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一直以來對自家遊戲的二次創作管控極為嚴苛, 任天堂處理相關法律事務的部門也因此被許多玩家稱為“最強法務部”。在眾多二次創作的類型中,粉絲同人遊戲尤其是任天堂限制的重點。任天堂認為,這類游戲採用了任天堂的遊戲元素,可能會對任天堂遊戲形象產生影響,破壞這些角色和元素在玩家中的印象,因而不支持任何任天堂遊戲的同人遊戲製作。
對於已有的粉絲同人遊戲,任天堂通常會基於《數字千年版權法》(DMCA)對製作組或發行平台提出警告,並要求刪除。例如,美國任天堂在2016年向免費遊戲發布平台Game Jolt上超過500款此類游戲發出警告,由平台下架了這些“馬力歐卡丁車”“塞爾達傳說”或“寶可夢”系列的粉絲同人遊戲。 2021年1月,任天堂再次警告Game Jolt,要求他們刪除379款遊戲。
除了這些託管於免費遊戲平台的,也有不少獨立製作的粉絲同人遊戲收到過任天堂法務部門的警告,不得不中止發布或運營。比如說,用《塞爾達傳說:時之笛》的ROM製作的同人續作《塞爾達傳說:消失的林克》(The Legend of Zelda: The Missing LINK)遭到封殺,原因是任天堂認為創作不符合合理運用遊戲素材的原則;“大逃殺”版“超級馬力歐兄弟”《馬力歐大逃殺》(Mario Royale)的作者幾次改名和更換素材,試圖和任天堂法務部門周旋,最後還是敗下陣來,停止了遊戲的免費在線運營。總之,還幾乎沒有作者能逃過任天堂的強力管控。

然而,一部名叫《MOTHER4》的粉絲同人遊戲的出現再次挑戰了任天堂法務部的權威。
《MOTHER4》由“地球冒險”(MOTHER)系列的忠實粉絲們製作,剛剛在11月29日向大眾公佈。製作組聲稱,成員們希望通過遊戲描繪“地球冒險”系列新的可能性。他們特別強調:“我們和糸井重裡先生、HAL或是任天堂都沒有任何關係。這款遊戲並非出自官方,也不可能出自官方,同時也請各位玩家不要把它當作’地球冒險’系列的官方續作。”
製作組試圖撇清關係,以防任天堂的製裁,但在任天堂法務部眼中,這些聲明可能還是在威脅任天堂之前立下的規矩。
■ 自信滿滿的《MOTHER4》和另一個“MOTHER4”
《MOTHER4》預告片的發布讓許多“地球冒險”系列愛好者的心情坐了一輪過山車。看到這個新作繼承了“地球冒險”的名稱和系列序號,也有跟系列前作類似的畫風和界面設計,玩家們幾乎以為,這個沉寂15年的角色扮演遊戲系列終於重新煥發新生了。

“地球冒險”系列由糸井重裡主創、HAL研究所開發,任天堂發行。遊戲舞台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世界,遊戲中包含許多現代元素,敵人千奇百怪,主人公作戰的對象常常是花花草草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天馬行空的劇情和設定為這個系列帶來了許多忠粉,尤其是在歐美,《地球冒險2》常被認為是史上最優秀的RPG之一。不過,系列最後一作發售於2006年,糸井重裡也曾明確表示不會再有新作,但不死心的粉絲們仍然在等待著。
《MOTHER4》看起來確實很像一部由任天堂官方出品的續作。它的名字裡包含“MOTHER”,序號緊接著《MOTHER3》。遊戲沿用了系列的像素美術設計,地圖依舊是45度角傾斜的,角色頭身比和風格也和《MOTHER3》高度相似,甚至遊戲標題都用到了“地球冒險”系列官方作品的字體和標誌性的地球圖案。

戰鬥部分不僅沿用了原作的回合製系統,還保留了系列獨具特色的“延時掉血”系統——玩家受到傷害後不會一下子失血,生命值會像記分牌一樣不斷翻動,在一定時間內慢慢減少,即使角色受到致命攻擊,只要在生命值降為0之前想辦法恢復就能避免戰敗。這讓《MOTHER4》不僅看起來很“地球冒險”,玩起來也會很“地球冒險”。

製作組對《MOTHER4》很有信心。他們打算在Windows、Mac OS和Linux平台發行這款遊戲,儘管還沒有確切的上市時間。在遊戲官網的問答板塊中,他們自信地認為項目不會像其他粉絲同人遊戲一樣最終失敗,因為他們有完備的計劃,知道怎麼把遊戲製作完成。前幾天遊戲的公佈只是第一步,他們接下來的工作是完善遊戲系統、製作各種資源、創作對話文本,直到遊戲能夠面向所有玩家。
製作組不僅對遊戲品質充滿自信,也絲毫不擔心遊戲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製作組聲稱,他們並不認為任天堂會命令他們中止開發,因為任天堂關注的範圍似乎只有那些已有遊戲的粉絲重製版本,或是那些“具有爭議”的同人遊戲。很明顯,在製作組眼裡,他們的遊戲絕不屬於以上情形。
在品質上,他們的信心或許有根據,但在法律上,製作組可能有些過於自信了——要知道,他們已經不是第一個自稱《MOTHER4》的遊戲了。
在過去10年裡,“MOTHER4”這個名字屬於另一款系列同人遊戲。同樣是一組自願組織起來的“地球冒險”系列粉絲,早在2010年就公開了製作“MOTHER4”的計劃。因為任天堂已經聲稱不會再有續作,他們希望延續“地球冒險”的精神,製作一款能在Windows、Mac和Linux遊玩的免費同人遊戲。他們召集了幾名志願者,不接受任何捐款或眾籌。

