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百度網盤等一眾通用網盤的速度難題,即將全面解鎖。
各品牌手機的雲端儲存,啥時候解鎖儲存空間的這個消費者槽點呢?
日前,工信部發布《關於開展資訊通訊服務感知提升行動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要求網盤企業在2021年12月底之前優化產品服務資費介紹,清晰明示儲存空間、傳輸速率、功能權益及資費水平等內容,不得進行誤導宣傳。
同時,工信部明確提出,”在同一網路條件下,向免費使用者提供的上傳和下載最低速率應確保滿足基本的下載需求。
網盤,亦稱雲盤,是指為個人使用者提供資料儲存、訪問、備份和分享等功能的雲端儲存服務應用。
據瞭解,網盤與傳統硬碟不同在於,前者允許使用者將個人資料儲存在雲服務商的大型伺服器和資料中心,從而享有海量、可擴充套件且安全穩定的儲存空間。”
《2018年中國個人雲盤行業研究報告》則顯示,因為商業模式單一,服務商普遍採用限速的方式,人為地降低免費使用者的實際傳輸速度,限制轉存和上傳檔案的數量,迫使使用者向付費轉化。
對此,《財經網》黃楊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由於沒有規定最低速率,等於給了網盤一個逐步“改過自新”和加速尋找增值服務盈利場景的可能。
對於使用者來說,沒有VIP,傳輸速率和撥號上網無異。
如此“逼迫”許多使用者選擇付費,也成為了本來盈利場景極少的網盤的一個相對穩定來源。如果速率得到一定程度解鎖,肯定會有部分使用者由於體驗感回升選擇停止續費。
但此處需要階梯式的爬坡,給出網盤,特別是通用型網盤如百度網盤一個時間視窗。
事實上,消費級的網盤領域在盈利能力上一直較弱,一些場景探索如電子相簿這樣的垂直領域,並提供更多線上影像修復和美圖功能,但整體體驗依然不夠強悍。
此處不僅是百度網盤,還有各個手機廠商配套自身手機的雲端儲存,後者我們或可稱之為手機自帶網盤。
只是,前者的場景更多在速率上影響付費,網盤空間極大。
後者是在儲存空間上影響付費,速率控制並不明顯。同時,由於儲存空間不大,加量要付錢是手機雲盤的特點。
由於使用者體驗和網盤平臺自身的平衡,還需要一定的市場檢驗,因此階段性地解鎖速率,可以給雙方一個過渡時間。
但《通知》的明確,對消費端和供給端來說都可能產生不同的影響。
事實上,大眾和輿論往往只是關注到了通用型網盤,而忽略了手機自帶網盤和企業級網盤。
2019年,據極光11月MAU份額資料顯示,百度網盤、騰訊微雲、和彩雲和天翼雲盤排名前四,月活躍使用者份額達分別為82.9%、8.0%、4.3%和1.9%。
此外,新浪科技此前在新浪微博上對網盤使用滿意度的投票調查結果顯示,參與投票的25.7 萬網友中,有74% 的網友對網盤下載速度慢不滿意;約 20% 網友認為會員費偏高。
換言之,手機自帶雲端儲存這塊,其實被忽略了,而相對於空間,動輒以T來計算免費空間的通用型網盤,顯然和用G來承載容量的手機自帶網盤,在使用者心中的槽點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