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近期發生多起死亡事故,長石崇良日前指示,將推動改革禁止「直美」,醫美診所若發生重大醫療事故,後續醫療費用研擬不給付,將採代位求償,並要求診所每四年接受一次醫策會評鑑,最快年底公告施行。醫界多數認同此政策,並提議旅外醫美若發生事故,健保也不應給付。
衛福部著手修訂「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將依醫美處置風險,要求醫師需具備不同訓練資格,涉及需擁有外科轉科醫師訓練及證書才得以執行,若醫美診所醫師發生重大醫療事故,須依醫療法第廿六條接受調查。事故後的醫療原皆由健保支付,未來擬採代位求償。
開業皮膚科醫師邱品齊表示,衛福部推動的新制,可預期國內醫美價格將會有一波提升,增加國人赴海外醫美的機率,也推升海外醫美事故再返台使用健保醫療的案件,既然政府有意要推動醫美事故代位求償,旅外醫美事故也應該思考納入。
據健康福利部(MOHW)統計,二○二三年約有一點二萬名台灣人赴南韓接受醫療服務,是從二○○九年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
邱品齊表示,國人赴韓醫美最常做電音波、肉毒等微整形,也有不少隆鼻、削骨等侵入性高的手術,臨牀上常遇到旅外醫美,返台才出現副作用,如肉毒施打過多、傷口潰爛等,「健保不該為這些醫美事故擦屁股」。
他認為,海外醫美後續醫療若要採取代位求償,實務上確實有困難,但政府不該因實務執行困難,就不朝此方向思考,同時也應讓國人瞭解赴海外醫美的風險,有些手術恢復期需要三個月至半年以上,期間一旦感染,恐得不償失。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海外醫美事故代位求償難度高,若能提升國內醫美品質,國人反而更有信心選擇國內醫美,贊同衛福部目前的規畫,盼新制上路後,能持續監測醫美事故是否有減少,若仍無法遏止亂象,應再調升醫美門檻。
標題:健保不給付…醫美事故醫療費 擬採代位求償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