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歲少年的最後牽手:頭痛背後的絕症,戳中千萬家庭的健康警鐘2025年10月9日,江蘇一家醫院的病床上,15歲的初二學生周宇緊緊攥著媽媽的手,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眼中滿是對生命的眷戀與不捨,最終在母親懷中永遠閉上了眼睛。
這個本該在課堂上奮筆疾書的少年,從最初的頭痛噁心到確診絕症,僅用了十個月時間,一場突如其來的病魔,徹底擊碎了一個普通家庭的平靜。故事的序幕始於2024年底,周宇放學回家後頻繁喊頭痛、噁心嘔吐。
和許多家長一樣,媽媽起初以為是學習壓力大或普通感冒,只叮囑孩子多休息。直到一次課堂上的突然暈倒,才讓家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腦部檢查結果如晴天霹靂——松果體生殖細胞瘤,這個陌生的醫學名詞,意味著腫瘤位置凶險,無法手術切除,化療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神經內科專家提醒,青少年突發頭痛伴嘔吐需高度警惕,這類症狀可能是顱內壓增高的信號,背後或隱藏著腦腫瘤等嚴重疾病,絕非普通不適。化療之路,步步是煎熬。
第一次輸液從清晨持續到深夜,劇烈的藥物反應讓周宇吐到只剩酸水,坐立難安;第二次化療後,頭髮大把脫落,母親含淚為他剃光光頭,藥物刺激又讓頭皮紅腫疼痛,輕輕觸碰都難忍。但這個懂事的男孩從未抱怨,還在視頻裡努力比出勝利手勢,安慰焦慮的媽媽。 2025年春天,當同學們重返校園,他卻在病床上翻看課本,小聲問媽媽:“等我好了,能不能把落下的課補上?”這份對校園的執念,成了他對抗病魔的動力。第四次化療更是雪上加霜,長達二十小時的連續輸液讓他渾身酸痛、意識模糊,白細胞急劇下降,不得不靠升白針維持免疫力,而針劑帶來的劇痛讓他忍不住向媽媽訴苦。屋漏偏逢連夜雨,7月復查顯示,腫瘤已擴散至脊髓,壓迫神經導致周宇徹底癱瘓,連抬手都成了奢望。家人帶著他輾轉江蘇、上海、山東濟南多家醫院,得到的卻只有“盡力了”的無奈答复。這個家庭早已不堪重負:周宇的父親患有尿毒症,常年靠透析維持生命,無法勞作;21歲的姐姐暫停工作全程陪護,母親則在兒子和丈夫之間兩頭奔波,精神與經濟壓力幾乎將她壓垮。國慶假期成了周宇生命最後的煎熬,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的他,始終沒有鬆開媽媽的手。 “他眼睛裡的害怕和不捨,我一輩子忘不了”,母親後來的文字字字泣血。 10月8日晚,醫生下達病危通知書,次日,這個15歲的少年帶著對世界的眷戀,在母親的懷中離去。周宇的悲劇並非個例。青少年頭痛看似常見,卻可能是多種嚴重疾病的預警信號。國際頭痛協會定義了超過150種頭痛類型,其中繼發性頭痛多由顱內腫瘤、感染等器質性病變引起,若出現突發劇烈頭痛、嘔吐、視物模糊等症狀,需立即就醫排查。但現實中,許多家長像周宇媽媽一樣,容易將孩子的不適歸咎於學習壓力或普通感冒,忽視了早期預警,最終錯失最佳干預時機。這起悲劇更給所有家庭敲響了健康警鐘:青少年身體處於快速發育階段,疾病症狀往往不典型,家長需警惕“小毛病”背後的大風險,一旦出現持續頭痛、嘔吐、乏力等異常,切勿拖延,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做全面檢查;學校也應加強健康知識普及,引導學生關注自身身體信號,避免因忽視不適釀成悲劇。15歲的生命本該繁花似錦,卻在病痛中倉促落幕。周宇最後緊攥媽媽的手,是對生命的渴望,也是對家人的牽掛。
願這個少年的離去能喚醒更多人的健康意識,讓每個家庭都重視孩子的身體預警,讓類似的悲劇不再重演。天堂沒有病痛,願這個愛學習、懂事的男孩,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追逐他的校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