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辭去摩爾莊園超話主持人


前言

“為了前進,人必須捨棄一些東西。只有拋下過去,才能繼續向前。”

——《JOJO的奇妙冒險:彪馬野郎》

這是日漫“JOJO的奇妙冒險”裡的一句台詞,語出自與第7部主角喬尼·喬斯達為敵的一名替身使者。 “JOJO的奇妙冒險”裡有這樣的慣例:把一個道理說得甚為肯定,卻不做解釋,僅憑說話者的氣勢和精神狀態來說服觀眾。發言人堅毅、果斷,甚至有點盲目,但總能表現出某種崇高的意志。

無理由地相信一件事是反智的,但就像基督教徒信仰上帝,許多人無法理解違抗邏輯的選擇,可是在另一些人看來,超越理性和邏輯的信念反而具有獨特的力量。進一步說,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彰顯出人之高傲,因此這樣的行為是令人敬仰的。

接下來我記錄了一個故事。按照我的理解,這是一個少年怀揣熱血,卻逐漸認清世界的故事。開始講這件事以前,我想先提出一個疑問,就像開篇的那句話所說,成長(或者說前進)是否必定意味著捨棄與改變?如果向前意味著拋棄過去,否定曾經的自己,那這樣的成長又是否具有意義?

觸樂不常用這樣的形式組織文章。不過在寫下這段文字時,上述疑問尚未得到足以令我信服的答案。所以,我選擇把問題留在這裡,轉而先講完這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星夜,這是一段關於他是如何付出、如何期待,又如何失落的經歷。我希望講完這些後,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1

去年8月底,星夜遞交了一份辭呈,正式辭去微博“摩爾莊園超話”的主持人一職。

辭呈很長,幾千字,前後寫了3天。辭呈的標題是《我失去的已無可挽回,而你們都還年輕》,文字裡傾注了過去幾年他對遊戲的感情:美好、懷念、傷感、遺憾……情緒像潮水一樣沖刷著他,最後瀝乾了,卻只剩下兩個字,失望。

為什麼失望?很複雜,星夜也說不清。遊戲當然有無法推卸的責任。比如說,他覺得《摩爾莊園手游》透著一股半成品的味道。決心辭職那天,他告訴朋友,他起初以為手游在爭取滿分,後來發現它才剛剛及格。再比如說,也可能是玩家變了,遊戲社區的氣氛也不復從前,不再是他心中期待的樣子。

星夜特意把這張圖選作了他的微博背景

說是辭職,但超話主持人甚至算不上是一份工作。星夜為此付出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卻幾乎沒有得到物質上的酬勞。在遊戲最火的那段時間,他一周至少需要值一天班,值班的意思是,除了睡覺,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要翻看消息流,把違規和排版不規範的博文刪除或移動到對應板塊中。有時刷出來的內容實在太多,根本看不過來,星夜就搜索一些“黑名單”裡的詞條,“出號”“掛人”“代裝修”,這都是些屢禁不止的話題,搜索頁上總能蹦出一大串討論,需要逐個檢查、修改、刪除。他調侃自己,“就是個屏蔽帖子的”。

這些工作當然枯燥乏味,社區裡一共有十多位主持人輪流負責這些事兒。但更早一點的時候不是這樣的,星夜覺得,之前這些工作有更多的人情味——那時《摩爾莊園手游》還沒上線,頁遊早已停止了更新,社區裡只剩下少量的懷舊玩家,超話主持人也僅有他一人。

那時候,偶爾有人吵起來,星夜不會粗暴地告訴他們“罵人就要刪帖”。他更習慣打打圓場,解決雙方的爭執,替兩邊都說幾句好話。後來,隨著《摩爾莊園手游》熱度上升,爭執和糾紛也蹭蹭往上漲,需要處理的矛盾太多了,以前幾個月碰不上一場爭吵,現在每天看都看不過來。調解矛盾離不開替兩方說話,解決一場糾紛就是一次自我消耗。偶爾為之還能接受,但這樣的糾紛實在太多。

