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蹲點台灣」看見成果

中華電信「蹲點.台灣」計畫,讓蹲點青年有機會親身參與部落祭儀,開拓視野。中華電信/提供

每年暑假年輕學子前往台灣各個鄉村聚落,展開一場為期15-20天的「蹲點」旅程,這不僅是一趟探索台灣寶島的旅行,更是他們投身社會關懷、學習與土地產生連結的第一堂課,這就是由基金會與政治大學廣電系共同發起的「蹲點.台灣」計畫。

「蹲點.台灣」計畫,執行至今已經逾15年,累計超過40所大專院校、80個學系、逾700位大專青年參與,此計劃鼓勵實踐「一手服務,一手記錄」的精神,帶著謙卑的態度「蹲」下來,走進社區、走入人群,真切地感受在地文化與生活脈動。

中華電信(2412)指出,為期兩週的蹲點過程中,蹲點青年與居民共同生活,透過影音紀錄、部落格發文、廣宣平台的推波,讓珍貴的在地文化、感人的生命故事以及社會議題等,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此外,他們也將自己的專業轉化為社區需要的服務方案,把角色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服務社區之外也重新認識腳下的這塊土地,和在地居民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2025年夏天,共有60位大學生,來自全台24所大學42個不同科系,前往全台16縣市共計29個社區據點,藉由此行看見社區生活的美好、創造溫馨的共學時光。

在基隆暖暖區,全台老化指數第三高的基隆市,世新大學新聞學系與傳播管理學系的邱秝妍、莊惠晴則帶著長輩一步一步地走入數位世界,包含學著用外送平台訂餐、使用AI生圖製作孫子的生日卡片、用Chat GPT查天氣等,AI不再只是兒孫嘴裡的酷炫名詞,而是長輩們的好幫手。

在花蓮豐濱鄉,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曾子寧與企業管理學系牟翊璇成為靜浦部落青年的得力助手,從祭典前跟著上山砍竹、釀製祭典用的米酒,到徹夜的迎靈儀式和大雨中的送靈,為期一週的豐年祭儀中,陪著族人日曬雨淋、全程記錄。祭典結束是另一個開始,繼續陪伴青年探究文化資產登錄、訪問傳統捕魚技術,共同保存珍貴的傳統文化。


標題:中華電「蹲點台灣」看見成果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