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曹銀娣現狀:離婚40年仍單身,晚年獨居上海,兒子常回國看她

86歲的曹銀娣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泡一杯清茶,坐在窗邊聽聽老唱片裡的越劇腔調。

外面車水馬龍,她的世界卻像一出不散場的戲,安靜卻有迴響。

離婚40年了,她還是一個人過日子,沒再找伴侶,兒子遠在澳大利亞,每隔兩年飛回來陪她聊聊天,吃頓家常飯。

這日子聽起來有點孤單,但曹銀娣自己覺得挺自在。

說起曹銀娣,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熟,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她可是越劇圈裡的明星小生。

那時候,她的長相俊俏,唱腔圓潤,演起賈寶玉來,讓人覺得紅樓夢裡的公子哥兒就該是這模樣。

1939年她出生在上海,父親是個普通工人,但特別愛聽越劇。

每次村里有戲班來演出,他總拉著小銀娣去擠在人群裡看。

那些花旦小生的身段、唱念做打,從小就鑽進了她的心裡。窮歸窮,父親的這份愛好成了她童年的小確幸,也讓她早早萌生了當演員的念頭。

沒啥文化底子,但她天生有股靈氣,15歲那年,她考進了華東戲曲研究院的越劇演員訓練班,先學花旦,練基本功,苦是苦,但她咬牙堅持下來了。

訓練班的日子像打仗一樣,早起練嗓,翻跟頭,學身段。曹銀娣個子不高,但眼神亮,扮起相來特別有味道。

1959年畢業她直接進了上海越劇院,本來是花旦,但院裡覺得她適合小生,就讓她轉行。

剛開始不適應,她偷偷練了好久,很快她就接了《紅樓夢》裡的賈寶玉這個角色。

那齣戲是新編的,她演寶玉時,瀟灑中帶點柔情,觀眾看完都說,這小生演得活靈活現。

說起她的代表作品,不能不提《舞台姐妹》。

那部1964年的電影,她演邢月紅,和謝芳搭檔,上官雲珠客串。

故事講兩個姐妹在戲班裡的悲歡離合,曹銀娣的表演細膩,把一個從天真到堅強的女人演得淋漓盡致。

電影上映後,全國轟動,她的名氣更大了。但她沒飄,依舊埋頭練功。

越劇小生難演,尤其是女小生,她用行動證明,女人也能演得頂尖。

想想看,那時候電影院里人山人海,大家為她鼓掌,她自己卻覺得,這只是起點。

演藝路越走越寬,曹銀娣的代表作一個接一個。

《假婿乘龍》裡的薛玫庭,她演得風趣幽默,逗得台下笑聲不斷;《武松殺嫂》裡的西門慶,她把那個反派演得入木三分,不是單純的壞,而是有層層性格。

尤其是1978年的現代劇《三月春潮》,她飾演丁劍蘭,那是個新時代女性角色,她唱腔裡融進了時代感,觀眾覺得新鮮又接地氣。

80年代,她拜陸錦花為師,學陸派藝術。陸派講究清雅,她原來的徐派基礎是灑脫,兩相結合,她的風格獨樹一幟。

像《長樂宮》裡的光武帝,她演得大氣磅礴;《孟麗君》裡的皇甫少華,俊美中透著智慧。

她還拍了10集越劇電視劇《孟麗君》,又一次把皇甫少華演活了。這些作品不光是她的驕傲,也影響了好幾代越劇迷。

說實話,她在台上那麼耀眼,私下里卻低調得很,從不炒作自己,這份謙遜,讓人覺得她不只是演員,還是個有修養的人。

當然曹銀娣的感情生活也沒少被大家議論。 25歲那年,她在拍電影《舞台姐妹》時,遇到了袁岳。

他比她大7歲,是上影厂的演員,當時在隔壁棚拍《霓虹燈下的哨兵》,演趙大大。兩人常在食堂碰面,因為都說上海話,聊得投機。

袁岳穩重,曹銀娣活潑,慢慢就走到了一起。結婚後,他們生了個兒子,日子過得還算和睦。

那時候,曹銀娣事業正旺,袁岳也忙,但他們互相支持。

特殊年代的影響,讓很多人婚姻亮紅燈,他們倆也爭吵不斷,最終選擇了離婚。

兒子跟了曹銀娣,她一個人拉扯孩子大。離婚後她沒再婚,心思全撲在兒子和事業上。

有人說,這麼漂亮的女人,怎麼不找個伴?

但她自己覺得,感情的事強求不來,一個人也自在。

40年過去了,她還是單身,這份堅持,讓人佩服她的韌性。

兒子是曹銀娣晚年最大的牽掛,他大學畢業後,去澳大利亞留學,後來在那邊工作,娶妻生子,生活穩定。

每兩年,他會飛回上海,看看媽媽,帶點澳洲的特產,陪她逛逛街,吃頓火鍋。

兒子總勸她去澳洲養老,那邊環境好,孫子們也想奶奶。

但曹銀娣死活不去,獨居不等於孤獨,她有學生張宇峰,常來陪她,像親閨女一樣。

張宇峰是她的得意門生,學陸派小生,演《珍珠塔》時,那身段高難度動作,曹銀娣看在眼裡,欣慰得很。

如今曹銀娣86歲,身體還硬朗。

去年底,她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的小禮堂,辦了場收徒儀式收了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優秀陸派男小生為徒。

這事在越劇圈傳開了,大家說,她還在為傳承盡力。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曹銀娣參加了場線上講座,分享陸派唱腔技巧,吸引了不少年輕粉絲。

她說,越劇要傳下去,得靠年輕人創新。

她自己還在學新東西,手機上刷刷短視頻,看看後輩的表演。

這樣的日子,平淡卻充實。

信息來源: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