對於超話主持人而言,比較輕鬆的做法是按規則辦事。提前定好規矩,一板一眼,有誰“犯了事”,把條條框框拿出來,該刪文的就刪,該禁言就關“小黑屋”。主持人理應是規則的執行者,雷厲風行,不講感情。可是,就像工廠流水線,高效率會失去一些東西,比如人情味。為了乾好這份工作,星夜不得不暫時關閉情感,像個寫好的程序一樣處理違規。這顯然和他的性情相悖。

在星夜看來,另一位超話主持人“摩爾慢遞”比他更適合處理這些問題。他們兩人像是槓桿的兩端,星夜比較考慮感情,摩爾慢遞人很溫和,不過在執行規則時更果斷。討論“掛人”這一條的時候,摩爾慢遞提出超話應該禁止人身攻擊,星夜想了想,說,如果玩家遇到騙子,是不是也可以讓他掛出來?

摩爾慢遞發布的超話規則

實際上,嚴苛的執行者並不討人喜歡。玩家發博罵人,如果帶了髒字,主持人就要按照規矩抹掉。有時碰上罵運營的,也該按規則刪除,這類處理和有沒有提及運營方無關,可是有人藉此嚼舌根,說主持人“吃官方軟飯”。摩爾慢遞因為“殺伐果斷”沒少被誤解,星夜相反,他說自己感情氾濫,沒為維護社區做出什麼貢獻,卻因為在玩家面前顯得更親和,得到了更多理解,但因為他的“好”,其他嚴格的主持人反倒顯得更“壞”了。

那該怎麼辦呢?需要顧及的問題太多,星夜只能隱藏感情,執行規則。想來想去,也只有這一個辦法了。可是這樣他不就不能做自己了嗎?

延伸閱讀  “小紅薯”上的電玩姐妹

2

2018年,星夜上任超話主持人時,《摩爾莊園》幾乎已經被人遺忘。

作為紅極一時的網頁遊戲,《摩爾莊園》從2015年起就停止了常規性內容更新,直到去年推出《摩爾莊園手游》。等待一個飄渺的續作,一連五六年沒有消息,說是“堅守”並不誇張。 《摩爾莊園手游》上線前就像是個盲盒,沒人知道這款童年時代的頁遊能否重新贏得人們歡心。即便如此,按星夜的話說,他心裡悄悄許了個願:堅持下去,直到遊戲東山再起。

星夜其實幾乎不玩遊戲,他沒有遊戲主機,電腦是辦公為主的Mac,接觸過的遊戲只有《摩爾莊園》和“4399小遊戲”,都是小時候玩的,並且唯獨喜歡《摩爾莊園》。在星夜的概念裡,他把遊戲粗略地劃分為“大型遊戲”和“小遊戲”,遇見《摩爾莊園》以前,他只玩小遊戲,大型遊戲非打即殺,玩不進去。 《摩爾莊園》是接觸的第一款網游,在他看來體量已經比較大了,而且節奏不激烈,像在體驗另一種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這款遊戲能讓他和好朋友在同一個社區裡生活,這是他一直以來的願望。

最早的頁遊很簡單

即使在今天,《摩爾莊園》仍是星夜的最愛。

星夜目前在香港攻讀博士學位,選擇的方向是純理論物理研究,比較小眾。課題組的人很少,辦公室里平時只有他一個人。星夜3年前來到這裡,至今還沒有掌握粵語,能聽懂一些,但說不出口。和他恰好相反,大多數本地人聽得懂普通話,但不會說。想要交流,就只能各說各的,雙方從不熟悉的口音中揣摩對方的意思,非常費勁。

語言是一把鑰匙,打不開鎖就進不了門,星夜感覺自己沒有融入當地,一般也會避開不必要的交流,但有時候出去買東西,一把菜、一條魚,幾斤幾兩、賣多少錢一定要說清楚,聽不懂也只能硬著頭皮說,非常疲憊。

這幾年,星夜把更多時間花在了網上。相比和人面談,他更喜歡打字,每天在網上留的言比實際說的話還要多。工作以外的時間,他只玩兩個遊戲:一個是下象棋,規則和街邊的棋局一樣,不過是手機版;另一個是《摩爾莊園手游》。

