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11月17日)上午10點,動視暴雪發布聲明,宣布暴雪娛樂同網易的現有授權協議將在2023年1月23日到期,屆時將暫停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大部分暴雪遊戲服務。來到中國25年之後,暴雪走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

■ 從奧美到九城
1997年7月,暴雪第一次正式出現在中國玩家面前。當時,尚屬於美國Cendant公司旗下的暴雪與中國武漢的奧美電子公司簽訂代理運營協議。接下來幾個月,剛成立一年的奧美電子賣出了15萬套《魔獸爭霸2》光盤。
同年9月,暴雪的大作《暗黑破壞神》也經由奧美進入中國市場。奧美北京分公司隨即成立,此後幾年中,奧美引進了十幾款暴雪旗下游戲及其資料片,包括“魔獸爭霸”“星際爭霸”和“暗黑破壞神”3個主要係列,成了暴雪遊戲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代言人。

2003年7月1日,《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在中國實現了全球同步上市。奧美北京公司總經理陳望治在媒體採訪中說,能夠實現同步上市,在日後看來也是奇蹟,成功同步上市的主要原因是“暴雪提供了原生中文版本,給審批提供了很大便利”。發售首日,《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的銷量達到了4萬套。
同時被引進中國的還有“暴雪戰網”。 1996年末,暴雪將這個遊戲對戰平台隨《暗黑破壞神》一同推出,旨在幫助玩家實現跨局域網的多人聯機。到後來,暴雪採用了關鍵的CD-Key技術,玩家必須使用正版遊戲附送的13位碼登錄,才能聯入戰網,進行多人遊戲。奧美是中國大陸地區的唯一正版運營商,2000年《暗黑破壞神2》發售時,奧美也在光碟裡附送CD-Key。

這也為後來的問題埋下了伏筆。 2005年,《魔獸爭霸3》爆發一碼多售事件,奧美被指將使用過的CD-Key重複出售給玩家,額外獲利,侵害正版玩家權益,曾經擁有暴雪旗下大多數遊戲代理權的奧美遭遇嚴重危機。事發後,暴雪及其母公司維旺迪對奧美做出處罰,之後中斷了與奧美及後來的神州奧美(神州通信收購奧美51%的股權後成立的新公司)的一切合作。
2004年,暴雪醞釀多年的MMORPG《魔獸世界》上線。這一次,《奇蹟》的運營商第九城市拿下了它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代理運營權。 4月1日,九城與維旺迪的協議正式達成。經過一年的準備,2005年4月26日凌晨,《魔獸世界》國服開啟公測,並在兩個月後正式開始商業化運營。此後的4年間,《魔獸世界》的中國玩家數量不斷上升。 《魔獸世界》成了21世紀第一個10年里中國遊戲市場的標誌性遊戲。
2007年1月,《魔獸世界》推出了第一部資料片《燃燒的遠征》,並在北美及歐洲地區刷新銷售紀錄。然而,國服玩家卻遲遲沒有等到它的消息。在經過一系列修改之後,《魔獸世界:燃燒的遠征》最終在8個月後通過了相關審核,於9月6日與中國大陸地區玩家見面。遊戲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隨即突破80萬,創下歷史新高。
■ 網易14年
2009年4月,隨著一封來自九城的內部郵件被公開,《魔獸世界》的代理權問題再次吸引了玩家和業界的目光。 4月16日,暴雪與網易正式宣布將在中國大陸地區合作運營《魔獸世界》。 5月31日,九城發佈公告,將於6月7日凌晨0時起停運《魔獸世界》。 6月7日0點,《魔獸世界》中國區服務器全部關閉。九城最終失去了這款在它的總收入中佔比超過90%的遊戲。

