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香!」
那天一早進了教室,撲鼻的就是陣陣蛋餅香,望了望總是最早到校,早餐幾乎一成不變是饅頭或包子的小依妮,我猜著問:「今天的早點不一樣喔!」
「對啊。」依妮露出了小三生大多缺著門牙的笑,開心地說:「早上阿祖不用上班,就有時間幫我煎蛋餅。」
「啊!」驚覺我的桌上也有微溫散溢著香氣的蛋餅,我訝異地問:「我也有?」
「因為阿祖說你常常給我早餐喫,也要做一份給你。」依妮得意地回答。
「阿祖對我真好。」我說。
「老師,你對我才好咧。」依妮說出了心底的感謝。
不喫早餐的理由
依妮是隔隔代教養下的孩子,她隔代教養長大的媽媽也曾是我的學生,因誤入歧途身陷牢獄,所以辛苦的阿媽不得不幫她照顧依妮。
務農且年近八十的阿祖,不僅要照顧罹癌的老伴,還有曾孫需教養,殘年餘燭竟得兩頭燒,辛苦得令人心疼。所以,能幫上忙的,校方傾力協助,讓依妮現階段的學習不添阿祖經濟上的負擔──課照班、午餐、校外教學等各項雜支費用一律減免外,學校也找到願意支付早餐費用的善心資源;不過,為了支付方便,也就固定了取餐的店家。
依妮的阿祖除了自家農務外,還幫人打雜,一大早送依妮到校後就得趕赴上班,所以往往一次跟店家拿足整個星期的冷凍包子、饅頭,方便電鍋一蒸能帶著上學。久而久之,成了依妮食慾缺缺的早餐樣式。
「現在不想喫!」
「沒胃口!」
依妮常找些不喫早餐的藉口,直到坦言「都喫膩了」後,我試著和依妮一起到校喫早餐。
「哇,包子看起來很好喫!」我用垂涎三尺的渴望央求:「可以用巧克力麵包跟妳換嗎?」第一次交換早餐,依妮以不可思議的神情盯著我,流露微微的笑意,害羞點了點頭。從此,我們開啟了師生交換早餐的互動:「蜂蜜蛋糕妳要嗎?換一個小籠包。」「我的雜糧麵包好喫,換半個菜包如何?」「多煮了個白煮蛋,可以幫老師喫掉嗎?」
我倆把早餐喫得津津有味。
阿祖的盛情美意
「老師,我的包子好喫嗎?」
依妮很好奇自己喫膩了的包子,對別人是什麼滋味。
「很好喫啊。雖然餡少了一點,但鹹淡剛好,還有黑胡椒香,我超愛的。」
給了讚賞後,也同理她的處境:「再好喫的東西,如果天天喫我也會膩。」「可是阿祖要趕著上班,蒸包子當早餐最方便。」再安慰:「雖然阿祖準備的都是包子,可是有肉包、菜包和小籠包輪著喫,也還不錯啦。」
聽完讚賞和安慰,依妮調皮地回我:「一直喫包子,我都快變滿頭包了。」
一段時間下來,伊妮早餐就喫得快,偶爾也會跟好朋友交換,即便是她最愛的阿祖煎的蛋餅,也願意用一半和想喫的好朋友交換其他餐點,不知不覺樣式就豐富許多。
依妮把交換早餐的事告訴了阿祖,阿祖明白我的用意,為表達感謝,往後只要有時間為依妮煎個蛋餅,就不忘幫我準備一份。儘管我再三叮嚀依妮,阿祖已經夠忙了,不用再幫我準備,還故作淘氣地說:「老師已經胖嘟嘟了,這樣一次就喫兩份早餐,會胖得不得了。」但阿祖的盛情美意依舊。
陪依妮喫蛋餅,對於再也嘗不到母親料理的我而言,其實也既暖心又療慰。
標題:【校園超連結】黃振裕/早晨的蛋餅香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