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後,王中磊搬新家還住別墅,院子稀稀拉拉,老婆嘆回不到以前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11月的風,吹在身上已經有些涼了,王曉蓉正在自家院子裡修剪花草,動作還是很熟練,但好像少了點過去那種全心投入的熱情。

她對著鏡頭,語氣盡量輕鬆地介紹著這個新家,可話裡話外,總透著一股藏不住的感慨。

“現在這個新家院子,種的植物肯定沒有以前住的房子那麼多了。”她淡淡地說,像是在解釋,也像是在安慰自己。

娛樂圈就是這樣,今天你還是呼風喚雨的大哥,明天就可能變得無人問津。

曾經的華誼兄弟,就是圈里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王中磊和哥哥王中軍的名字,響亮得就像一塊金字招牌。

從《甲方乙方》到《天下無賊》,一部部爆款電影,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也把公司成功送上了市。

可誰也沒想到,這座娛樂帝國的大廈,會倒得這麼快,短短幾年,公司負債累累,曾經幾百億的市值,蒸發得只剩下了一個零頭。

公司的危機,自然也影響到了老闆的家,王中磊被限制高消費,過去出入都是頂級餐廳的大佬,現在被媒體拍到坐在街邊小攤吃麵。

而這場“消費降級”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他們一家人搬家了,雖然新家還是一棟帶著院子的別墅,這在普通人眼裡已經是頂級豪宅。

但對他們自己來說,這空曠稀疏的院子,還有妻子王曉蓉那一聲聲嘆息,都在提醒著一個事實:好日子,真的回不去了。

從昔日花園到今日庭院:一個時代的落幕

一看現在這個院子,就難免會想起以前的樣子,這種對比最讓人感慨。

王曉蓉的新家院子挺開闊,收拾得也乾淨,台階下面放著沙發和遮陽棚,弄了個休息區,周圍零零散散地種了些花草。

王曉蓉說,現在打理起來省心多了,聽起來像是在往好的方面想,但只要是看過他們過去生活的人,都能從這片“省心”的院子裡,看出巨大的落差。

以前王中磊家的院子,那才叫氣派,說是個小公園都不過分,大到能讓孩子們在裡面踢足球,王曉蓉在家當了幾十年的全職太太,最大的愛好就是打理那個花園。

她把那裡弄得跟植物園似的,一年四季都生機勃勃,每朵花每棵草都看得出是花了心思和金錢的。

那個花園,不光是他們家的一道風景,更是他們事業鼎盛時期的一個像徵,代表著他們的身份和生活品質。

而現在,新院子裡的不少植物,還是王曉蓉自己從老房子里辛辛苦苦移栽過來的,這個舉動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

要是擱在以前,王中磊想給院子裡添點什麼名貴花草,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根本用不著這麼“節省”。

如今,這些從過去帶來的植物,就像一個個念想,既是對輝煌過往的紀念,也是希望在這個新地方,能重新紮根,活出點新希望。

王曉蓉說,這次就不像以前那樣精雕細琢了,讓它們隨便長長,換個自然風,但誰都明白,這可能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那個精力和心情的問題了。

她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把全部時間都花在花園裡的悠閒太太了,這片有些冷清的院子背後,是一個龐大娛樂帝國的衰落。

很多人都覺得,華誼的轉折點是2018年,那場席捲整個影視圈的稅務風波,給了華誼一記重拳,從那以後,公司就元氣大傷,開始走下坡路。

財務報表上的數字最不會騙人,從2018年到2021年,四年時間,華誼虧損超過60億,這個曾經的“影視第一股”,就這樣被資本的浪潮給拍在了岸上。

公司的危機,自然也燒到了老闆自己身上,前兩年,王中磊兄弟倆一個上億的執行案件雖然最後了結了,但還是鬧得沸沸揚揚。

儘管公司馬上發公告說,這是老闆的個人投資,跟上市公司沒關係,但這無疑證明了王中磊自己的口袋也緊張了,他的生活,從天上掉到了地上,變得現實又具體。

面對這一切,王曉蓉說的一番話,顯得特別有智慧。

她說:“人生的不同階段,身體狀況、精理各方面都不同了,可能沒法再像以前那樣去種大片的花,打理大片的草,那我就換一種方式。”