根據2009年4月24日文化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規范進口網絡遊戲產品內容審查申報工作的公告》的規定,進口遊戲在轉換運營商時需要重新申報遊戲版號。停服3個多月後,2009年9月,由上海網之易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的《魔獸世界》重新開服。
此前一年,網易已經拿下了暴雪旗下除《魔獸世界》之外的眾多遊戲的經營權。 2008年8月13日,暴雪和網易同時宣布,將《星際爭霸2》和《魔獸爭霸3》以及暴雪戰網平台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運營權授予網易。網易香港公司更改為合資公司,由網易和暴雪雙方各佔50%股權。
隨後網易成立了“網易暴雪合作部”,實際由網易旗下的丁磊獨資公司“上海網之易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獨立於網易架構之外運營。同年12月,暴雪成立上海分部,協助中國地區的技術運營工作。暴雪與網易正式進入了全面合作時代。
2010年,《魔獸世界》第二部資料片《巫妖王之怒》在國服上線。接下來的12年中,經由網易,暴雪在中國推出了8部《魔獸世界》資料片——《巫妖王之怒》《大地的裂變》《熊貓人之謎》《德拉諾之王》《軍團再臨》《爭霸艾澤拉斯》《暗影國度》,以及將在今年11月29日上線的《巨龍時代》。其中於2012年發布的《熊貓人之謎》給不少中國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國元素”的加入也標誌著暴雪與網易在中國的合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隨後的幾年裡,兩個巨頭的每次動作都會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2014年的《臥龍傳說-三國名將傳》案與2015年的《全民魔獸》案中,二者就抄襲侵權問題多次共同出擊。在運營上,2016年《魔獸世界:軍團再臨》資料片推出前夕,網易宣布將國服收費模式由點卡改為月卡,引發了玩家的大範圍討論。同年5月,《守望先鋒》與全球同步上線。
2014年,《爐石傳說》先後在PC、平板電腦和手機平台上線,暴雪也從中看到了移動端遊戲的前景。 2018年,暴雪在暴雪嘉年華上宣布與網易共同研發移動端遊戲《暗黑破壞神:不朽》。儘管在當時形成了一些輿論風波,但《暗黑破壞神:不朽》後來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2022年6月,《暗黑破壞神:不朽》正式上線,中國大陸地區正式上線的時間則為7月25日。根據統計,截至11月,《暗黑破壞神:不朽》的收入超過3億美元。

提及暴雪與網易的合作,暴雪中國總經理鄭鴻昇在2018年的一次媒體專訪中表示:“暴雪中國作為全球暴雪公司的一部分,最核心的職責和使命是起到一個溝通的作用,將國內玩家關於遊戲的真實體驗以及想法傳達給美國總部,看看哪些是出乎開發者們預料的內容,以及有什麼改進的空間。”
■ 風波中的暴雪
在進入中國的25年裡,暴雪自身也在經歷著動盪。 1997年與奧美合作初入中國時,暴雪尚在Cendant旗下。一年後,經過一系列收購,暴雪娛樂成為法國維旺迪集團子公司維旺迪遊戲的一個部門。 2007年12月,動視與維旺迪遊戲合併,更名為動視暴雪。此時的中國大陸代理商第九城市也隨之經歷了代理協議的變化。等到2013年,當動視暴雪以53.8億美金為自己“贖身”,離開維旺迪集團時候,它與網易已經合作推出3部資料片了。
獲得獨立的暴雪並不太平。在2016年《守望先鋒》面世之後,動視暴雪很久都沒有帶來強勁的新作,《風暴英雄》和《星際爭霸2》在2018年和2020年接連被放棄。很長一段時間內,暴雪竟然也過上了“炒冷飯”的日子,開始推出各種“重製版”。 2021年,人們發現這家老牌遊戲公司竟然深陷性騷擾風波。去年7月20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平就業與住房部對動視暴雪提起訴訟,認為動視暴雪內部的“兄弟會文化”導致了對女性員工的歧視和性騷擾。風波不斷升級,多位高層離開公司,基層員工大規模罷工。這一年,線下形式的暴雪嘉年華再次停辦。

今年,暴雪的名字與微軟捆綁在了一起。 2022年1月,微軟決定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隨即而來的是世界各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到目前為止,我們仍未看到這樁巨型收購案走到一個確定的終點。
在這樣的局面下,動視暴雪公佈了與網易中止合作的消息。 11月8日,隨著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的公開,動視暴雪表示續簽協議可能無法達成令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北京時間今天上午10點,動視暴雪單方面發布聲明,宣布與網易的合作將在明年1月23日到期,屆時將暫停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大部分暴雪遊戲服務。聲明指出,雙方沒有達成符合暴雪運營原則和對玩家及員工承諾的續約協議。
上午11時,網易做出回應,表示對這一決定感到非常遺憾。

