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前言
11月的羽田機場,日媒鏡頭對準了入境大廳裡的中國面孔,滿心期待一場“無視爭議”的造勢。
等來的卻是一記記“耳光”:“真不知道你們這為啥不方便!”“也就那樣!”這些扎心的回答背後,是單純的個人得失,還是更深層的轉向?
當“不得不去”變成“再也不去”,一場怎樣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
編輯:倏禹
50萬張退票單下的逆行者
11月15日,文旅部提醒發出後,短短數天近50萬張赴日機票被退訂,約佔預定總額三成。然而浦東機場赴日值機櫃檯前,隊伍依舊排到了大廳拐角,這一幕讓急著找“定心丸”的日媒蜂擁而上。
他們以為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殊不知這些鏡頭里的“逆行者”,大多是在算一筆不得不算的經濟賬。
![]()
這就像已經買票且不可退的電影,哪怕預告片再難看,很多人還是會硬著頭皮去看完,只因為錢已經花了。一位上海網友算了筆賬,她一家三口早早就訂了日本民宿,訂單平均客單價8000元。
由於日本的退改規則極其嚴格,直接標註“不可退”,如果取消,兩萬多塊就等於打了水漂。這差不多是她半年的退休金,讓她如何輕易放棄?
![]()
還有人說,取消訂單要扣800元手續費,這可是她半個月的房租。對普通家庭來說,這筆沉沒成本太過沉重,提前請假調休的時間、攢了許久的旅行預算,讓他們沒法輕易瀟灑轉身。
只能在“虧大錢”和“硬著頭皮去”之間,選擇了後者。留學生和商務人士更是身不由己,臨近學期末,留學生要趕回學校上課,行程緊張到沒時間調整。
![]()
商務人士則簡化所有行程,談完事就立刻返程,絕不多花一分錢支持當地消費。
面對日媒“為什麼明知有風險還來”的追問,有人直言:“不是不把提醒當回事,是退票比不來更虧,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
當“高大上”變成“也就那樣”
而當這些帶著無奈的遊客,終於踏上日本的土地時,更扎心的體驗還在等著他們。曾經被追捧的“乾淨、有序、舒適”,如今早已面目全非,日本旅遊的濾鏡在現實面前碎得徹底。
入境環節就給了遊客一個“下馬威”,成田、羽田等熱門機場的入境通道,排隊兩三個小時成了常態。想像一下,你剛下飛機,又累又餓,卻要在隊伍裡耗上幾個小時,是什麼心情?
![]()
現在入境需要用VJW系統填寫一系列複雜信息,很多遊客沒提前準備,只能現場求助。這進一步拖慢了速度,讓原本的期待消磨殆盡。
好不容易過了入境關,又要面對“無處扔垃圾”的尷尬,日本街頭的垃圾桶少得可憐。遊客只能像做賊一樣,把垃圾塞進包裡帶回酒店。
![]()
旅遊旺季的體驗更是雪上加霜,保洁人員缺口超過2000人,溫泉酒店、景點的服務崗位大多靠外籍勞工支撐。語言不通讓服務變得生疏又低效,熱情不見了,只剩下機械的流程。
熱門景點清水寺門口,排隊兩小時才能入寺,富士山登山道上擠滿了人。一位戴著眼鏡的男士,指著滿是日文的指示牌,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對著鏡頭連連搖頭。
![]()
他毫不客氣地吐槽:“真不知道你們這為啥這麼不方便!”更讓人糟心的是,多數地方沒有中文標識,15.2%的遊客遭遇過語言溝通障礙。
曾經讓人嚮往的日料和紀念品,也沒了往日的吸引力,那些號稱“百年老店”的日料店,味道甚至比不上國內的連鎖日料。
![]()
紀念品商店裡的商品做工粗糙,毫無新意,一位女士拿起一個劣質的鑰匙扣,自嘲地笑了笑。她對著鏡頭說:“以前總聽人說日本有多高大上,現在一來發現也就那樣。”
當被問及是否還會再來時,她和其他人一樣,搖了搖頭。
![]()
當“沒辦法”變成了“有得選”
日媒還沒從中國遊客的吐槽中回過神,另一組數據更讓他們慌了神。文旅部的聲明發出後,短短幾天內,將近50萬張飛往日本的機票被退訂,與此同時,替代目的地正在快速崛起,給中國遊客提供了更多選擇。
曼谷、吉隆坡的機票搜索量環比增長超過10%,新加坡、巴厘島等目的地的諮詢量上漲了20%。
![]()
這些地方之所以能吸引遊客,核心就是性價比高、體驗好,它們大多對中國遊客免籤或落地簽,不用提前辦理複雜的簽證手續。
省去了一大堆麻煩,更重要的是,消費成本比日本低30%左右。同樣的預算,在日本只能住經濟型酒店,在曼谷就能住四星酒店,還能吃幾頓正宗的泰餐。
![]()
在日本要花幾小時排隊入境、排隊進景點,人擠人。在這些地方卻能從容享受旅行的放鬆感,不用人擠人,也不用為安全問題操心。
一位剛從泰國回來的網友曬出照片,蔚藍的海邊,精緻的下午茶,配文是:“同樣的價格,為什麼非要去找罪受呢?”
![]()
這不僅僅是個體的選擇,而是一股強大的市場浪潮。旅行本該是雙向奔赴,不是單方面的施捨。當“沒辦法”的妥協,變成了“有得選”的從容,市場的天平就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傾斜。
每一次消費都是對美好生活的投票
這場看似熱鬧的赴日潮,從來不是“非日本不可”的執念,而是一面折射時代變遷的鏡子。
![]()
它告訴我們,當政治提醒撞上經濟現實,當濾鏡破碎遭遇真實體驗,最終裁決勝負的,是那隻看不見的手——市場。
那些機場裡的長隊,終究只是暫時的妥協,遊客們的紮心吐槽,才是市場最真實的聲音。當“無奈之舉”變成“主動放棄”,當替代選擇越來越多,日本旅遊業想要再挽回中國遊客的心,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
因為,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抵制”,而是一場深刻的“市場變局”。它揭示了一個更本質的原理:在這個時代,真正的愛國,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選擇題,而是心裡有國的自覺。
這種自覺,是符合國家利益、順應國家需要的考量,藏在不把個人便利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的考量裡。
![]()
更深層次看,這標誌著一種更成熟的民間交往新模式正在形成,它的內核不再是情緒化的抵制,而是理性化的選擇。
回想一下,我們每一次選擇去哪家餐廳,買哪件衣服,不都是在用自己的選擇,為更好的服務和品質投票嗎?
![]()
如今,這種投票權,我們正越來越多地用在國際交往的舞台上。
這股力量,比任何口號都更強大,比任何政策都更持久。
![]()
結語
原來,每一次消費選擇,都是一次無聲的投票,票根上寫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真實嚮往。
一個尊重體驗、崇尚理性的市場正在形成,這或許是比任何口號都更強大的力量。
面對這場悄然發生的市場變局,下一次,你會為怎樣的體驗和服務投上一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