這話聽著是在說院子,但誰都懂,她其實也在說自己的家庭和事業。

既然那個明星雲集、生意興隆的“大花園”已經經營不下去了,那就換個活法,踏踏實實地經營好眼前這個小家。

這種坦然接受現實,並且努力去適應的態度,或許是一個妻子能給困境中的丈夫最好的支持。

從相夫教子到親自上陣:一家人的重新開始

如果說,搬家和院子變小,是這個家庭沒辦法只能接受的現實,那麼,王曉蓉的“出山”,就是他們主動尋求改變的開始。

53歲的她,在上開了自己的賬號,正式從“王中磊的太太”,變成了有自己事業的“王曉蓉”。

視頻裡的她,還是那麼優雅,說話不緊不慢,沒有抱怨,也沒有賣慘,反而有一種經歷過風浪後的平靜和從容。

她解釋自己為什麼現在才出來工作,理由聽起來很充分:兒子去美國上大學了,女兒也長大了,訂了婚,有了自己的生活。

孩子們都不需要她操心了,她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可以做點自己想做的事了,這話說得很體面,也給了自己一個台階下。

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這背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為了幫丈夫分擔家庭的經濟壓力,這份無奈,被她用一種積極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一個享受了半輩子富裕生活的女人,在丈夫事業遇到大麻煩的時候,沒有躲起來,而是選擇勇敢地站出來,去闖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領域,這份勇氣就挺讓人佩服的。

其實,這種共患難的精神,對王曉蓉來說可能已經是一種習慣了,她和王中磊的愛情,本來就不是什麼豪門聯姻。

當年,是她在王中磊生意失敗、一無所有的時候,不顧家人反對,一個人跑到北京嫁給了他,這份情誼,是他們婚姻最牢固的基礎。

所以幾十年後,當丈夫再一次陷入困境,她做的還是同樣的選擇:站在一起,共同面對。

當然,想辦法突圍的不只是王曉蓉,王中磊這樣在商場裡摸爬滾打幾十年的人,更不可能坐以待斃。

他把目光從北京的影視圈,投向了湖北蘄春的山里,他在那租了個小院子,環境特別好,有山有水,還有兩棵上百年的古樹。

他跟朋友說,自己就是想找個安靜的地方,過過“田園生活”,但一個成功的商人,哪會真的只為了“隱居”?

很快就有人從細節裡看出了門道,王中磊在院子里和朋友喝茶聊天,桌上點的就是當地特產艾條,蘄春這個地方,是醫聖李時珍的故鄉,最出名的就是艾草。

再聯想到他之前還專門去參觀了李時珍紀念館,對著漫山遍野的艾草大加稱讚,說這是做艾灸的好原料,他想幹什麼,其實已經很清楚了。

這哪是退休,分明是在考察一個新的商業項目,影視圈這碗飯不好吃了,那就換個賽道,憑著他的人脈和眼光,在健康產業裡,說不定還能幹出一番新事業。

就這樣,這個曾經的“影視第一家庭”,用一種全新的方式,開始了他們的自救,妻子在台前拍視頻,分享生活,積累人氣;丈夫在幕後佈局新產業,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

他們一家人都開了社交賬號,好像在告訴所有人:華誼的時代可能過去了,但我們王家的故事,還沒寫到結尾呢。

那些被移栽到新家院子裡的植物,雖然現在看著還有些稀疏,但它們正在努力適應新的環境,慢慢地生長。

就像這個家庭一樣,告別了過去那個繁花似錦的大花園,在一個更小、更簡單的院子裡,一切重新開始,等待著下一個春暖花開。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