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猛然被一陣刺痛驚醒,腹部如同被人用尖刀戳了一般。窗外是深夜的漆黑,只有遠處的路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我艱難地側過身,看向床頭的鬧鐘——凌晨三點十五分。
“老公,我可能要生了。”我咬著牙,推醒了熟睡中的丈夫小剛。他一個激靈坐起來,睡眼惺忪中帶著慌亂。
“怎麼這麼早?預產期不是還有一周嗎?”
我沒工夫回答他,因為又一陣劇痛襲來,我緊緊攥著被單,冷汗直冒。小剛連忙打開燈,我們這才發現,床單上已經濕了一大片,羊水破了。
這個時候,臥室門突然被推開,婆婆站在門口,頭髮散亂,手裡還拿著手機。 “我剛才聽到動靜,怎麼了?是不是要生了?”
小剛慌張地點點頭:”媽,羊水破了,我們得趕緊去醫院!”
聽到這話,我本以為婆婆會立刻幫我們收拾東西,畢竟我們早就商量好,等我生產的時候,她會留在家裡照顧我。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婆婆聽完後愣了一下,隨即轉身跑回了自己的臥室。
幾分鐘後,當小剛忙著給我換衣服準備去醫院時,婆婆拖著一個行李箱出現在我們面前。更讓我震驚的是,她穿戴整齊,看起來像是要出遠門。
“媽,您這是?”小剛一臉困惑。
“我得回老家一趟。”婆婆的聲音低沉而堅決。
“現在?”我和小剛幾乎是同時脫口而出。
![]()
“對,現在。我查了一下,凌晨四點二十有趟火車,我得趕緊去車站。”婆婆說著,已經把行李箱拉到了門口。
此刻的我,痛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只能用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她。婆婆避開了我的目光,只是對小剛說:”你趕緊送媳婦去醫院吧,孩子生了給我打電話。”
就這樣,在我臨產最需要幫助的時刻,婆婆拖著行李箱頭也不回地走了,留下我和小剛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那一刻,我的心如同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攥住,疼痛之餘,更多的是委屈和不解。這個在我懷孕期間對我噓寒問暖的婆婆,為何在我最需要她的時候選擇逃離?
醫院的產房外,小剛焦急地來回踱步。我被推進產房已經六個小時了,婆婆卻依然沒有任何消息。
“您媽媽真的這麼走了?”醫生在給我做檢查時忍不住問道,”現在很多婆婆都是搶著來照顧兒媳婦的啊。”
我苦笑了一下,又一陣宮縮襲來,疼得我說不出話來。
終於,在經歷了漫長的十二個小時後,我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嬰,7斤6兩。小剛淚流滿面地抱著孩子,第一時間給婆婆打了電話。
“媽,生了,是個男孩!”小剛的聲音中帶著抑制不住的喜悅。
電話那頭傳來婆婆的聲音,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她並沒有說馬上回來,而是說:”好好照顧孩子和媳婦,我這邊有點事,處理完就回去。”
我心裡的疑惑越來越深。婆婆一直盼著有個孫子,可現在孫子出生了,她卻不急著回來看看。
出院回家後,小剛的姑姑來幫忙照顧我和孩子。我聽到她在和小剛小聲交談。
“你媽真的去老家了?這時候?”姑姑的語氣中滿是不解。
小剛嘆了口氣:”是啊,連夜買了站票就走了,說是有急事。我問她什麼事這麼急,她也不肯說。”
“奇怪了,你媽這個人我了解,她最疼你了,更別說一直想抱孫子。這時候跑回老家,肯定有什麼原因。”姑姑若有所思地說。
小剛沮喪地搖搖頭:”我也不明白,媽向來有什麼事都跟我說的。”
這段對話讓我更加困惑。我躺在床上,看著熟睡的小嬰兒,心中又酸又澀。
月子期間,婆婆的缺席讓我倍感失落。我原以為婆婆會像其他長輩一樣,圍著新生兒轉,給我熬各種營養湯,把家裡打理得妥妥噹噹。然而現實是,小剛不得不請假在家照顧我和孩子,姑姑每天來幫忙做飯洗衣,而婆婆的電話雖然每天都有,卻總是含糊其辭,從不說明何時回來。
“也許她不喜歡這個孩子?”我躺在床上,控制不住地胡思亂想。 “也許她本來希望是個女孩?或者她其實不喜歡我,不願意照顧我坐月子?”
