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我的好朋友:槓桿遊戲!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730篇原創
![]()
圖片來源|AI自動生成
一夜回到解放前。
就在投資者逐漸適應“4000點成為新常態”之際,中國股市迎來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全面拋售。
2025年11月21日,三大指數集體重挫,創業板指跌超4%,5000+只個股飄綠,僅少數板塊僥倖逃生。上證指數報收3834.89點。
![]()
更值得警惕的是,滬深兩市成交額放量至近2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激增2000億元——這種“放量大跌”的組合,既不同於縮量調整的謹慎觀望,也區別於恐慌性殺跌的流動性枯竭,背後折射出複雜的市場博弈邏輯。
在蜜妹看來,任何一次市場的劇烈波動都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宏觀、中觀、微觀層面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今天的局面的形成,背後至少壓著“三座大山”。
第一座山:宏觀預期的“倒春寒”。
儘管市場此前對經濟持續復甦抱有較高期待,但近期披露的一系列宏觀信息,蜜妹不便多說,反正就是你懂的。
就在昨日(11月20日),央行公佈了最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0%,5年期以上LPR為3.5%,二者均與上月持平。
![]()
這已經是LPR連續第6個月按兵不動。這一信號被市場解讀為,儘管經濟需要支持,但央行在貨幣寬鬆上保持了極大的克制和審慎態度,短期內降息降準等“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較低。
在缺乏新增流動性強力注入的預期下,市場的估值擴張邏輯受到了根本性的動搖。
第二座山:海外風暴的“蝴蝶效應”——全球風險偏好收緊。
近期,全球市場正籠罩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下。
![]()
最直接的導火索,是於11月20日(週四)公佈的美國9月非農就業數據。由於數據連續兩個月缺席,本次公佈的數據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被視為判斷美聯儲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的關鍵依據。
![]()
而這次數據出乎意料地好,也給了美聯儲不降息的底氣。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減弱,昨晚美股高開後大跌收盤應該也是這個原因。
此外,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國際貿易摩擦也為市場增添了陰霾。中日、中美,最近都不少事兒,相信蜜友們也都有關注到。
第三座山:場內資金的“踩踏出逃”——高位板塊的獲利了結。
![]()
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漲主要由流動性驅動而非業績改善。儘管貨幣政策保持寬鬆,企業盈利的基本面改善卻相對滯後。當估值與基本面出現明顯背離時,市場變得異常脆弱。
能源金屬、電池、光伏設備、有色金屬等板塊,在過去一段時間裡積累了豐厚的獲利盤,當市場風向轉變,這些板塊便首當其衝,成為資金“提款”的主要對象。
其次,高位板塊的“負反饋”循環形成。當某個高位板塊因利空消息或情緒逆轉開始下跌時,會觸發部分獲利盤和止損盤的賣出,導致股價進一步下滑。
股價的下跌又會引發市場對其基本面邏輯的質疑,吸引更多賣盤湧入,甚至融資盤也可能因擔心保證金不足而被迫平倉,從而形成“下跌-賣出-再下跌”的負反饋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北向資金)的動向出現分歧。
從整個11月份來看,北向資金整體呈現淨流入態勢,顯示出對A股核心資產長期配置價值的認可。
面對如此劇烈的調整,蜜妹也不禁要問:這輪牛市是否已經結束?
從技術分析角度看,市場確實面臨短期壓力。如東吳證券指出,創業板指數可能繼續向3000點整數關口甚至5月線尋求支撐。上證指數在4000點附近的爭奪也將繼續。
然而,支撐市場長期向好的因素並未消失。財信證券也認為,在全球科技投資熱情不減、“反內圈”政策持續推進、居民儲蓄入市等因素支撐下,本輪慢牛行情的根基並未動搖。
中信證券在2025年資本市場論壇上表達了更為樂觀的看法。他們認為,從2025年四季度開始,全球主要經濟體在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同步擴張,將推動港股和A股市場迎來指數牛市。
實際上,健康的牛市確實需要適度的調整。過快上漲積累的泡沫風險通過階段性調整得以釋放,反而有利於行情走得更遠。
某種程度上,當前市場估值回歸合理區間,確實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入場機會。只是短期的陣痛,真的很難熬。
終極問題來了,這輪牛市你賺了多少?現在還是滿倉嗎?
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本文未註明圖片均來自於各種權威渠道的公開披露或報導,特此說明和感謝!
本文為閨蜜財經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聯繫請加微信alioyer(備註:閨蜜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