在《摩爾莊園手游》裡,星夜最喜歡的玩法不是種地,也不是置辦家具,而是騎著一輛小摩托,四處閒逛。他尤其喜歡“摩爾城堡”,因為場景特別大,駕車穿越城堡,從教堂跨越到雪山腳下,沿路欣賞風景。這時他會把視角切換成比較低、從前往後看的,看著自己從地圖一端穿行到另一端,就像真的在駕車旅行。一趟跑下來,說不上有趣,但讓他感覺這是個溫馨的地方。

就像這樣

在星夜眼裡,《摩爾莊園手游》未必需要多好玩,他懷念的是遊戲曾經帶給他的幸福感——小時候玩遊戲有現實的考慮,不花錢的遊戲要優於花錢的,能在電腦上玩的好過主機獨占的,最重要的是,能玩遊戲本身就是一大樂事。長大後沒那麼多限制,想玩什麼就玩什麼,卻很難找回當初的樂趣。生活總是被瑣碎的事推著走,即使是玩同一款遊戲,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最渴望找到的反而是當初無憂無慮的狀態。

3

星夜期待手游,但失望也是手游帶來的。

《摩爾莊園手游》在內測時已經有偏向課金的傾向。星夜參加了4次遊戲測試,前3次是以體驗為主,玩家免費遊玩,最後一次不一樣了,這次測試裡的玩家可以充值,測試結束後,虛擬貨幣將以一定倍率在正式服裡返還,返還倍率比較高,充得越多,回報越高。這次測試中還加入了“氪條”,一個特定頁面中顯示著玩家的充值進度,以及達到後續充值額度能得到什麼獎勵。這是一些“重氪”遊戲裡常有的東西,測試中加入這個,也算是試一下水,看看玩家反應。

玩家當然反對了。別的遊戲能課,但“摩爾莊園”不行,唯獨它不行——它是“摩爾莊園”,已經和童年印象裡的遊戲綁定了,如果“變得貪婪”,那玩家想要追尋的那個無憂樂園也就消散了,更何況遊戲中已經有了充值需求較高的“扭蛋機”等系統。新加入的“氪條”成了讓洪水決堤的最後推動力,引起了測試玩家的強烈不滿。因為反饋不佳,官方很快取消了“氪條”,但是回過頭看幾次測試,陸續加入的系統不止這一個,遊戲的“氪度”也越來越高。

“扭蛋機”裡的獎勵裝扮

手游上線前,星夜經常開玩笑似地告訴朋友,記得充錢。頁遊時代,《摩爾莊園》的目標用戶是6~14歲人群,對大部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零花錢不多,願意在遊戲裡充錢的就更少了。頁遊一開始提出遊戲本體免費、憑藉售賣周邊盈利的策略,後來證明並不太成功。這是頁遊版曾經的軟肋:一個火爆全國的遊戲,卻不如其他知名頁遊那麼賺錢。

目前,不少瀏覽器已經不支持Flash插件了,想玩頁遊的玩家需要進行特定的操作

在星夜看來,製作組沒有放棄“摩爾莊園”,是個有情懷的選擇。 《摩爾莊園》名氣不小,不如其他遊戲掙錢也是事實,到了手游公佈,他告訴自己,做個不賺錢的手游一定很困難,所以“多少得給它充一點(錢)”。但現在看來,《摩爾莊園手游》在彌補盈利模式上有點用力過猛。開服後,星夜瀏覽著遊戲裡琳瑯滿目的商品忽然意識到,根本不用他來擔心營收問題,反倒是他自己,閃亮的裝扮掛在櫥窗裡,卻消費不起。

4

延伸閱讀  動漫情侶頭像|小眾情頭

去年6月上線以來,《摩爾莊園手游》中出現了許多Bug。星夜把Bug分為“良性”和“惡性”的。良性的指的是類似“卡出空氣牆”的漏洞,能讓玩家在遊戲規定的區域外活動。原來背景中只能遠遠看著的山,通過一定操作能跑過去。正常遊戲地區以外的景物貼圖粗糙,但活動範圍很大,不少玩家喜歡這種鑽空子的感覺。因為不影響遊戲體驗,可以稱作是良性的。

