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滑選手因DF-61玩偶被國際滑聯調查,別把競技體育無端拉入政治漩渦

極目新聞評論家喜平

當地時間10月28日,據美聯社報導,國際滑聯(ISU)已就中國杯花樣滑冰大獎賽期間出現的“導彈造型玩偶”事件展開調查。

這一事件源於10月25日的花滑大獎賽中國杯冰舞比賽,中國選手任俊霏/邢珈寧在自由舞表演結束後,在等分區拿起了觀眾投擲的一個標有“DF-61”字樣的毛絨玩偶,邢珈寧與中國教練鄭汛曾短暫擺弄並模擬飛行動作,隨後任俊霏將玩偶抱在懷中等待分數。

據悉,“DF-61”對應的是中國9月閱兵中首次公開亮相的新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

美聯社報導稱,國際滑聯於10月26日通過郵件向美聯社發布聲明,確認已知悉“觀眾向冰面投擲的物品中包含一個’不當的’毛絨玩具,且被完賽選手拿走”,並表示“對此事件表示遺憾,將展開進一步調查”。 (據10月29日澎湃新聞)

美聯社等境外媒體報導這一事件後,部分外國網友在社交平台表達不滿,甚至提出“要求選手退出奧運”的極端言論,並向國際滑聯投訴推動事件升級。這種過於激動的情緒,讓人感覺費解且無語:有必要這麼玻璃心嗎?

花滑比賽向來有觀眾為喜愛選手投擲玩偶的傳統,這是加油互動的溫馨環節,也是運動禮儀的一部分。花滑“中國杯”本來就是在中國舉辦,今年花落重慶,現場觀賽的有很多都是中國觀眾,向我們自己國家的選手,投擲“國之重器”造型的可愛玩偶,是對選手精彩表現的讚譽和鼓勵,更飽含著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完全是積極正面的情感表達,怎麼就變成“不當的”毛絨玩具了?

至於選手在等分的時候擺弄玩偶,更是花滑賽場上常見的風景,既能緩解等待分數時的緊張氛圍,也是與觀眾互動的一種方式。 “DF-61”,在全世界矚目的九三閱兵上都亮過相了,有什麼不能展示的呢?隨時隨地聯想到軍事威懾,將正常的賽事應援上綱上線,不過是戴著有色眼鏡的刻意挑刺。

至於某些要求選手退出奧運的言論,更是荒謬至極。若按此邏輯,運動員在賽場上任何一個細微動作,都可能被賦予“特殊含義”,體育競技豈不成了處處暗藏玄機的諜戰劇場?這種“為黑而黑”的邏輯,讓人不禁懷疑是否藏有對中國選手的針對情緒。

體育作為全球性的社會文化和教育活動,雖難以完全與政治、社會、國際關係等因素絕緣,但揪住一個小細節無限放大、惡意解讀,就是故意將體育競技拉入政治漩渦。這種行為不僅狹隘刻薄,更顯得極不專業。

體育之所以能成為溝通世界的語言,就是因為它能夠超越政治和文化上的分歧和差異,展現人類拼搏精神與魅力,讓人們在公平競爭中相互理解、彼此包容、緊密團結。若連一個玩偶都要被賦予沉重的政治寓意,甚至引發對選手的惡意批判和言論暴力,體育賽場將失去它最珍貴的純粹,全人類共同珍視的體育精神價值也將受損。

希望國際滑聯的調查能秉持專業精神,尊重競技體育的本質,公平公正公開,莫讓無端的猜測與惡意解讀,掩蓋了體育賽事的光彩,破壞了運動員們為夢想拼搏的舞台。更別讓競技體育被這些無端的政治操弄所玷污,讓體育回歸公平競爭與團結協作的本質,讓賽場成為展現人類體育精神、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的舞台。

(來源:極目新聞)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