後來的幾年裡,粉絲們堅持製作,公開了一些截圖和宣傳片,放出了頗具“地球冒險”風格的原聲帶,包含9首原創音樂。製作組公開的宣傳片顯示,遊戲美術風格和系統高度還原“地球冒險”系列,不過,除了系列的人氣角色“土星先生”外,所有角色都是製作組原創的。製作組同時確認,“MOTHER4”的故事發生在“地球冒險”系列時間線內。
“MOTHER4”原計劃2014年問世,由於完全由志願者利用空閒時間製作,遊戲一再延期,遲遲未能正式發布。 2017年,製作組宣布“MOTHER4”將不再作為粉絲同人遊戲製作,2020年改名為《Oddity》,將作為原創遊戲發布。製作組重新進行了設計,去除了不少和“地球冒險”系列相似的元素,大幅修改了戰鬥系統,讓它看起來沒有那麼“地球冒險”。目前《Oddity》還沒有明確的發售日期。


製作組並沒有明確提及,他們為什麼最終取消了“MOTHER4”製作計劃,外界猜測,根據任天堂在當時對粉絲同人遊戲及其他任天堂遊戲角色二創的態度,製作組很有可能是受到任天堂方面法律上的壓力而改弦更張的。
■ 嚴厲的任天堂
長期以來,任天堂對二次創作的態度非常嚴苛。從2015年起,任天堂加強了管控,大力打擊修改任天堂遊戲內容的行為。例如,視頻網站niconico上的《超級馬力歐兄弟》視頻中,有很多是使用改版或TAS(模擬器輔助類速通)工具修改後發布的,後被大量刪除;能將Wii版《任天堂明星大亂鬥X》修改為NGC版《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風格的Mod《Project M》也停止了更新,不再開放下載。
這些影響似乎不只局限在日本本土。 2019年,湖南法院製作了一期名為《馬里奧之湖南法院闖關記》的視頻,用《超級馬力歐兄弟》中的關卡和角色進行反腐宣傳,為《朝日新聞》等日本媒體廣泛討論,最終也可能是因為法律問題而刪除了視頻。

修改遊戲不行,任天堂對粉絲製作的同人遊戲也不認可。
和“地球冒險”系列粉絲一樣,“密特羅德”系列粉絲也因為官方遲遲不推出正統續作而盤算著製作同人遊戲。 2016年,遊戲創作者DoctorM64發布了《密特羅德2:薩姆斯歸來》的粉絲同人遊戲《AM2R》。遊戲全名為“Another Metroid 2 Remake”,意為“另一個《密特羅德2》重製版”,用《超級密特羅德》的美術風格重製了Game Boy平台上的《密特羅德2》。
《AM2R》的製作週期超過10年,最終在“密特羅德”系列30週年之際公開了可以免費下載的遊戲全篇。 《AM2R》獲得了“密特羅德”粉絲們的高度認可,很多玩家認為,《AM2R》可能是粉絲同人遊戲中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但《AM2R》並沒能逃離任天堂的視線。

2016年9月2日,製作組收到了美國任天堂的警告,他們基於《數字千年版權法》要求DoctorM64停止公開《AM2R》。 《AM2R》製作10年之久,發布後不到一個月就因為法律問題不得不在公眾面前消失。同年11月舉辦的TGA評選中,《AM2R》本已被提名為年度最佳粉絲同人遊戲,卻在中途被移出了名單。當然,《AM2R》並沒有就此消失。儘管製作組不再提供官方下載,粉絲們還是自發傳遞,讓《AM2R》活在了互聯網上,視頻網站上還能看到許多《AM2R》的實況視頻。
無獨有偶,另一款嘗試重製舊“密特羅德”的同人遊戲也遭遇了任天堂的法律制裁。今年4月,Team SCU公佈了他們從2004年就開始製作的遊戲《Prime2D》。這款遊戲是《密特羅德Prime》的2D重製版,主要由5名開發者完成,集合了數百名志願者製作的幾千份遊戲資源,最終在今年公開了預告片和試玩版。 《Prime2D》並非完全複製原版3D遊戲的關卡和地圖,而是汲取遊戲的核心理念,將它們在2D空間內再現。

