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戰機呼嘯而過,24架次殲-16、空警-500等多型戰機從北、中、西南、東部四個方向逼近台灣島,配合海上艦艇形成“3D立體包圍圈”。
台防務部門緊急拉響警報,岸基導彈系統全面啟動,卻連解放軍的影子都摸不著——殲-16以0.95馬赫的速度3分鐘就能洞穿台海24海裡“警戒線”,台軍戰機升空需要5分鐘,等來的只能是導彈落地。這樣的場景,在2025年已成常態。
![]()
東部戰區近日的“海峽雷霆-2025A”演訓的落下帷幕同時,這一場具有極大戰略性、實戰意義的海上封控作戰的彩排也就順理成章的展開了,但與以往的“表演式的軍演”相比,其實戰的意味就大大不同了。
通過對應的演練,我們主要將重點打造在了三個環節的對應的對策上即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上,解放軍遠火部隊16枚火箭彈精準命中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模擬靶標,射程覆蓋台灣全島能源命脈。
更狠的是,演習期間原本該靠港的LNG運輸船“惠比須”號和“台達2號”被迫在呂宋島外海徘徊——台灣天然氣儲備只夠撐半個月,一旦封鎖,島內能源命脈瞬間崩盤。
![]()
台軍嘴上喊著“已做好戰鬥準備”,實際卻是“草莓兵”當家。韓媒曝光台軍主力榴彈砲還是二戰時期的M114,海軍“濟陽級”護衛艦竟是美國1960年代的二手貨,士兵訓練更是一地雞毛:打靶要撐遮陽傘、游泳池裡練突擊,高溫演習中暑人數破紀錄。
台軍退役將領張延廷直言:“解放軍導彈2分鐘到,飛機3分鐘到,我們連反應時間都沒有!”
別看台當局拼命把軍費拉到GDP的2.45%,還想買美國天價F-16戰機,但大陸軍費已是台灣GDP的三分之一,殲-20數量突破300架,055大驅比美國復產的F-15EX還多。
更關鍵的是,解放軍五大集團軍30萬兵力已完成作戰編成,中部戰區第81、82、83集團軍作為戰略預備隊,裝備99A坦克和08式輪式裝甲車,能通過京九鐵路48小時投送閩贛前線。
![]()
而台軍最怕的075兩棲攻擊艦和076新型艦已成型,登陸不再需要搶灘,棧橋式登陸平台能讓機械化部隊直接從海岸崖壁突擊。
美軍嘴上喊“協防颱灣”,行動卻誠實得很。 “卡爾·文森”號航母在“海峽雷霆”演練期間扭頭直奔中東,特朗普早放話:“台灣離美國9500英里,離中國大陸只有68英里!”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承認,解放軍42個旅的演習規模已讓美軍面臨“無解困境”。就連台軍推演也顯示,美軍航母從聖地亞哥馳援要21天——到時島內早被鎖控成孤島。
國防部發言人吳謙的警告不是空話:“螳臂當車只能自取滅亡,早晚要來收了你們!”從“聯合利劍”到“海峽雷霆”,解放軍正在用行動證明:解決台灣問題,何須等到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