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02 15:28:13)東海大學中文系日前舉辦文學沙龍,邀請當代文學創作的重要推手暨榮譽教授周芬伶,以「散文的岐路花園」為題,分享她對當代散文創作的觀察與思考,透過語感革新、非虛構趨勢及創作者心態的剖析,啟發學生認識散文的多元可能。
東海大學長期推動文學創作與批判思維教育,透過文學沙龍系列講座,邀請校內外作家與師生交流,促進學生對當代文學的理解與創作實踐,此次活動由中文系策劃,聚焦散文的多樣性與創作精神,講座涵蓋散文題材、文體與語感的變化,並討論非虛構散文的價值與寫作態度。周芬伶教授指出,近二十年散文題材與文體變化與社會脈動緊密相關,性別觀念的鬆動,使散文書寫不再專屬於女性,語氣與風格更顯柔韌細膩,文體亦跨越小說與散文詩化,展現新的創作可能。
周芬伶強調,寫作必須先打動自己,才能引起讀者共鳴,非虛構散文更凸顯真實紀錄的價值,尤其在AI時代,不可替代性愈加重要。
周芬伶進一步提點學生,在追求文字藝術的同時也要捨棄庸俗妥協,保持赤子之心,將散文視為語言實驗與真實記錄的場域,以文字比喻心靈,認為寫作者須打造「靈魂的晶片」,文字隨思想與經驗流動,不斷生成新的形式,也承載個人的感受與時代印記。
此次分享學生踴躍提問,探討散文創作的技巧與生活經驗的轉化,充分展現東海中文系創作課程特色,不僅教授寫作技巧,也引導學生思考文字與社會、文字與生命的交會,提供師生面對文學與時代的新視野。
標題:東海大學文學沙龍聚焦散文多樣性 周芬伶教授談AI時代的真實與語感革新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