不幸的是,《Prime2D》剛好碰上了今年10月由任天堂官方製作的“密特羅德”系列新作《密特羅德:生存恐懼》,Team SCU收到了來自任天堂的警告,最終決定停止開發。 《AM2R》發布一年後,任天堂也公佈了官方版本的《密特羅德2》重製版——3DS遊戲《密特羅德:薩姆斯歸來》。在一些訪談中,時任美國任天堂社長的雷吉·菲爾斯-埃米表示,他們並不是因為官方要推續作才叫停這些粉絲同人作品,原因只是任天堂對自己的IP高度重視,使用了任天堂遊戲形象就必須被取締,無論遊戲是不是免費發布。
任天堂的態度明確而強硬,正如雷吉所言,他們似乎並不在乎粉絲同人遊戲是否有所創新或是否免費,他們只關心這些遊戲是否可能影響玩家對整個系列的印象。用2D形式還原N64遊戲《塞爾達傳說:時之笛》不行,把任天堂在GDC演講中提到過的2D版《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原型製作成同人遊戲也不行。 《塞爾達傳說:時之笛2D》製作組的網站上如今已經找不到遊戲的下載鏈接,旁邊只有一行提示:“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同人遊戲,請您多關注任天堂的官方產品吧!”

■ 挑戰成功?還是失敗?
《MOTHER4》製作組信誓旦旦地說不擔心法律問題,可是坦率地說,根據《Oddity》《AM2R》和《Prime2D》的經驗,《MOTHER4》恐怕沒辦法以現在的面貌面對玩家——它實在是和“地球冒險”系列原作太像了。如果那3部遊戲被任天堂認為使用了任天堂的IP內容,那《MOTHER4》恐怕也一樣。 45度角的地圖、高度相似的角色設計,都顯得有些“出局”,更何況它還使用了相同的遊戲名字、類似的地球標誌、系列獨特的記分牌生命值系統和完全還原的“土星先生”,這都是《Oddity》改名時一併去掉的東西。

《MOTHER4》能成功叩開任天堂緊鎖的大門,讓這部粉絲同人作留存下去嗎?從任天堂近期的表現來看,或許不太可能。這兩年,任天堂確實公佈了新的網絡媒體二創條例,大幅放寬了對任天堂遊戲直播和剪輯視頻的規範力度,但這些變動並不包含同人遊戲。今年9月,任天堂剛剛叫停了《Prime2D》,說明態度沒有轉變。此時的《MOTHER4》恰如當年的《Oddity》,任天堂沒有理由放過它,高度貼近原IP還能讓它當一次漏網之魚。
在玩家眼裡,任天堂這種管制有些過於嚴苛。對於那些許多年都沒有新作的系列,同人遊戲正好能填補粉絲的需求,何樂而不為?同樣是日本老牌廠商,世嘉對同人遊戲的態度相比來說開放得多,世嘉不僅經常舉辦街機遊戲創作大賽,把玩家創作的遊戲搬進自家街機廳,對IP的使用也要寬鬆許多。 2017年發售的《索尼克狂熱》是一部“回歸系列原點”的2D“索尼克”系列作品,開發團隊不是世嘉旗下的“索尼克”製作組,而是熱愛這個系列遊戲的粉絲團隊PagodaWest Games和Headcannon。 《索尼克狂熱》被認為是近幾年來最優秀的“索尼克”遊戲之一,兩個獨立遊戲製作組的優秀產出獲得了“官方認證”,皆大歡喜。

今年5月,世嘉美國的內容主管Katie Chrzanowski表示,世嘉歡迎各位粉絲製作“索尼克”同人遊戲,只要創作者不通過它獲利,世嘉就不會控製或是叫停。這大概是世嘉今年新提出的“活用IP”戰略的一環,希望通過開放同人遊戲創作讓經典系列煥發新的活力。
相比20年前,世嘉如今的規模和影響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開放IP對他們來說當然是好處多多。很明顯,今天的任天堂並不需要像世嘉那樣鼓勵玩家開發他們的IP——他們反而更關注如何控制這些形象,防止二創影響了IP價值。儘管“地球冒險”系列長期沒有新作,粉絲們嗷嗷待哺,但在任天堂看來,這或許並不重要。如果運氣不好,《MOTHER4》有可能像《Prime2D》一樣胎死腹中;如果運氣好,《MOTHER4》很可能最終會落得和《Oddity》一樣的命運——改名並轉型成原創遊戲。當然,只要它的名字曾經叫過《MOTHER4》,就一定會在遊戲界裡留下些什麼。
儘管這些同人遊戲不一定能做下去,但其實“地球冒險”系列並沒有就此消失。有許多創作者並沒有完全模仿“地球冒險”的美術設計和戰鬥系統,而是繼承了“地球冒險”的“精神”——輕巧古怪、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無論《地下傳說》(Undertale)還是《風來之國》,那些傳承了精神的遊戲將“地球冒險”的魅力傳遞到了更遠的地方,有更多人因此第一次得以了解“地球冒險”系列。

這樣看來,我們或許也沒有那麼需要一部《MOTHER4》來延續這個系列,因為它的靈魂已經融入許多受其啟發的創作者們身體裡。創作者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精神續作”上,而非沿用IP,或許對系列來說也是好事。相比於用官方的遊戲名稱和設計元素一次次挑戰任天堂法務部的底線,一部精神上的“MOTHER4”可能比真正的《MOTHER4》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