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遲到”的金融數據存在不少微妙變化,主要集中在總量與結構上的三個不尋常:一是總量的同比少增;二是非銀的大增;三是票據的驟降。
我們認爲今年1-2月達歷史同期次高的信貸總量驗證了不錯的經濟“开門紅”成色,而結構上對公投放多增與票據縮量,也反映了央行去年年末所提的信貸“均衡投放、增長穩定”這一政策變化的落實。
首先,1-2月累計新增信貸總量近7年來罕見地出現同比少增,實則也在情理之中:
1月信貸的超預期可能源於銀行前置放貸的“慣性”,而2月投放注重收斂,將今年年初的投放節奏拉回“平滑、適度”的政策合意區間。
其次,非銀貸款超季節性大增,上次還是在2015年7月股市大幅調整期間,我們認爲這可能反映了近期“國家隊”的入市舉措,且1-2月累計新增非銀貸款的讀數可能透露了本次的入市規模大概在4000億水平。
除此之外,1-2月票據融資累計縮水1.25萬億創歷史同期新高,背後可能體現是政策防“資金空轉”的落實,但持續性有待實體融資需求好轉後進一步觀察。
以上三點均是年初以來貨幣政策新變化的印證。
結構上企業貸款亮眼、居民貸款偏弱的1-2月信貸數據大致映射了年初以來“基建強,消費穩,地產弱”的基本面環境,這與當下信貸投放注重新技術、新動能,節奏上平滑適度的思路一致。
因此結合兩會上總量政策偏穩的定調,以及本月MLF自2022年11月以來首次縮量續作的信號,我們認爲二季度初貨幣總量寬松的意愿不強,降息的窗口需觀察基本面變盤或外部匯率擾動的信號變化。
2月信貸總量平穩,結構上延續“對公支撐,零售偏弱”特點:
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大幅回落至1.45萬億元,主要受春節錯位下工作日較少拖累,讀數上低於去年同期的1.81萬億,但高於同爲2月中旬春節的2021年的1.36萬億,顯示今年2月信貸投放力度不弱。
對公投放力度較強,2月企業中長貸同比多增1800億元,主要依靠政策動力:
一是價格方面,節後5年期LPR下調帶動企業中長期貸款利率下行,理論上可進一步刺激融資需求。
二是具體領域有政策支持:傳統地產方面,截至2月末房企融資“白名單”貸款超2000億元,不過就地方公布情況來看實際放款存在時滯,另外截至3月7日城中村專項貸款已發放614億元,二者後續均有擴容空間;
而新興制造、五篇大文章領域將是對公貸款投放的新支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放在任務首位,潘功勝行長也在兩會發布會上明確將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
2月企業短貸同比少增485億元,基本符合“小月”的季節性;而略顯意外的是企業票據融資同比減少1778億元,反映信貸投放景氣較強,銀行票據衝量意愿不高,這與2月票據利率的低位運行稍顯背離。
零售貸款則相對低迷,2月居民貸款減少590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低。
其中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減少1901億元,春節假期前後樓市整體銷售對節前一线城市限購松綁反應平淡,新房成交量低於歷史同期,3月上旬來看“小陽春”成色也顯不足。
回溯1月零售長貸的“意外”的高讀數,我們認爲其中可能有1月的汽車零售同比高增與年初經營貸的季節性走高的支撐因素。
2月居民短貸同比大幅縮水,主要源於春節錯位影響。雖然今年春節假期旅遊收入與人次均創同期新高,但歷史上春節效應往往會壓降當月居民短貸讀數,如包含春節假期2021、2022年2月,當月新增居民短貸均爲負值。
直接融資方面,2月政府債同比少增2127億元,年初以來財政發債層面的節奏不及去年同期;2月企業債同比少增1905億元,考慮到降息影響下部分貸款利率較低,企業融資需求或部分轉入表內。
風險提示:政策出台節奏及項目落地放緩導致經濟復蘇偏慢;海外經濟體提前顯著進入衰退,國內出口超預期萎縮。
標題:1-2月金融數據的三個不尋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