這些想法讓我夜不能寐,產後抑鬱的情緒也悄然而至。我開始對一切失去興趣,甚至連孩子的啼哭都提不起精神去應對。
直到有一天,姑姑給我端來一碗雞湯,小心翼翼地說:”小蘭啊,有件事我得告訴你。”
我抬起頭,看到姑姑的表情異常嚴肅。
“你婆婆其實是回去照顧你公公去了。”姑姑嘆了口氣,”你公公前段時間查出肺癌晚期,可能就這幾個月了。你婆婆不想影響你生產,一直瞞著你和小剛。”
我的手一抖,湯碗差點掉在地上。 “什麼?可是公公不是一直在老家好好的嗎?”
“哎,那是你婆婆不想讓你們擔心。實際上,你公公從去年冬天就開始咳嗽不止,到醫院一查,已經是晚期了。你婆婆知道你快生了,不想給你增加心理負擔,就一直瞞著。”
“那為什麼不告訴小剛呢?”我仍然不解。
“你婆婆說,小剛是獨子,一直最疼他。如果小剛知道了,肯定會分身乏術,既要照顧你和孩子,又要惦記著他爸。你婆婆不想讓小剛為難,所以決定自己一個人扛著。”
姑姑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我頭上,讓我瞬間清醒。原來婆婆不是不關心我和孩子,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在身。
“小蘭啊,你婆婆其實一直很喜歡你。她常跟我說,找到你這樣的兒媳婦是他們家的福氣。”姑姑拍拍我的手,”她本來計劃好了要好好照顧你坐月子的,還跟我學了好多月子餐的做法。誰知道你公公突然病情加重,她不得不連夜趕回去。”
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這些天我竟然還在怨恨婆婆,誤會了她的一片苦心。
第二天,小剛接到了婆婆的電話,終於得知了真相。他當場崩潰,想立刻回老家看父親,但婆婆堅持讓他留下來照顧我和孩子。
“你爸現在情況穩定,有我照顧就行。你媳婦和孩子更需要你。”婆婆在電話裡說,”等你媳婦月子坐完了,我就回去,到時候你們再帶著孩子一起來看你爸。”
掛了電話,小剛抱著我痛哭。 “我媽這些年太不容易了,一直替我們扛著。”
我緊緊抱住他,心中既是愧疚又是感動。
一個月後,婆婆終於回來了。她看起來比離開時瘦了一圈,頭髮也白了不少,但看到孫子時,眼睛卻亮得驚人。
“這孩子長得真像你小時候。”婆婆抱著孫子,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我突然跪了下來,感激和愧疚讓我無法自持。 “媽,對不起,我誤會您了。”
婆婆連忙把我扶起來:”傻孩子,有什麼好對不起的?你給我們家生了個大胖小子,我還沒好好謝謝你呢!”
“但您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們公公的事?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啊。”我哽咽著說。
“生孩子是大事,我不想你們分心。”婆婆輕輕撫摸著孫子的小臉,”再說了,家裡的難事,長輩能扛就扛著,何必讓你們年輕人擔心呢?”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家人。家人之間,不是只有甜言蜜語,還有默默承擔和無言付出。婆婆選擇在我臨產前連夜買站票回老家,不是不關心我,而是在用她的方式保護這個家庭的每一個人。
如今,公公在積極治療,情況比預期的要好。我和小剛帶著孩子輪流回老家照顧他。每當我看到婆婆忙前忙後的身影,心中就湧起一股暖流。
有時候,愛的表達方式各不相同,但真正的愛,總是選擇承擔而不是逃避。婆婆教會了我,家人之間最珍貴的情感,往往藏在那些不言而喻的付出裡,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裡,悄然生長,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