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28日專電)「洛杉磯時報」報導,Google使用部分YouTube影片訓練人工智慧(AI)工具,引發一些創作者不滿,擔心AI影片成為最大的競爭對手。
「洛杉磯時報」今天刊出報導,標題稱「Google用Youtube影片訓練AI。這些創作者不高興」,訪問多名YouTube頻道的創作者與法律專家,探討AI生成影片對線上創作者的影響。
報導指出,Google利用YouTube影片作為資料庫,開發包括文字轉影片工具Veo在內的多種AI工具。這些影片來自一般創作者上傳的內容,創作者卻沒有得到額外補償,也無法選擇影片不被使用。
YouTube是美國最大影音平台,2021至2023年向創作者和媒體支付逾70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1300億元)的營利分潤。然而Google以平台龐大影片庫進行AI研發,卻讓部分創作者認為自身內容被平台利用,擔心未來被低成本的AI影片取代。
一些創作者指出,目前無法拒絕影片被用於AI訓練,也未獲額外分潤;甚至已出現冒用創作者肖像的深偽(deepfake)影片,侵害名譽與收益。

YouTube公司表示,與創作者的合作關係未改變,強調AI工具能協助影片製作更有效率,已推出辨識與移除冒用內容的機制。發言人重申:「YouTube只有在創作者成功時才能成功。」
法律專家認為,創作者或可在法院爭辯YouTube條款並未明確涵蓋AI訓練用途,未來可能引發訴訟。(編輯:田瑞華)1140829
標題:Google用YouTube影片訓練AI 美國創作者不滿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