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稅+發股息救援!6月國銀放款回溫 金融圈示警這件事

金管會。圖/本報資料照片

放款動能短暫回升,但企業長期投資仍顯疲軟。據金管會截至6月底統計,總放款餘額43兆864億元,月增1,506億元是近三個月新高,主因周轉金需求轉正,貢獻逾半成長動能。

銀行局主祕張嘉魁說,今年延後報稅至6月,加上企業發股息的資金需求,使6月成為資金調度高峰,推升周轉金放款走揚。

以用途別觀察,周轉金放款餘額增至21兆8,970億元,月增827億元是三個月來最大增幅;但企業投資放款則續降至9,216億元,月減61億元,已連兩月萎縮。

整體來看,即便6月單月放款回升,累計上半年新增放款僅8,788億元,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金融圈認為,關稅政策不明、產業景氣分歧,企業長期支出仍保守,投資意願未明顯回升。

展望後市,一家銀行主管指出,依往例,隨繳稅季結束,政府稅收進帳將加速還款腳步,可能導致7月總放款量反轉下滑。過去兩年皆見「稅收季後放款下滑」現象,今年情形恐重演。

此外,7月在各國關稅逐步出爐後,上半年支撐出口的提前拉貨潮恐告段落。法人預期,AI相關電子業資金需求可望延續,惟非AI電子與傳產業者在庫存偏高及關稅衝擊壓力大,將壓抑放款動能。

金管會7日公布2025年6月和前六月國銀存放款、獲利狀況。6月底本國銀行總放款餘額43兆864億元,因繳稅旺季帶動資金需求,使總放款年增回升到7.08%,終結連四衰。

6月底總存款餘額60兆1,938億元,月增3,859億元是今年次高,年增略增到5.34%。張嘉魁說,6月存款增加也是因繳稅季,使企業提前將錢存入帳戶。

也因6月放款月增0.35%,月增幅度低於存款月增0.65%,使6月底國銀存放比降到71.58%,月減0.21個百分點,連兩個月下降。存放比下滑,將影響銀行收益。

放款雖在第2季表現不佳,但受首季強勁動能支撐,仍續推升銀行利息淨收益,使累計前六月國銀稅前盈餘2,967億元,續寫史上同期新高。

三大獲利來源中,以利息淨收益年增12%至3,373億元最穩健,手續費收入也年增10.5%達1,536億元,惟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年減14%,為唯一衰退來源。

其中6月單月盈餘582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主要因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獲利月增54%,受惠債市回穩與呆帳費用下降所致。


標題:繳稅+發股息救援!6月國銀放款回溫 金融圈示警這件事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