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不只是好看,更要好用,能真正改善生活。來自德國的 iF 設計大獎(iF Design Award),就是以「提升設計價值、讓生活更好」為設計宗旨,表揚兼具創意與實用的優秀作品。在眾星雲集的國際舞台上,禾光室內設計靠著擅長的「彈性隔間」與「動線重塑」,讓空間不只是住起來舒服,更能靈活因應生活變化,打造真正符合屋主需求的理想生活場景,快跟著小編來看看,禾光設計團隊帶來的3個精彩設計案例吧!
Project.01 彈性格局×動線重塑,24坪混搭宅解鎖生活百變場景
這對新婚夫妻對家的想像,是自在、開放又具機能性。男主人熱愛與親友相聚,期待一個能自在交流、開放互動的公領域;女主人則希望擁有一間夢想中的更衣間,以及富有設計感又不失溫度的生活氛圍。於是,設計師從調整原始格局著手,將原三房格局優化為二房一多功能空間,打造更符合生活樣貌的居家提案。

玄關以深色櫃體搭配磁磚地坪,清楚劃分落塵區,同時連結至家事陽台,形成一條流暢的生活動線。屋主喜愛咖啡,特地設置嵌入式咖啡機,並選用深色系收納櫃與廚具形成視覺一致,兼具實用與美感,餐廚區域則以中島延伸出六人座餐桌,不僅滿足高頻率烹飪與宴客需求,更是兩人日常交流、辦公的小天地。廳區設有懸浮式電視櫃與黑鏡牆,收納與展示機能合一,同時延展視覺深度,搭配軌道燈與間接光源,照明隨情境變化而彈性調整。沙發後方的多功能室,以推拉門隔間圍塑,平時開放作為公領域延伸,必要時則可獨立為孩房或客房,門片以黑木色搭配雷射雕刻的英文名字,蘊含兩人專屬的細膩情感。

最後,夫妻倆的主臥則選用灰玻劃分主衛浴,共享採光與視覺,更衣室則以亮粉色搭配展示燈,營造出如精品店般的穿搭情境,也成為女主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夢幻角落!

Project.02 回字動線×日式無印風,23坪機能採光宅延展生活尺度
入住23坪新成屋的屋主為一對新婚夫妻,雖當時尚未育有小孩,但考量五年內的育嬰計畫,預留一間彈性空間作為日後小孩房,如今一家三口共享這處溫馨住所。裝修時,設計師以夫妻倆喜愛的日式簡約風格為主軸,全室以溫潤木質色調搭配柔和光線,營造平靜生活氛圍,同時保留齊備的2+1房配置,加入彈性隔間與回字動線,巧妙串聯公領域場域,打造一處安定敞亮、舒適辦公的日式採光宅。

玄關區域鋪設清新的水磨石地坪,搭配粉藍色牆面,營造出明亮且富有層次感的迎賓氛圍。雙面機能櫃體設計,既提供充足的收納空間,又巧妙地遮擋了電箱,保持整體視覺的清爽。櫃體上的孔洞造型不僅增添設計感,還兼顧了鞋櫃所需的通風性。
公領域採用開放式設計,客廳、餐廳與書房之間以玻璃拉折門作為彈性隔間,既保有空間的通透感,更形塑了彈性多元的回字動線,能根據居者當下的需求隨心調整。多功能區域更設置了大面展示書牆,並配置開放式書桌,方便男主人在家工作時使用。客廳電視牆也有著雙向用途,不僅滿足廳區設備的擺放需求,更結合了收納與展示功能,滿足女主人對茶具收藏的需求。23坪住宅加入彈性隔間與回字型動線的巧思,在有限的空間中展現出無限的可能性,實現既實用又充滿生活情趣的家。


Project.03 去客廳化×彈性拉門x珍藏老件家具,打造靈活轉換生活場景的20坪退休宅
20坪新成屋,是一對退休夫妻為人生下半場量身打造的舒適居所,設計師以巧妙的動線安排,且融入居者的信仰與生活習慣,構築一處靜謐安穩的退休宅,更一舉奪得國際雙重獎項:2024 IF DESIGN AWARD及2023美國謬斯設計銀獎之肯定!快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整體設計上延續「去客廳化」思維,打破傳統格局配置,將餐廳與中島吧檯作為居家核心,串連廳區與彈性的多功能室。由機能齊備的玄關空間而始,左側規劃海量的儲藏室,不僅收納生活雜物,也能安置屋主珍藏的經文器具。右側則整合鞋櫃與穿鞋椅機能,打造流暢的外出動線,玄關懸浮櫃體一路延伸至電視牆機櫃,兼具神明廳、展示層架與收納等機能,懸浮造型搭配異材質混搭,讓光線自然流動,減少視覺壓迫,展現日式美學的留白哲學。

多功能房與次臥更衣間則使用玻璃隔間圍塑,不僅擁有通透的視野,更無形放大了小宅的空間感,親友來訪也能滿足臨時客房的需求,多功能室闔上拉門後,即可保留睡眠隱私,而餐廚區的中島則延伸為輕食吧檯與備餐區,整體設計搭配屋主珍藏許久的老件家具,融合藏傳佛教的信仰元素,讓生活在光影與溫度中緩緩延展。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