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2021年,專家在雲南天坑中進行考察,意外發現了一種長相奇特的植物。

研究後發現,這植物來頭真不小,最早出現在1915年,是一名外國人在雲南發現的。

神奇的是,從此以後,人們再也沒發現過它,一度“消失”106年!

雖然它如今重新出現,可數量極其稀少,專家立馬對它展開“搶救”。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專家發現“消失”106年的植物

2021年6月份,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專家組成一支科研團隊,來到雲南紅河州蒙自市的天坑附近進行種子資源調查。

天坑裡的植物不僅種類特別多,還有很多外面沒有的珍稀植物,其中就有一個以前沒記錄過的新物種——大花石蝴蝶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雖然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的標本館裡有它們的標本,但這已經是1895年的事情了,

因此,當專家在我國野外重新發現並採集大花石蝴蝶時,別提有多高興了,但更令人激動的事情還在後面!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專家採集完大花石蝴蝶後,又繼續在天坑裡搜索珍稀植物,沒想到,還真碰見另一個“百年難遇”的植物。

這種植物長得非常特別,它的枝條,長得像掃帚一樣向四周散開,上面布滿了褐色鱗片,摸起來有點粗糙。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它的果實,沒成熟的時候是青綠色的,等熟透了,就慢慢變成了粉紅色,果實的大小比雞蛋還要大一點,拿在手裡很有分量。

將粉紅色的果實輕輕剝開就能看到裡面的成熟種子,這東西是最珍貴的,因為這種植物的“身份憑證”,也就是最早被正式記錄的那份標本。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那是在1915年3月8日,奧地利有個叫韓馬迪的植物學家,在雲南蒙自到蠻耗的路上發現了這種植物,覺得非常特別。

這種植物不光枝條和莖幹外形獨特,就連它的葉子摸起來都跟皮革質地一模一樣,不過最奇葩的要數它的果實,長得像羊的奶子。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於是他就給這植物起了個名兒,叫竹生羊奶子,他還把採集到的標本送到了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標本館保存起來。

更神奇的是,從那次以後,整整106年間,再也沒有人採集到過這種植物的標本記錄,它就像從世界上“消失”了一樣。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所以這次居然能在天坑裡重新找到這種植物,還採集到它的成熟種子,簡直就是“百年難遇”,真的是太難得了!

雖說,這次咱們重新找到了這種植物,但是它的情況真的挺令人揪心的,由於它的種群數量在野外環境中非常稀少,總共發現的還不到20棵。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而且大部分都長在村子旁邊,很容易受到人為活動的威脅,比如村民可能會把它當作普通的灌木砍伐掉,或者家畜會吃掉它的果實和葉子。

正因如此,它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名單上被列為“極危”物種,也就是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了。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不過也有好消息,專家們已經小心翼翼地從這些植株上,一株一株地採集到了成熟的種子。

最後一共收集到了5份樣本,加起來大概有5000粒種子,這些珍貴的種子,這可都是未來的希望。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現在這些種子正按標準流程進行清理和檢測,很快就會正式入庫保存起來了。

那麼這究竟是什麼植物這麼珍貴?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珍貴的“天坑”植物

這種植物叫做竹生羊奶子,它屬於屬於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是一種特別稀有的植物,之所以說它稀有,可能是因為竹生羊奶子本身繁殖困難,

從它花期3月,結果期6-8月來看,它的生長周期應該比較短,另外竹生羊奶子又屬於灌木,應該生長速度較快。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而目前已知的竹生羊奶子數量卻還不到20棵,很可能是不容易繁殖,種子不容易發芽,或者發芽後成活率低,這樣一來,數量自然就上不去了。

而且竹生羊奶子分布範圍極其狹窄,它喜歡長在雲南東南部海拔1800米的地方,就是天坑那種地方。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天坑裡四周都是陡峭岩壁,底部還常常連着地下河,周圍都是茂密的樹木、灌木。

再加上這裡光照弱,溫度低,濕度大,跟外面的環境大不一樣,這種獨特的小氣候,讓天坑成了很多植物的“避難所”。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有些在外面因為環境變化快滅絕了的植物,在天坑裡卻能繼續生長繁衍,煥發生機,比如竹生羊奶子。

這種植物之前消失了一百多年,結果2021年在雲南天坑裡又被考察人員發現了,當時可真是轟動一時。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畢竟,當時一名同行的專家尋找這種植物了,整整10年都沒有找到它的蹤跡,算下來,從2010年就開始找了。

主要是因為,竹生羊奶子生長的地方並不在保護區內,這給他的尋找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再加上這種植物的野生數量少,稍不留神就可能錯過。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導致這名專家尋找了多年始終無果,甚至他都覺得,這種植物是不是徹底“滅絕”了。

好在他沒有放棄,之後他在最早發現竹生羊奶子的植物學家的野外考察筆記中,看到了當年發現竹生羊奶子的路線。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之後,他就沿着這個線路尋找,皇天不負有心人,2018年,這名專家終於在一片山野中找到了竹生羊奶子,可惜當時它正值花期,還沒有結果。

而專家又身負其他採集任務,只能帶着遺憾暫時離開,等他第二年5月份再來的時候,卻因為氣候原因,竹生羊奶子的果實已經凋落。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所以,這次能在雲南天坑發現竹生羊奶子的身影,對他來說簡直就像是完成一項心愿一樣。

心裡的那塊石頭,也在收集到成熟種子,終於徹底落下來,也是為這10年追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天坑裡接連發現新物種

天坑里的植物種類特別豐富,除了竹生羊奶子,還有異葉苣苔、大花石蝴蝶這些極危植物,它們都在天坑裡找到了自己的“家”。

而且啊,天坑裡的植物長得都特別茂盛,因為這裡的環境適合它們生長,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還沒有太多的人類干擾。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這次雲南天坑的探索真是意義重大,不僅發現了許多珍稀植物的身影,還採集到了極危植物的標本。

這對於我國科研人員日後研究這些極危珍稀植物的基因、追蹤它們生存狀態、幫助它們延續種群都有着重要依據。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信息來源:光明網 再遇“消失”106年的竹生羊奶子 20211-07-06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信息來源:光明網 未知之旅丨解鎖大天坑 總台記者為啥意外、失落、驚喜疊加而來? 2021-09-21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信息來源:環球網 尋找極危物種 記者帶你“探秘”天坑 2021-09-19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信息來源:中國科學院 【人民日報】種子獵人在雲南天坑接連發現“百年相遇”極危物種 2021-07-05

“消失”106年!2021年在雲南天坑再次發現,專家搶救性採集種子 -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