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禹兮《中餐廳9》亮眼,打工精神迸發,憑“笨功夫”走紅

大家注意到沒有?最近綜藝節目裏有一個個“人設崩塌”的案例接連上了熱搜,一波接一波地,大家都在熱議這個話題。尤其是在《中餐廳9》裏,丁禹兮憑借他那一副“打工魂”的形象,一下子贏得了觀衆們的喜愛。他所展現的可不是那種經過精心設計的、讓人看了就有些膩的甜美形象,而是通過細致觀察後,能讓你感受到一種帶有堅韌和樸實的獨特氣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其他嘉賓還在摩洛哥機場裏懵懵懂懂地東張西望、焦慮找水時,這個95後的男生卻早早站在超市貨架旁,輕松自如地用英語與店員交流,順利地把砍價任務搞定。簡直是“自帶BGM”的節奏!他做到了這一點:在那一堆“劇本式”的真人秀中,那些能夠低頭拾起每一塊小石子的,反而會最早迎來掌聲。

還記得剛剛抵達摩洛哥超市時的情景嗎?沈月一邊捏着账本,一邊手腳冰涼地發抖;黃店長則忙着整理西裝的褶皺,看起來有些焦慮;林大廚目不轉睛地盯着那高得離譜的廚具,眉頭幾乎快要擰成了麻花。唯獨丁禹兮,像個自動化機器人一樣,左手穩穩地按着計算器幫沈月算账,右手指向貨架,愉快地用俚語與外國人討價還價,期間還不忘抽空爲脾氣暴躁的大廚整理頭發。老實說,這哪裏是新嘉賓入職,簡直就是“滿級大佬帶新手”模式。

展開全文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的那份“捧場精神”。當他誇贊別人的時候,嘴角總是忍不住上揚,像極了鍋柄那樣彎得起伏不定——這可不是表面的奉承,而是發自內心的支持與欣賞。身邊有這么一個隨時准備捧場的好夥伴,誰能不把他視作寶貝呢?

更讓人驚嘆的,是他藏得深深的“累活雷達”。在等待送貨的空隙,大家都已經累得不行了。黃曉明靠在柱子旁,眉頭緊鎖輕輕揉着自己的額頭;姜妍則雙手撐腰,仰頭望天,似乎在祈求天降甘霖;沈月死死盯着账單,愁眉苦臉,好像在和世界對抗。鏡頭一轉,丁禹兮已經开始搬東西了。他把那沉重的面粉袋一點點搬上推車,汗水順着下巴滴滴答答地流下。工作人員看他辛苦,想幫忙,他卻揮着滿是灰塵的胳膊,笑着說:“別別別!我剛找到搬磚的節奏!”

他好像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總能精准地定位到別人想躲避的瑣碎事,然後迅速卷起袖子,开始處理那些瑣事。這種不張揚的奉獻精神,反而比那些經過精心策劃、帶有光環的“綜藝亮點”更能打動人。誰能不幻想過,在團建活動時,能有一個像丁禹兮一樣的隊友,替自己默默扛下責任呢?

但最讓我爲之一振的是他的“祛油力”。記得有一檔競技綜藝,某位流量明星搬個箱子也得擺出一副像是舉鐵的動作,彈幕刷得飛快:“太假了吧?”而丁禹兮,素顏出鏡,蹭着灰塵叉腰站在倉庫裏,吐槽摩洛哥番茄價格貴得離譜,一副北漂青年的生活態度,讓人完全看不到一絲做作。他不和節目組拼湊那些尷尬的互動劇情,而是轉身去幫林大廚刮魚鱗,依舊是實實在在的幹活。

這一切,讓人不得不反思:爲何我們越來越喜歡這種“隱形付出型”人設?看看身邊那些在加班群裏甩鍋的同事,再看看相親時那些口口聲聲吹噓年假多的“中規中矩男”,丁禹兮簡直就是從那些“反焦慮”的爽文中走出來的那種人物。當代年輕人已經厭倦了那些過於刻意的表演,而丁禹兮就像是那個蹲在地上、默默數硬幣的普通人,竟然能治愈我們每一個爲生活奔波的打工人。

他的這些細膩舉動,比如默默給沈月遞小抄,幫她算账單上的加減法,雖然沒有大女主逆襲劇中的轟轟烈烈,卻能讓人產生深深的共鳴。原來,無需爭搶鏡頭、互相猜疑,真正的魅力就是這種低調可靠的陪伴和幫助。我們最缺的,也許正是身邊那個默默爲你擰緊漏水龍頭的同伴,而不是總希望自己成爲某個錦鯉運的幸運兒。

當然,也有些人私下悄悄地說:“這么完美,是不是芒果台的新寵兒人設?”但我這反骨的心情卻忍不住想:既然節目可以放大那些虛僞的“擰巴”,爲何不可以放大一下真實的“真誠”呢?當他在四十度的烈日下,跑去三公裏外補买漏掉的香菜,汗水溼透了襯衫後背,黑粉也難以理直氣壯地說“這一定是劇本”。畢竟,生活中的“笨功夫”比那些精心編排的“巧人設”更能經受得住高清鏡頭的考驗。

在這個熱搜靠“撕”流量靠“懟”的名利場,丁禹兮用行動默默傳遞了一個信息:真正的存在感,並不是在所有人面前喧囂,而是當熱鬧散去後,有人會悄悄注意到你已經修好了那個卡殼的音響。


標題:丁禹兮《中餐廳9》亮眼,打工精神迸發,憑“笨功夫”走紅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