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後迎來威廉波特世界冠軍 快樂打球精神融入台灣少棒質變

台灣小將24日擊敗美國隊,獲得睽違29年的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總冠軍。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威廉波特攝 114年8月25日
台灣小將24日擊敗美國隊,獲得睽違29年的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總冠軍。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威廉波特攝 114年8月25日

(中央社網站25日電)台北市東園國小24日以7比0擊敗美國,為台灣奪下29年來第1個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聯盟錦標賽總冠軍,喚醒許多人半夜守在電視前,為小將們加油的美好記憶。究竟威廉波特少棒賽是什麼比賽?在台灣曾有多風靡,又為何曾退出6年沒有參加呢?

威廉波特是什麼

威廉波特少棒賽是國際少棒層級的最高賽事,正式名稱為少年棒球聯盟世界大賽(Little League World Series),由美國少年棒球聯盟(Little League Basebal, LLB)於1947年創辦,每年8月舉行。由於比賽地點位於該聯盟所在地賓州威廉波特市(Williamsport),台灣習慣取其地名稱呼該賽事。

威廉波特目前分為美國本土10區,國際組10區,合計在20區分別進行預選賽,並在賽程最後由美國組冠軍和國際組冠軍爭奪最終冠軍,台灣目前分在國際組亞太區。

開啟三級棒球狂熱

台灣參加威廉波特少棒賽的歷史悠久,1968年紅葉少棒隊擊敗來訪的日本隊,台灣掀起一波少年棒球狂熱,促成隔年由台灣各地球員選拔的「台中金龍少棒隊」組隊,首次參與威廉波特並一舉奪得冠軍。

台中金龍少棒隊1969年在美國威廉波特少棒賽3戰3勝,贏得冠軍榮銜。圖為當時比賽現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中金龍少棒隊1969年在美國威廉波特少棒賽練球期間,隊長陳弘丕(右)與美國小朋友握手交談,背後可見球場景色。(中央社檔案照片)

由於當時台灣外交處境艱難,運動場上的勝利帶給國人信心,政府也認知到可以藉此提升國際能見度和凝聚團結,各種因素都讓這股熱潮持續延燒。從首度參賽到1996年這27年間,台灣共拿下了17座冠軍,不但帶動台灣三級棒球熱潮,棒球更成為名符其實的國球;國際賽事時通常為台灣凌晨時間開打,不但許多人為此熬夜看比賽,少棒隊返國後的遊行,眾多群眾夾道歡呼,也成為台灣人集體的記憶。

1987年台北街頭的一間冷飲店前,球迷聚集觀看中華榮工少棒隊在威廉波特對上美西隊的電視轉播,當年台灣以21比1大勝。(中央社檔案照片)

17座冠軍勝利的背後

然而這樣的熱潮也造成對勝敗的高度期待,台灣代表隊常以轉學、掛名等方式,將精英選手集於一隊。與聯盟宗旨希望快樂打球,讓國際間的少棒球員以球會友,鍛鍊身心的價值相違背,加上台灣在賽場上的多次取勝,台灣隊和主辦單位的摩擦逐漸擴大。

世界少棒聯盟規定,禁止球隊從超過2萬人口的區域選拔選手,但自1992年起,人口稠密地區可依學校的學生人數選拔代表隊,每千名學生可推出一支代表隊。1997年,少年棒球聯盟認定台灣在過大人口區域選拔選手,雖然這些選手同屬一個學校,仍然牴觸世界少棒聯盟的規定,加上其他違規問題無法達成共識;同年中華棒協聲明:「由於社會和文化上的差異,我們已很難完全符合世界少棒聯盟的相關規定。」就此退出威廉波特比賽長達6年。

直到2003年,在棒球界的需求與美國僑界的盼望之下,台灣重新加入世界少棒聯盟,巧合的是,當年獲得參賽權的便是今年奪冠的台北市東園國小,帶隊教練也同樣為賴敏男,可惜最後接連輸給南韓和日本,無緣踏上威廉波特賽場。

重返威廉波特少棒賽後,台灣代表隊雖然不像以前展現強大壓制力,但依然時有佳績。從2003年到2005年,共12次獲得區域代表權赴美參賽,桃園龜山國小更在2009年、2024年獲得亞軍。

台灣與美國代表隊在2024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世界系列冠軍賽爭霸,桃園市龜山國小少棒隊終場獲亞軍,台灣小將感謝全場觀眾熱情支持。(中央社檔案照片)

威廉波特的台灣時刻

翻開台灣漫長的威廉波特參賽史,不僅許多名將的國際賽經驗從這裡開始,更創下不少的歷史時刻與驚人紀錄。台灣少棒隊在國際組累計拿下18座冠軍,並保持著連續6年打進冠軍賽的紀錄;並曾締造兩場「完全比賽」,1973年更以「未被擊出一支安打」的成績完成奪冠。

當年的小球員後來加入職棒成為明星球員,至今仍讓球迷津津樂道,比如1986年吳俊良以王牌投手率隊奪冠,球速突破120公裏,之後也成功加入中職並連續3季拿下10勝;鄭百勝1973年在比賽中展現驚人打擊火力,曾有單場5安、包含2支全壘打的表現,日後也效力中職統一獅;宋肇基、蔡豐安、林威助也都曾有威廉波特少棒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現任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也曾隨台南巨人少棒出賽,並獲威廉波特冠軍,他曾參與1971年第25屆世界少棒賽,主投第2場對美西隊比賽,以11比0完封對手。國中時選擇接受學校老師及家長建議,改走讀書升學路,並在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

台灣棒球首度在成棒12強賽奪冠後,東園少棒再為台灣帶回睽違29年的威廉波特冠軍,讓許多半夜曾守在電視機前加油的球迷感到欣慰。台灣棒球正邁入新階段,辛苦練球但要快樂打球,訓練過程也強調以鼓勵代替責備,比如去年拿亞軍的桃園龜山教練李政達當時上場鼓勵球員,「棒球就是團體合作,大家分工合作,」別忘後面還有隊友,而今年有東園國小駱政宇教練喊出暫停,「也要帥一下」的幽默化解小球員緊張情緒,顯見少棒發展逐漸回歸單純初衷。(編輯:翁堃耀)20250825


標題:29年後迎來威廉波特世界冠軍 快樂打球精神融入台灣少棒質變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