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這CT上顯示有結節,我是不是得肺癌了啊?
醫生,這個肺部結節要不要手術啊?
醫生,我還能活多久啊?
…
看著報告上的“結節”字樣,很多人都會感到憂慮,甚至寢食難安。肺部結節真的這麼可怕嗎?
01
你瞭解肺結節嗎?
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是病灶直徑小於等於3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依據陰影密度,肺結節可分為以下三類[1]:
● 實性結節:病變密度較高,可掩蓋其中的血管和支氣管影;
● 純磨玻璃結節(PGGN):密度較低,長得像家中的磨砂玻璃;
● 部分實性結節(PSN):介於兩者之間,兼具磨玻璃密度和實性密度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胸部低劑量螺旋CT(LDCT)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體檢中發現肺部結節。由於缺乏肺結節相關知識,很多人都會產生“肺結節=肺癌”等錯誤認知,因此部分肺結節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2]。
為什麼會出現肺結節
肺部結節的出現並不一定指向腫瘤的發生。感染、炎症以及其他良性疾病都可能會導致肺部結節的出現。
日常生活中,空氣中的灰塵等會通過鼻腔、氣管抵達肺泡,而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會被白細胞、巨噬細胞以及淋巴結等“護衛”清除。在鬥爭過程中,雙方會在肺表面形成結節或者鈣化點。此外,當肺部受到創傷或者感染時,肺部形成陰影或瘢痕,並逐漸成為肺結節,但鮮有結節發展為肺部腫瘤。
02
發現結節後該怎麼辦?
發現結節後,切莫慌張。結節也是有良惡之分,且絕大多數的結節是良性的,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哦!要及時做好隨訪複查工作[3]。
亞實性肺部結節(純磨玻璃結節)
◆ 肺部結節直徑≤5mm,建議6個月進行影響隨訪;
◆ 肺部結節直徑5mm-10mm,建議3個月進行影像隨訪。
◆ 肺部結節直徑>10mm,建議活檢或外科切除。
多發非實性結節
◆ 至少1個肺部結節直徑5mm-10mm,建議3個月進行影像隨訪;
◆ 肺部結節直徑≥15mm,建議採用PET-CT;
孤立性部分實性結節
◆ 肺部結節直徑>8mm,建議3個月進行影像隨訪;
◆ 肺部結節直徑≤8mm,建議3、6、12個月進行影像隨訪。
肺部實性結節
◆ 肺部結節直徑≤4mm, 建議12個月進行影像隨訪;
◆ 肺部結節直徑4mm-6mm,建議6-12、8-24個月進行影像隨訪;
◆ 肺部結節直徑6mm-8mm,建議3-6、9-12、24個月進行影像隨訪;
◆ 肺部結節直徑≥8mm,建議採用增強CT或PET-CT,對於高度可疑惡性的結節行活檢或外科切除。
總的來說,肺結節需要我們密切關注,但無需驚慌。及時與專業醫生溝通,做到及時隨訪,能幫助我們按時發現早期病灶,做到及時診治。
參考資料
1、張曉菊,白莉,金髮光,洪群英,胡潔,白春學,陳良安,李為民.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8,41(10):763-771.
2、郭獻平,朱曉莉.肺結節患者臨床特徵及情緒研究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39(05):68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