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
“生活很暗,抱歉我也沒有光。”
“腐爛的日子和孤獨的我真是絕配。”
“我試著銷聲匿跡,最後真的無人問津。”
……
最近,17歲的堂妹總愛將以上句子發在朋友圈上。
我每次看到,就會想起當初無知的自己。
10年前,同樣是17歲,看過了林黛玉的弱柳扶風,領略了三毛的孤寂流浪,在文學的薰陶下,我覺得這種孤獨的破碎感美極了。
而為了凸顯自己的孤獨,我控制自己不吃飯,故意把嘴脣弄得蒼白,刻意將體態表現得疲乏無力,還不願與人交流,不參加集體活動,臉上總擺出一副與我年紀不符的憂鬱感。
如今,27歲的我不禁好奇,明明是朝氣蓬勃的年紀,為何要以孤獨自詡?
一開始我也沒有答案,直至看到魯迅先生寫的《病中雜談》——他一針見血地將我的矯揉造作展露無遺。
文中寫道:
“一位是願天下的人都死掉,只剩下他自己和一個好看的姑娘,還有一個賣大餅的;另一位是願秋天薄暮,吐半口血,兩個侍兒扶著,懨懨的到階前去看秋海棠。這種志向,一看好像離奇,其實卻照顧得很周到。第一位姑且不談他罷,第二位的‘吐半口血’,就有很大的道理。才子本來多病,但要‘多’,就不能重,假使一吐就是一碗或幾升,一個人的血,能有幾回好吐呢?過不幾天,就雅不下去了。”
這種怪異的現象,與曾經崇拜孤獨的我如出一轍。
而除了能營造美感外,標榜個性,也是我追隨孤獨的原因。
在我過往的認知中,強者總是孤獨的。如蘋果公司前CEO喬布斯、音樂家貝多芬、英國首相丘吉爾,他們年輕時性格孤僻,後來均成就了一番偉業。
名人的故事讓懵懂的我產生興趣:是不是孤獨有助於成功?
好奇心驅使我上網提問,得到的答案大都是:強者註定孤獨;孤獨是一種智慧境界;越有才華的人越孤獨……
嗯,這樣的回答,深得17歲少女的心。
後來,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下,我總結了一條公式:孤獨=思考=有腦子=藝術家。
那時的我,既沒有高深的智慧,也沒有淵博的才學,偶感迷茫時,除以電子產品消磨時間外,還以“孤獨”美化自己,顯示自己並非平庸——
“看,我很孤獨,我多特立獨行。”
就這樣,青春期的我,用“形單影隻”的姿態度過了初中、高中、大學。直至走出社會,我才驚覺自己已難以走出孤獨的牢籠。
與人共處時,我總能明顯地感覺自己與他人存在鴻溝。這種隔離感,讓我變得“過分警惕”,我的大腦似乎時刻在關注外界威脅,身體也持續處於緊繃狀態。我逐漸變得敏感焦躁,一點小事足以讓我侷促不安。
而每當壓力襲來,我會更主動地選擇孤獨,逃避一切社交,進而蜷縮排自己的小世界裡。
漸漸地,我察覺我已經完全不會待人接物了。和人交流時,我總會臉紅心跳、緊張發抖。雖然內心很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樣,與人自然攀談,但總是鼓不起勇氣。
◎ 圖源:站酷海洛
偽裝成真的孤獨,影響了我的精神與社交,除此之外,它還蠶食了我的健康。
孤單的日子裡,我發現自己毛病不斷,皮炎溼疹總是不見好,失眠成了家常便飯。就連感冒,也比別人嚴重。
身心俱疲的我開始自救,通過查詢資料才發現:孤獨竟會改變人的免疫模式!
研究顯示,孤獨的人更易遭受慢性炎症的侵襲,並與糖尿病、關節炎、心臟病等直接相關,甚至是癌症、痴呆的危險因素!而且,與不良飲食、肥胖、飲酒和缺乏鍛鍊相比,孤獨感增加的死亡風險更大,它給人帶來的危害不亞於抽菸![1][2]
現在,我總算在幻夢中幡然醒悟:所謂的孤獨美,好比裹小腳,充滿著自虐與病態。而宣揚孤獨,無異於引誘他人吸食致命的一劑毒藥。
17歲那一年,倘若能抵禦住孤獨的誘惑,現在的我,也許能成長為一個落落大方的成年人吧。
如今,看著迷上孤獨的堂妹,我不免有些擔心:
在網際網路的引誘下,被美化的孤獨,是否會陸續繁衍出千萬名像我這樣的“孤獨怪胎”?
也許,我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據觀察,近年來我國空巢青年逐漸增多,越來越多人愛上了“既不麻煩別人,也不讓別人麻煩自己”的孤島生活。
比如在短視訊APP上,無數人分享著自己的孤獨體驗:唯美的故事,配上煽情的文案,難以抑制的病態美感溢滿螢幕,並吸引大批網友點贊、評論。
◎ 獨居女孩的日常被熱捧。/ 某短視訊APP截圖
然而,當人們盲目欣賞獨居帶來的絕美孤獨時,卻往往忽略了這種“精神病毒“所引發的一幕幕悲劇……
2019年8月,網路作家“格子裡的夜晚”猝死家中,因獨自居住,死後10天才被發現。
2020年9月,藝人黃鴻升因為獨居,在浴室滑倒撞到頭部,因無人發現、錯過搶救時間而死亡,年僅36歲。
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有人因此發明了一個詞:孤獨死。
◎ 製圖:39健康
其實,人是一種群居動物,人類演化至今,早已形成一張錯綜複雜的社交網。生而為人,你和我都不得不依附這張網,不得不依靠別人的技能生存下來。如果每個人都活成孤島,假以時日,人類這個井然有序、充滿溫度的社會終將會土崩瓦解……
◎ 圖源:站酷海洛
寫到最後,後悔之情湧上心頭。如果能穿越回17歲,我定會跟年少無知的自己說:“不要拿孤獨來秀優越。生活很明亮,用心發現,周圍人人皆有光。”
參考資料:
[1]生物谷.孤獨感會嚴重影響機體身心健康 甚至會“殺”了我們![EB/OL].[2017-11-20]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13228.html
[2]生物谷.孤獨感是一種社會癌症 其和癌症本身一樣讓人擔憂![EB/OL].[2019-12-06]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47527.html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