網上有許多“卡Bug”教學(圖片來源:@佳佳loli)

惡性的就比較糟糕了。開服後不久,遊戲內出現了訪問家園的好友能夠代理屋主出售小動物的漏洞。售賣的金錢不會返還給主人,相反轉到出售的人手中,嚴重影響體驗不說,一些主要玩牧場的玩家被好友“入侵”,損失慘重。

另一個影響比較大的事件圍繞遊戲中的載具“豬豬車”展開。遊戲內置有圖鑑系統,玩家收集滿圖鑑中的道具後,能獲得獨特的獎勵。當然,不少任務道具是需要花錢才能取得的。在一次活動中,官方誤把廉價道具加入了需要花更多錢才能得到獎勵的圖鑑中,這讓早先充值的玩家利益受損,屬於運營中不該出現的失誤,自然又激起玩家不滿。後來,客服對於發放補償的回答也不統一,有的說是在原頁面直接領取,另一些說是直接發送至玩家的郵箱……

其實漏洞不分良性或惡性,失誤更多反映出的是運營者的準備不足。 《摩爾莊園手游》上線以來總給人留下一種倉促上陣的印象,加上游戲的運營模式需要持續更新,如果積壓了問題,前一個還沒解決,後續的又接踵而至,小問題積累多了,也會讓玩家失去信心。

星夜記得有一期官方發布的幕後視頻裡,遊戲的主策劃茜茜在熬夜工作後接受采訪,上鏡前她沒有化妝,看著甚至有些憔悴。在他看來,項目組也把問題看在眼裡,也努力試著去解決,可是又總有失誤,然後難以補救。 “感覺不能說是官方沒有好好做,可能就是他們沒有能力做好。”

5

不只是遊戲,玩家也在改變。手游公測後,湧進了一大批懷舊玩家。這款遊戲裡可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新人,玩家小時候多少玩過或聽說過頁遊版,大多數人回歸的理由是一樣的——懷念童年。但情感分多寡,懷舊也可以跟風,不少人進入遊戲,捕風捉影地抓一點童年的回憶,就滿懷感慨地離開。不是說他們的情感不真誠,可是和過去幾年中默默關注“摩爾莊園”的老玩家相比,他們不會把一款遊戲看得那麼重要。

如果“摩爾莊園”沒有推出手游,他們會感到失望嗎?大部分人應該不會,對他們來說,手游是個從天上掉下來的好消息,那些本來藏在小角落裡的回憶突然被喚醒了,如果沒有被重新翻出來,記憶也還在那裡,沒什麼大不了。星夜的情感不一樣,如果手游消失了,他會失落——正如現在一樣。 “摩爾莊園”對他意義非凡,而且他期待過,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最令人傷感。

《摩爾莊園手游》上線後不久,社區裡就出現了比較露骨的聊天內容,媒體報導和網絡輿論很多,誰也說不清為什麼一個打著童年和美好旗號的遊戲會纏上負面新聞。星夜記得,也是手游上線後不久,一些玩家湧進遊戲,不斷刷明星或其他敏感話題,整個環境烏煙瘴氣。運營也很難辦,封了一批號,嚴重時封了一整個服的號,大規模封殺難免有誤傷,被冤枉的玩家又去申訴,工作人員又得一一核對,再向他們逐個解釋……6月中旬,官方無奈關閉了遊戲的留言板功能,午夜過後公屏聊天也被關閉,持續了個把月……

惱人的瑣事不斷出現,是因為換了一批玩家,還是說小時候的玩家已經改變了呢?