■ 未來,暴雪遊戲在中國將面臨哪些困境?
根據戰網的信息顯示,目前暴雪在國內運營的遊戲有《魔獸世界》《守望先鋒》《爐石傳說》《星際爭霸:重製版》《星際爭霸2》《魔獸爭霸3:重製版》《風暴英雄》《暗黑破壞神3》及《暗黑破壞神:不朽》。其中,《魔獸世界》包括正式服及懷舊服。除了《暗黑破壞神:不朽》的共同開發和發行由暴雪與網易兩家公司另簽協議外,其他幾款遊戲都會因為此次雙方授權協議到期而在中國大陸地區暫時停止運營服務。
在今天的聲明中,暴雪使用了“暫停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遊戲服務”的字樣。考慮到自身經營狀況與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未來暴雪很有可能通過更換代理商的形式在中國大陸地區重新銷售和運營這些遊戲。
目前,暴雪還沒有正式表態是否更換代理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功更換代理商,暴雪想要在中國大陸地區繼續運營遊戲,仍然面臨著一些現實的困境。
首先,根據2009年9月28日發布的《國務院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遊戲管理的通知》規定,進口網絡遊戲在變更運營單位時,須重新辦理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手續;增加新版本、新資料片或更新內容時,必須重新履行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手續。
五、經新聞出版總署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的網絡遊戲,變更運營單位的,須重新辦理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手續,自運營單位變更之日起至重新獲得批准期間,網絡遊戲應停止一切運營服務。違者,按非法網絡出版處理。
六、經新聞出版總署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過的網絡遊戲,增加新版本、新資料片或更新內容,必須重新履行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手續。對未經新聞出版總署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擅自運營新版本、新資料片或更新內容的,新聞出版總署將取消原前置審批或進口審批文件,通知有關地方新聞出版管理部門依法責令其停止運營服務,按非法網絡出版予以查處。對擅自增加新版本、新資料片或更新內容,且增加或更新內容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將從重處理,通知電信管理部門取消相關接入服務,關閉網站。
這意味著,暴雪在與國內的新代理商合作時,新代理商必須重新為至少8款遊戲重新申請版號,遊戲後續版本更新也需要重新履行審批手續。與國產遊戲相比,進口遊戲版號審批流程往往較長,獲批數量也更少。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顯示,上一次有進口網絡遊戲通過審批(2021年6月)已經是17個月之前的事兒了。

與此同時,雖然現在運營的暴雪遊戲(包括重大資料片更新)在上線前都經過嚴格的前置審批,但畢竟是多年來版本更迭過無數次的遊戲,在更新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小問題,在重新申請版號時,還要面臨近年來新的審核標準與審核流程——對任何一個新代理方來說,這都不是一個可以在短期完成的任務,或許需要更多額外的人力、物力與時間。
此外,由於暴雪遊戲需要登錄戰網才能運行,未來的代理商在為遊戲申請版號時,也有可能需要將戰網中國一同送審,這也會進一步提升申請版號的成本。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重新審批並不等於停服,運營商也可以在申請版號期間採用完全免費的形式一直公測,以維護玩家粘度——但為此投入的成本也可想而知。
其次一個困境是,從內容運營的角度來說,暴雪想要在國內找到一個新的、合適的代理商也並非易事。要讓一款遊戲從美國暴雪來到國內玩家的電腦或手機上,流暢運行,代理商在本地化、服務器維護、修復Bug、客服、IP運營、二次開發等等環節都需要一定的能力,至少不能有明顯的短板。
比較暴雪此前選擇過的幾個代理商,再結合近些年來國內游戲行業的發展狀況來看,網易的綜合實力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是在研發方面——不論如何,《暗黑破壞神:不朽》給暴雪帶來了實打實的收益。當代理權轉換之後,暴雪遊戲在中國的IP維護、二次開發會有怎樣的表現,成了一個未知數。
■ 結語
我們或許已經厭煩了用“仍需觀望”去形容一些事,但毫無疑問,暴雪和暴雪遊戲在中國的未來是我們應該保持關注和觀望的——一方面,它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給中國遊戲行業、從業者和玩家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見證了中國遊戲的一段歷史;另一方面,時至今日,暴雪自己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危機:遊戲質量下滑、項目取消、“兄弟會文化”,以及作為動視暴雪的一部分被微軟收購……這些內部動盪最終影響了暴雪在中國的策略嗎?與網易的授權協議到期後,暴雪會怎樣看待未來的中國遊戲市場?也許沒有人能回答。
從1997年奧美電子引進《魔獸爭霸2》以來,暴雪和它的遊戲在中國的道路已經走了25年,其中有過一些波折,接下去的路依然不會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