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施壓解禁美牛!南韓有望8/1前達協議 考慮開放農業市場

▲ 南韓總統李在明6月才上任。(圖/VCG)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最高貿易特使、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透露,可望在8月1日關稅期限前與美國達成「原則性」貿易協議,並暗示可能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以回應川普政府施壓。

綜合《韓聯社》及《紐西斯通訊社》等韓媒,呂翰九4日至10日率團訪美進行關稅談判,返國後於14日在政府世宗大樓召開記者會。他直言,20天時間不足以制定包含所有細節的完美協定,但認為「在美國關稅談判中達成某種原則性協議,再花時間進一步協商」的形式可行,並強調不會因時間緊湊而犧牲實際利益。

呂翰九表示,南韓在農業及畜牧業領域需做出「戰略性判斷」。他指出,「敏感領域可能需要持續保護,但某些方面可作為整體框架的一部分來考慮。」這番發言被解讀為首爾似乎對擴大農產品市場准入持開放態度。

川普政府要求南韓解除30個月齡以上美牛進口限制,並增加美國稻米進口配額,作為實現貿易平衡的條件。呂翰九坦言,與美國及東南亞的農產品談判從不輕鬆,但同時也能增強產業競爭力。

在產業合作方面,呂翰九稱與美方在關鍵工業領域的討論取得「顯著進展」,但華府必須削減汽車和鋼鐵的特定產業關稅。他批評川普關稅「不公平」,嚴重破壞韓美工業合作關係。

▲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7日在記者會上手持給李在明的關稅通知函。(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路透》指出,南韓正全力推動在8月1日新關稅生效前達成折衷方案,以避免25%關稅衝擊。川普13日也在馬裏蘭州向記者表示,「南韓現在希望達成協議」,但未詳述具體內容或時間表。

政治動盪為談判增添變數,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因戒嚴風波下台,現任總統李在明6月4日就職,長達6個月的混亂迫使首爾初期僅能聚焦技術性討論。

據海關統計,南韓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達556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25%,主要由汽車出口增長推動。該國高階貿易官員本月稍早透露,華府已展現考慮部分產業關稅豁免的意願,如同與英國達成的協議,但前提是首爾提出降低貿易赤字的明確提案。

在2007年簽署、2018年修訂的韓美自由貿易協定下,南韓產品在美國實際關稅率接近零,如今面臨25%重稅威脅。呂翰九表示,本周重點是政府部會與業界協商,針對美國要求改善非關稅壁壘提出可行方案,為談判代表再次赴美磋商做準備。


標題:川普施壓解禁美牛!南韓有望8/1前達協議 考慮開放農業市場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