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賽季中超落幕,上海申花最終獲得亞軍。 《體壇週報》記者嚴益唯在《東方體育日報》專欄中發文點評道:本賽季的申花,很像一位“會學習卻不會考試”的優等生,實力足以沖擊第一,卻背負著過重的心理負擔。
![]()
專欄文章內容如下
2025賽季的申花,很像一位“會學習卻不會考試”的優等生——實力足以沖擊第一,卻背負著過重的心理負擔。一旦比賽出現意外,心態便隨之波動;而在這樣的不安中反复糾纏,最終只能與冠軍擦肩而過。
申花具備爭冠實力,這一點毋庸置疑,否則也不會在最後一輪仍位列爭冠行列。然而,貫穿整個賽季的過重心理壓力,同樣真實存在。
第24輪主場被山東泰山絕平,可以算作整個賽季的分水嶺。那一刻,斯盧茨基在場邊情緒幾近失控;賽后發布會上,被問及爭冠形勢,他甚至直言“想死的心都有”。就在之前,申花剛在客場被武漢三鎮絕殺,痛失榜首位置,自那以後再也沒能重新登頂。
斯盧茨基對勝負極其敏銳。從戰泰山前的“零容錯論”,到被絕平後的失態,他準確感受到了危機的到來。但他無法抑制的好勝心,卻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
而這份強烈的自尊與求勝欲,既是他的執教財富,也是申花實力的重要組成。果斷公開批評馬納法、兩次用“聖誕樹”打出奇襲,以及將對泰山的比賽視作“最後決戰”——這些細節無不折射出他寸土必爭的性格。

一個優秀的主帥,懂得何時對自己和球隊施壓。正因為斯盧茨基這份對勝利的執著,申花的結局才顯得格外讓人惋惜。然而聯賽漫長,高壓並非長久之計。如果過度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難免患得患失,導致發揮失常。事實上,當斯盧茨基喊出“零容錯”時,申花在前23輪中有10輪領跑,領先次數遠超競爭對手,原本擁有充足的容錯空間。如果不是弦繃得太緊,被絕平的低級失誤未必會出現。即便出現,只要心態平穩,也完全有機會重新回到積分榜頂端。
因此,申花當下最重要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學會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只有卸下爭冠包袱、卸下心理枷鎖,球隊才能在新賽季真正發揮實力,避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