6

現在,《摩爾莊園手游》的熱度遠不如半年以前了,玩家能在相鄰的數十個服務器中遇見同樣的玩家——這意味著遊戲可能已經合服,一般來說,這樣調整意味著單個服務器中的玩家數量已經不足以支撐正常遊戲體驗。遊戲裡,玩家忙碌地奔跑,沖向下一個任務地點,在他們通過傳送點時,總會路過一些挂機的人,這些人重疊在一起,動也不動,被傳送陣的藍色光茫環繞。

看見這樣的情景,星夜心裡也明白,他所期待的那個“盛世”再也不會來了。他寫好了辭呈,發在了微博上。把文章從Word貼進微博時,他起了一個題目:《我失去的已無可挽回,而你們都還年輕》。最後的落款寫著“泣上”,他就像一個眼看著王國搖搖欲墜的忠臣。

星夜寫辭呈時拍下的桌面。右邊是幾個“摩爾莊園”的小公仔

在辭呈的引言,星夜借用了頁遊版劇情“摩利亞之歌”中的一句對白。這是他最喜歡的一段劇情,故事是這樣的:在遠古時期,探求黑魔法的摩爾集體遷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他們稱之為“黑魔法之家”。除了少數的黑巫師,多年以來黑魔法之家和摩爾莊園的居民幾乎互不干涉,可是突然有一天,黑魔法之家的能源枯竭了,他們只能來摩爾莊園奪取一種叫做“女神之淚”的魔法能源。伊絲特是黑魔法之家派來竊取能源的成員之一,但當她進入摩爾莊園後,發現這裡的人充滿生機、活力,莊園如果失去能源,枯萎後,這些居民也會面臨一樣的困境……一心想拯救家園的伊絲特,陷入了糾結。

最後,伊絲特還是帶走了“女神之淚”,不過在和摩爾莊園守衛交手的過程中,她被迫使用了橫跨兩片大陸的遠距離傳送魔法。這樣強大的魔法遠超她的能力,逾階施法的代價是付出她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望著家園荒蕪的土地,心中生出了一個疑問:她的選擇是正確的嗎?

星夜的辭呈。他特意選了“摩利亞之歌”的設定圖作封面

辭職後,星夜從伊絲特的故事裡看到了自己。如果“摩爾莊園”注定沒落,那這幾年他的付出有沒有意義呢?就像伊絲特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一樣,星夜也對這幾年他付出的情感產生了一種複雜的情緒——這值得嗎?他不是沒聽過這樣的聲音,身邊偶爾也有人說,對一款“兒童遊戲”傾注感情,人長大了,卻還在叨唸小時候的遊戲劇情,這成熟嗎?

延伸閱讀  黑田眼中的迪亞波羅:火焰巨人的既視感,能量化身火焰圍繞全身!

可能的確是幼稚吧。但星夜轉念一想, 幼稚也不一定是壞事。有自己喜歡的科目,不算是壞事;有自己喜歡看的書的,也不算是壞事——那喜歡一款遊戲,怎麼就成了壞事呢?

星夜最後引用了伊絲特的遺言:“你說,黑魔法之家,會不會有一天也像摩爾莊園那樣,在肥沃的土地上開滿花朵呢?”

星夜和伊絲特都沒有看到願望實現的那一天。

伊絲特的遺憾

後記

這不是我第一次採訪星夜了。

入職觸樂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回到摩爾莊園》。星夜是文中最重要的一位受訪者。文章發表後,我們幾乎斷了聯繫。寫今天這個故事當然是因為題材值得一寫,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出於我的私心——兩年前和我聊天的那個人後來怎麼樣了?

兩年前,我印像中的星夜是一個感性的人。用這個詞來形容純理論領域的研究者可能有些奇怪,但在之前的採訪中,最令我感動的一件事是他告訴我自己和幾位玩家聊天的故事。如果你不知道,我願意再复述一遍:

那是一個普通的夜晚,淘淘樂街的天空星光點點。這條街道是“摩爾莊園”的商業街,路面寬廣,中間有一座綠色的小花壇。幾個互不認識的玩家先是寒暄,再是閒聊,隨後坐到了一起,幾瓣屁股圍成一個圈,也沒有特別的原因,他們開始聊起自己玩遊戲的經歷。那段時間,頁遊停止了更新,手游沒有確切的消息,他們嘟囔著,“摩爾莊園”的未來會怎樣呀?

相比問詢他人,這更像是自憐,再彼此互相安慰。但包括星夜在內,沒有人想得到,一段時間過後,這個問題就能得到答案。


Posted

in

by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