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徵日 前閣揆點出3關鍵翻轉失落30年

分享本文


▲台積電熊本廠。(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日本廠在熊本風光開幕,前行政院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衝今(5)日從過去日本歷史與政經情勢分析,台積電徵日有3大關鍵足以翻轉日本失落的30年。

市場多將台積電成本赴日的焦點放在政府補助上,不過陳衝表示,台積電翻轉日本3大關鍵分別是當地半導體軍容整齊、壯盛;日本股東協力重整下中下遊生產線;以及配合地緣政治操作。

陳衝指出,「經濟學人」以日本廠較美國廠擁有more luck(更多的幸運)為題,不足一頁的篇幅,卻只簡述日本政府補助、行政支援、股東協力,似未展現世界級媒體的高度,也失去從地緣經濟及地緣政治立場觀察,可能會有的重大影響。

國際媒體似乎羨慕「台積日本廠」是幸運兒,但以台灣言,更在乎的是在全球半導體競爭中,(至少中期)台積電是否贏家?台灣是否仍可以保持優勢?這又牽涉到地緣政治的複雜捭闔。

陳衝回顧歷史,1985年廣場協議後,列強聯合幹預外匯市場,日圓、馬克號稱「有秩序」升值,引發日本泡沫經濟,導致日本失落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失落的卅年。八零年代曾居全球半導體霸主的日本,也因此大幅勢微,業界戲稱是「從世界第一到市佔0.1」。日本自然急切想翻轉這種失落的劣勢,由這次日本政府一出手就補助台積4760億日圓(第二廠據雲將再補助7320億),即可見端倪;而開幕當天日本媒體喊出「黑船2.0」,竟以台積電日本設廠,與1852年代美國海軍准將M. Perry以船堅炮利打破日本長期鎖國政策的事件相比擬,也足見日本上下對此新廠的重視。看看日本前後四百年來的發展,能被譽為另一次黑船事件,台積電應也算是面子十足,然而這風光背後,不是沒有陰影。

回想去年ASML案件,西方國家運用1996年的瓦聖納協議(Wassenaar Arrangement),阻止荷蘭廠商輸出DUV光刻機至中國大陸(2019年已限制較低階的EUV),有效打擊大陸高階晶片的發展。但日本本身是瓦聖納成員,取得晶片生產最關鍵設備,不會受到限制,此一優勢,足使日本重建半導體霸業再現曙光。

陳衝認為,晶片行業,並非單打獨鬥就可完勝,台積徵日,同行生態系夥伴據說就超過百餘家。日本雖然暫非半導體霸主,但生產半導體所需材料與設備的供應商,卻陣容整齊、軍容壯盛。

以EUV關鍵設備的塗布顯影機為例,日本即佔全球九成以上的市佔率,而微影製程關鍵材料的光阻劑,日本也有世界逾八成的市佔率,至於擴散機、研磨機、氟化氫、過氧化氫等也都供應全球六成的需求。

陳衝指出,2019年日韓貿易戰,其中是非曲直難斷,但日本因掌握上述原料,應是韓國不得不迅速收場的主因。台積電日本廠雖然並非先進製程,但透過其中的日本股東,配合地緣政治運作,重建日本完整的上中下遊生產線,扳回失落的卅年,非不可能。


標題:台積電徵日 前閣揆點出3關鍵翻轉失落30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