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將至,柚子季節來臨。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雖然柚子富含多種營養素,但6種特定族群食用時需要格外留意,尤其服用7大類藥物的患者更要避免同時食用,以免增加副作用風險。農糧署也分享3種剝柚子妙招,教導民眾如何簡單快速取出果肉,避免吃到苦味。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文旦柚子差別
文旦跟柚子差在哪?農業部指出,雖然俗稱的柚子大多是指文旦,但是文旦只是柚子的其中一種。柚子品種眾多,包含文旦、紅柚、大白柚、西施柚及蜜柚等。其中最常見的麻豆文旦以水滴形外型、淡黃色果皮及多汁果肉聞名,產季落在8至9月;而大白柚則呈圓球形,果皮光滑細緻,產期為10至11月。
文旦產地
農業部表示,麻豆文旦幾乎全國都有種植,新北、苗栗、雲林、台南、宜蘭及花蓮等地都能看到文旦的蹤跡,其中台南麻豆、花蓮鶴岡等地是產量最多地區。而文旦的風味也會因為各地的氣候、土壤以及栽種習慣的差異導致有點不太一樣。
柚子的功效
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柚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包括膳食纖維、天然果膠、維他命C以及維他命B群。膳食纖維有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秘問題;天然果膠則能降低壞膽固醇,維護心血管健康;維他命C可增強免疫力、抗氧化,還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維他命B群則有助能量代謝及神經系統穩定。
吃柚子的禁忌
高敏敏表示,雖然柚子營養滿分,但以下幾種人吃柚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1、腎臟疾病患者:柚子雖然健康,但含「鉀」量不低,腎臟病患者一旦攝取過多,容易導致高血鉀,可能造成心律不整或其他併發症。
2、易胃食道逆流的人:柚子的果酸會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引起胃灼熱、脹氣、胃酸逆流等症狀,特別是空腹吃柚子對腸胃更容易造成負擔。
3、糖尿病或需控制血糖的人:很多人以為柚子很清爽,可以放心吃,但1顆柚子的糖分大約等於3份水果(約3個拳頭大小的水果量),吃太多會讓血糖上升太快。
4、易手腳冰冷者:柚子性質偏涼,吃多了可能讓身體更冷,導致氣血循環不佳。
5、消化道虛弱者:如果平常腸胃就比較敏感,或容易腹瀉、拉肚子,吃太多柚子可能會刺激腸胃,加速蠕動,因為柚子含有較多膳食纖維、水分。
6、服藥中的人:柚子、葡萄柚中含有一種天然成分叫呋喃香豆素,這種物質會抑制肝臟裡的酵素CYP3A4,使藥物在體內分解變慢,導致藥物濃度「越積越高」,就像不小心吃了雙倍劑量一樣,可能引發副作用。
吃柚子不能吃什麼藥
另外,服用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降血脂藥(statin類)、降血壓藥(Amlodipine、felodipine、nifeddipine OROS、verapamil)、抗組織胺(astemizole、terfenadine)、抗心律不整藥(amiodarone)、抗栓塞藥(cilostazol)、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等7大類藥物者,更應避免同時食用柚子,以免影響藥效或增加副作用風險。
高敏敏提醒,不是只有「吃藥當下」不能配柚子,前後幾小時都可能受影響,因此最好在服藥期間完全避免柚子、葡萄柚相關製品(含果汁),若真的很想吃,一定要先問自己的醫師或藥師。
▲6類人吃柚子要特別小心。(圖片來源:高敏敏營養師授權)
柚子怎麼挑選
選購文旦時,農糧署建議從3方面著手。首先是形狀,要果型端正、底部開闊,外觀類似不倒翁;再來是外表,要光滑、油胞密而細緻;最後是重量,應挑選手感沉重的文旦,因為代表果肉發育紮實、含水量多。
柚子怎麼保存
如果還沒要吃,應將柚子放置陰涼通風處,等待水分蒸發,觀察果皮顏色變化,待轉為淡黃色時最適合食用。如果是切開的柚子吃不完,應將剩餘果肉放入保鮮盒冷藏保存,並盡快食用完畢。
看更多:龍眼一次可以吃幾顆?營養師給答案「這類人要特別小心」,加碼保存龍眼秘訣
柚子怎麼剝不沾苦味
至於如何切柚子?農糧署分享3種實用的方法,包括傳統剝皮法、美觀剖半術及刀削柚皮術。剝下的柚皮還可製成防蚊液,物盡其用。
1、傳統剝皮法:把柚子頭切掉,側面劃5刀,沿痕剝開,與肉分離。這方法可讓剩下的果皮變成童趣柚子帽。
2、美觀剖半術:從柚子側邊橫割1圈,再用湯匙將上下果肉從柚皮剝出。這方法可放置剝好的果肉,製成柚子盅。
3、刀削柚皮術:去頭去尾削掉外皮,再從中間橫切兩半,側邊劃1刀,簡單撕膜,取出果肉。這方法可簡單快速取出果肉,避免吃到苦味。
▲3種剝柚子方法。(圖片來源:農糧署)
農業部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bfxttcukc/
網址:https://fae.moa.gov.tw/map/food_item.php?type = as03&id=48
網址:https://fae.m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
本文高敏敏營養師部分已授權改寫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