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牌輪胎 Continental MaxContact MC7 輪胎實測 – 6萬公里使用紀錄與總結(上)


圖 / 老司機丹尼斯提供

雖然因為車輛整備休息了幾天沒有出門,但開始正常工作時的里程數還是累積的相當快,一天約350-400公里左右,因此很快的MC7的使用里程終於來到了6萬公里。

6萬公里是我自己設定的一個磨耗基準點。在我先前進行過的所有輪胎測試中,包括Michelin Pilot Sport 4(PS4)以及Continental SportContact7(SC7),前者僅使用4.5萬公里就換下,後者以接近5.5萬公里的使用里程下課。但對於等級在UHP性能街胎以上的輪胎而言,能用超過4萬公里的磨耗表現就已經相當不錯。而MaxContact7(MC7)有著與SC7相近的性能表現,以及更好的磨耗指數(新胎胎紋深度確實也較SC7深),參考SC7的實際使用里程後,才會將MC7的目標使用里程定在6萬公里。

圖 / 老司機丹尼斯提供
圖 / 老司機丹尼斯提供

這次調胎的時候也照慣例測量胎紋深度,最深的地方4.2mm,最淺的地方3.7mm,如同先前幾次的量測,依舊是維持在每6000公里減少0.3-0.4mm。技師大哥跟我聊天的時候,覺得我再用6000公里就可以考慮換胎,不過若以胎厚3mm的排水安全值來看,中間應該還能再調一次胎,也就是使用里程數到達7.2萬時再來換胎。當然中間也會密切注意輪胎的使用狀況與各種表現,有異狀就會馬上更換,畢竟車上乘客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不然我也不會比其他機場接送同業多花兩三倍的成本使用這些進口街胎。

圖 / 老司機丹尼斯提供
圖 / 老司機丹尼斯提供

這邊也同時跟各位網友分享,剛剛提到的胎厚3mm是個蠻重要的數值,胎紋一但低於這個厚度,輪胎排水性就會明顯下降,在大雨的高速公路上就很容易打水漂失控,千萬不要等到輪胎磨到指示線才換胎,到指示線的胎紋深度僅剩1.6mm,只要行駛時碰到較大雨勢就會相當危險。

圖 / 老司機丹尼斯提供
圖 / 老司機丹尼斯提供

使用6萬公里的MC7,其實狀態還是與先前的使用感受沒有差異,乾抓地與濕地抓地依然敏捷,在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大雨中高速行駛依然是穩定妥當。基本上除了排水性會因為胎紋深淺會產生差異之外,大廠進口高階胎款的各方面表現,從新胎到換下前的表現都必須一致才是正常水準(賽道使用這種極端操駕類型的除外)。

本文由老司機丹尼斯授權刊載: https://www.facebook.com/olddriverdennis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