川普政府所說的日本開放市場,是否足以解決美製汽車的問題讓人懷疑。
不過美聯社引述分析家表示,一些國家經常給川普朝令夕改的關稅率而弄得不知如何應對,而美國與日本的協議表明,這不如設定固定關稅率,甚至為汽車製造商及其他國家提供理由,推動川普政府改變關稅制度。川普早前曾多次表示,他重視關稅談判的彈性。
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23日的記者會上,被問到川普會否改變例如汽車行業的關稅時,她說問題要交商務部處理。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