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交通局27日確定將於9月13日拆除公館圓環、填平地下公車專用道,新工處表示,工程將分兩階段進行,共計65天,施工作業避開上下班尖峰時間,預計11月下旬完工。
交工處副處長黃惠如說,由於基隆路與羅斯福路的公館圓環本身不對稱又是七岔路口,駕駛行駛軌跡會有潛在衝突,因此連續七年是北市肇事傷亡熱點第一名,今年1到5月依舊是肇事傷亡的首位,也是全國事故嚴重度最高的區域。
黃惠如說,以事故分析,同向擦撞事故占7成,且擦撞後若後方車輛閃避不及,恐造成生命風險,變換車道或方向不當,事故比例達3成2,機車事故占比又達5成。
黃惠如說,為此,交通局與專家評估分析後,路型將改以四岔正交路口,動線直觀可預測外,車道配置和號誌控制分離車流,使行車動線簡化,若以北市其他正交路口為例去分析,能改善事故潛力達6成以上。
另外,公車部分,保留公車專用道,基隆路左轉車也可進入專用道,減少停靠路邊與其他車流交織狀況。行人步行面積也會增加,穿越路口距離能夠縮短23%。
黃惠如說,針對民團及地方意見提到的先改善標線為試辦,並以英國、美國為參考數據,但是在經過與專家討論及模擬,主要是英美圓環較小、機車少、車流量低。
她也說,英、美的圓環案例可見,長期的成效來說,駕駛對標線會漸漸習以為常而輕忽,效果逐年遞減。尤其,公館圓環的路型造成轉彎半徑不對稱,所以也難以遵從導引線,6成機車會有越線、汽車也有5成。因此仍以拆除圓環為首要方案。
針對工程部分,新工處說明,預計工程前會籌備二周時間,並於9月13日進場施工,整體施工工程分兩階段,共計65天,第一階段封填地下道、自來水相關埋管等拆除作業,作業時間會避開上下午尖峰車潮,採上午6時到下午6時、凌晨0時到清晨6時。
新工處也說,第一階段作業不會占用既有車道通行,但會影響到原本地下道公車,屆時會依照義交人員配合交通。第二階段則是平面道路工程,預計21天,整體工程預計於11月下旬完工。
另一方面,當地民眾爭議的公車停等時間。黃惠如說,評估調查後,透過號誌連鎖調整,一次能夠讓七輛公車通過路口,估計6成公車不會遇到紅燈,若有停等,時間也會約30秒。
至於9月13日動工恐碰上學生開學潮。黃惠如說明,考量寒假、農曆過年交通量反而是高峰,但依照現行肇事事故,不宜等到明年暑假施工,因此才會於9月13日施作,但也會配合兩周宣導並及早完成工程,避免擴大影響時間。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