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政府法律服務標案引發的地方律師困境與呼籲透明度

基隆市,一個擁有豐富歷史與文化的海港城市,近期因一個法律服務標案而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該標案名為「113年度基隆市政府駐點法律團隊」,涉及一筆高達320萬元的政府預算,其公開與決標過程僅在短短的春節假期間完成,引起了不少爭議。

在這場爭議中,地方律師的處境尤其引人關注。基隆市內的多數律師事務所規模較小,律師人數少於十人,這使得他們在參與此類大型政府採購標案時面臨著顯著的劣勢。而標案對投標者的特定要求,如「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的資格,更是讓絕大多數地方律師事務所望而卻步。

此外,標案在春節期間匆匆進行的決標流程,也被質疑是否足夠透明公正,讓所有潛在的投標者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這一流程引起了公眾對於政府採購程序透明度與公平性的擔憂,並促使人們呼籲政府在未來的採購活動中提高透明度,確保所有資格符合的廠商都能在公平的基礎上競爭。

對於這些關切,基隆市政府回應稱,該標案的所有流程均嚴格遵循《政府採購法》及相關規定,目的是選擇最適合的服務供應商以最高效的方式滿足市政需求。然而,這一事件也反映出在現行政府採購法規下,如何平衡效率與透明度、如何確保地方小型事務所的參與權益,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隨著此次標案引發的公眾討論日益增加,基隆市政府及相關機構或許需要考慮未來在類似情況下,如何更好地結合公平性、透明度與地方參與的需求,以促進更加公正與包容的政府採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